(ZT) 小小衲 人类末日的数学解释

作者:light12  于 2009-4-1 09:4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9评论

    时间: 30 3 2009 02:05


首先声明两点:

1。受了木猪的指教,这篇没敢灌水,写得比较干,请读者自带饮料。

2。这说的只是一家之言。

北徙兄说:

“停滞将会是乱源。但“可持续性发展”也不过是镜花水月。欲望无止,资源有限,怎么能“可持续性发展”?最好的结果不过是高效率的利用能源,同时减少污染。但即便如此也做不到可持续。

在消费主义(炽热的物欲)+科技(强力攫取自然能力)的背景下,谈“可持续”就和说中国的政体要中西合壁,集精华于一身一样,说说可以,实际是笑话。

以我之见,真要“可持续”,必然要有文明的升华,这谈何容易。”

这话说的于我心甚有戚戚焉。

昨夜暴雨,今天午后风淡云轻,小衲我依花傍柳,带着儿子在前川走了一趟,心情甚好(风淡云轻近午天,依花傍柳过前川,世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加人老兄给我扣上了阿辽沙(斯魔=small 阿列克西的昵称)的帽子,我也不放在心上了。这就来谈一谈为什么我觉得人类没戏了。我尽量用非数学的日常语言。但是好在这里来的大部分是理工科干面包,做一点简单的数学还是没有问题的。

上次在说天马之道一瓣香,和老笛小笛三遗矢时,我曾提到了,生物的能量消耗率和它们的体重的3/4次方成正比。这个指数(3/4) 有很多重要意义,这里只说和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两点。

1.这个指数(3/4)小于1,所以,大的动物比小的动物利用能源的效率要高。尖鼠(shrew)是最小的哺乳动物,一般体重在5~10克左右。我们假设它的平均体重是7克,那么一个70公斤重的人的体重就是尖鼠的一万倍。 如果那个指数是1,也就是说,如果能量消耗率和体重呈线性关系,那么人的能量消耗率就是尖鼠的一万倍。但是,现在那个指数不是1,而是3/4,所以人的能量消耗率只有尖鼠的一千倍(一万的3/4次方)。那么人体的每一单位体重(比如说每一克肌肉)所消耗的能量,就比尖鼠的每一单位体重所消耗的能量,小十倍。(这很容易计算,人的能量消耗是鼠的一千倍,而体重是一万倍,所以,每一单位体重的消耗,人就是鼠的十分之一。)

这意思就是,相对地来说(每一单位体重),越大的动物,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2.生物的生长是由能量消耗率驱动的。用一点微分方程的知识就可以证明,由于这个能量消耗率和体重之间的指数(3/4)小于1,生物的生长必然是一个逻辑斯蒂曲线(见下图)。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阶段,达到了成年的体重以后,生长就停止了。(当然也存在永不停止生长的动物,比如鱼类,软体动物,等等。这些生物,一辈子都在生长,永不停息,生命不已,生长不止。这有另外一套理论来解释,这里不论)。

From My Documents


从这个能量消耗率出发,几十年间,生物学家们得到了一系列和生物体重呈幂律关系的量。比如,生物的寿命长短和体重的1/4次方成正比,心跳和呼吸频率和体重的负1/4次方成正比,(By the way,这两个的乘积,也就是一生中心跳的总数,和生物体重的0次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大动物心跳得慢,但活得长,小动物心跳得快,但活得短,所以无论大小,一生的心跳总数都是一定的,都是15亿次左右。你跳得快,就活得短,所以乌龟总是长命呢,海曼就早死了呢。美国人说, your number is up,是有道理的。)还有,毛细血管的总长度和体重的3/4次方成正比,肺膜的厚度和体重的0.05次方成正比,如此还有无数。光这方面的专著就有好几本。

这是生物界,那么人类社会,是个什么情况呢?

几年前,有人做了一项大规模研究。他们收集了德国,美国和中国将近400个不同规模的城市的多种数据(比如GDP,艾滋病患者人数,申请专利数目,加油站数目,电线的总长度,公路的面积,犯罪率等等)得到如下结论:

1.和生物一样,人类社会同样存在着这样的次方关系。很多东西的数值都是和城市人口数目(也就是城市的体重)的若干次方成正比的。

2.他们把这些量,按指数(次方的大小)分成了三类。

一类是,指数等于一的。也就是说,这些量和人口数目成线性正比关系。比如说,家庭的数量。纽约比圣路易斯大20倍,那么家庭的数量就是圣路易斯的20倍。 这些量都是一些很显而易见的量, very trivial,没有什么意思。

第二类是,指数小于一的。比如,加油站的数目,电线的总长,公路的总面积。指数小于一,是个很重要的事情。指数小于一就是说,越大的城市,人均所需量就越低。就象我前面说的那个人和鼠的例子。在这些量上,越大的城市,效率就越高。

