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芦笛 野蛮的俄罗斯“反世界”(七)

作者:light12  于 2009-10-29 17:4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时间: 29 10 2009 05:49  
作者:芦笛

二月革命也与辛亥革命一样,促成了国家解体,少数民族地区闹起了独立运动。乌克兰的脱离直接导致了第一届临时政府垮台,首相李沃夫与宪政民主党阁员一道辞职,新政府折腾了好多天才组成。它也落入了革命前沙皇面临的困境:迟迟不能带给人民和平,也迟迟不能开展土地改革,无法及时满足农民的要求。比沙皇的处境更糟的是,如今到处有着布尔什维克拿着德国金马克到处煽动捣乱(据当时人的回忆,布党甚至像发传单一样给过路人塞硬币,动员他们去参加布党集会),煽起工人士兵对政府的仇恨。布党行将发