拿加油站数目为例,根据调查,加油站的数目和城市人口的0.77次方成正比。现在假设纽约有一万个加油站(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个,胡猜的),而人口数目是一千万,这就是说纽约每一千人有一个加油站。而我们这个小城有10万人口,人口是纽约的以百分之一,但是,因为0.77小于一,所以,加油站的数目不是纽约的一百分之一,而是34.6分之一,也就是说,有289家加油站,平均346个人就必须有一个加油站。

注意,这里加油站的数目是我胡编的,(那个次方关系0.77是真的),但是也能看出,大城市里较多人同用一个加油站,而小城市里较少的人同用一个加油站。所以,城市越大,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越高。这个我前面举的那个人和鼠的关系是一样的。

所以,人们把这种量称为与生物性质相同的量。这种量体现了人类社会有些事物是以经济,节约为目的的,越大效率越高。这和生物的operation是相似的。

人类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在于第三类量。这些量和人口数目的指数是大于一的。比如,申请专利的数目,受到高等教育人口的数目,工资的总数,银行储蓄的总数,犯罪率,医院的数目,艾滋病人的数目,等等等等。

这些量的指数大于一,意味着,越大的城市,人均数目越高。纽约市的人均医院数目,人均专利发明数目,人均博士数目,人均犯罪率,都比我们这个小城要高。这儿就不作数学了,但是,用初二数学稍微想一下也能明白。

这些都是人类形成社会以后出现的事物,都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东西,和生物体是相反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意思就是,在这些事物的发展上,人类不是以效率,节约为目的,而是越多越好,越大越好,是一个正反馈。按有人的说法,这正体现了人类的贪婪,而这种贪婪造成了这种非线性的关系(指数是一的话,就是线性了)。

说了这么半天,终于要说到北徙兄的正题上了。

北徙兄(他年纪比我小,见识比我高,所以我就以兄称之。那个谁谁谁曾指责梁任公启超先生“甘媚后生”,其实我倒不觉得什么。我“媚”笛,“媚”徙,都是基于一个原则,谁漂亮(有内在美)我就媚谁,呵呵。By the way,梁启超“媚”的是谁,我也想不起来了,知道的提醒一下)说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大的有机生物体,那么城市的发展和生物的成长都可以用同一种方程来描述。方程是一样的,但是重要的指数关系却不一样。

生物的生长是由能量消耗率来驱动的(drive),而能量消耗率和体重的3/4次方成正比。3/4小于一,所以,体重的增长曲线就是上面那个图画的,是一个有极限的增长,长到一定程度,就停了。

城市的发展是由 innovation and wealth (也就是发明和财富)驱动的(drive),而和发明与财富有关的事物的指数都是大于一的。所以,同一个微分方程,由于驱动量的指数大于一,得到的增长曲线,就是一个没有极限的,而且是呈指数形的,越来越快的向上的曲线(如下图)。

From My Documents


从数学上,我们看到了贪婪造成的没有极限的增长。如果发展没有极限,这个曲线就会在一个特定时间达到一个无穷大的奇点(singularity),然而资源是有限的,那么也就是说发展就会导致崩溃。

但是,在人类历史上,纯粹由于这种发展带来的崩溃并不多见,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的解释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崩溃,人们必须在某一个时间点上产生一个 innovation。这种innovation 可以是某一项重要技术的发明(比如蒸汽机,电脑),也可以是一个重要资源的发现(石油,核能),或者是某一种革命。这个innovation的作用就是在发展曲线上,重新设定初始条件,改变方程的某些系数(见下图)。这样一来,本来要走向崩溃的发展(图中的红色虚线)被重新设定了,变成了图中的红色实线。

From My Documents


从图中我们看到,虽然发展还是没有极限的,但是达到崩溃的时间却被退后了。收集到的真实数据也定性的支持这个模型。比如,纽约市人口的发展,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确实是呈这种形状。

从数学上和现实数据来看,技术革命,新能源,能够拖延崩溃的时间。但是从上面那个图中,我们也能看到,新的innovation所必须发明出来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这个时间(也就是图中黑色虚线的间隔)是可以从方程里算出来的。这个时间越来越短,过去,几百年才需要有一个innovation来重新设定曲线,现在需要几十年,将来,需要在几年之间就产生一个新的 innovation,而且这个要求会越来越快。

技术的发展确实是越来越快了。蒸汽机代替人力用了上千年,而芦老上网疗愚在30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事情。15年前,有个中文汉显就足可夸耀人前,而现在的孩子连手机曾经重得像块砖头都不知道了。

这个时间,从系统的本质要求上来说,它必须越来越短(可以从数学上定性地证明)。人类目前还跟得上这个要求。但是,总有一天,这个时间会变成无穷小,趋于零。那个时候,就是人类的末日了。

怎么办? 北兄说了:“以我之见,真要“可持续”,必然要有文明的升华”。

这个文明的升华,就我理解,不是新的 innovation,不是去重新设定发展曲线的初始条件和系数。而是连整个曲线的形状都改变,整个方程的性质都改变。

比如说,把贪婪的,外向的,征服的金毛文明,改进成节约的,内敛的,谦逊的凝脂文明。这在数学上来说,就是把那个指数由大于一改成小于一,或者至少减小指数的数值。

我曾经想过收集亚洲“后进民族的”历史上的数据,作一个类似的研究。看看在这些“后进民族”的历史上,那些指数现在大于一的量会不会曾经有小于一的指数。但是后来因为“后进民族”的古人不懂天马之道,从来不知收集定量的数据,而作罢。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芦老说的是对的:我们的节约的,内敛的,谦逊的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从数学上看也确是如此:如果指数小于一,发展曲线就会变成逻辑斯蒂曲线(如第一个图),也就是说,发展到了某一点上就会停止。在生物上,就是生物达到了成年年龄,我猜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就是到了唐朝了。

所以,这个新文明是什么,我不知道,新曲线,新方程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也许,人类由发展带来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行文至此,不由叹道:教人焉得不信神。

最后,我还要再强调一点:这个增长模型只是一个学派的一家之言。而且,它虽然有很多数据支持,但是总是不够定量化。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1 回复 Mythologist 2009-4-1 09:49
仔细琢磨琢磨去。
回复 tinydancer 2009-4-1 10:12
天啊,我晕了
回复 light12 2009-4-1 10:20
tinydancer: 天啊,我晕了
这家伙是FLG, 我的对头。他学养不错.
1 回复 tinydancer 2009-4-1 10:23
light12: 这家伙是FLG, 我的对头。他学养不错.
I got totally lost
1 回复 light12 2009-4-1 10:24
tinydancer: I got totally lost
Why?
1 回复 tinydancer 2009-4-1 10:26
light12: Why?
写得复杂。。。
1 回复 light12 2009-4-1 10:29
tinydancer: 写得复杂。。。
不会吧?老师。
1 回复 tinydancer 2009-4-1 10:57
light12: 不会吧?老师。
又挤兑我?!
1 回复 light12 2009-4-1 11:03
tinydancer: 又挤兑我?!
正在转帖另外相关的。其实我自己也看不懂.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light12最受欢迎的博文
  1. 预告: 4月19日上午9点美国之音专访郭文贵 [2017/04]
  2.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八) [2024/09]
  3.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外交篇 [2024/09]
  4. 特务ryu警告倍可亲网站admin,侮辱63,凸显太上皇淫威 [2024/10]
  5. 芦笛 周恩来为什么怕毛泽东? [2024/07]
  6. 芦笛 无限怀念萨达姆 [2020/01]
  7. 郭文贵真正的两个常委级“老领导”浮出水面 [2017/10]
  8. 文贵十九大政治局常委.及政治局委员名单!郭文贵蓝金黄之八弟之死:坑爹坑弟坑朋友 [2017/10]
  9. 刘少奇女儿刘平平的悲惨一生 [2012/04]
  10. captain nino 计划生育抹杀了中国未来革命的可能性, 现有政权无比稳固, 且再也不会有 [2019/10]
  11. 芦笛 略谈中美冲突的实质与前景 [2020/01]
  12. 6月30日郭文贵报平安直播视频---关于王岐山与范冰冰的关系 [2017/06]
  13. 瞒着丈夫与三个男人通宵打麻将,输钱后用身体抵债,法院:算强奸 [2024/10]
  14. 陈惠敏是毛泽东情人,曾透露:毛赞成“共产共妻”, 中共高层只有陈云林彪不玩女人 [2023/01]
  15. 8年后才敢爆出“天上人间“的內 部照片 [2020/07]
  16. 坏人已是最坏---个人感悟 [2017/11]
  17. 芦笛 方励之轻狂死了 [2012/04]
  18. (ZT)芦笛 标题: “辩证法”是最强大的“致愚教”(一) [2009/03]
  19. 要不要开车 [2012/04]
  20. 岳东晓歇菜吧! [2011/09]
  21. (ZT) SHWJ 一个人死了,被怀念的是四个活人 [2009/06]
  22. 爱国主义与跨国婚姻 [2012/03]
  23. 道德的标准:评婉儿和翰山 [2009/04]
  24. 我们为什么不应该仇恨日本人? [2011/12]
  25. 难得糊涂 [2013/03]
  26. 捐款有没有违法 [2011/08]
  27. 科学证伪 [2013/03]
  28. 错误的人到错误的位置 [2012/07]
  29. 欲速则不达 [2013/04]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3 08: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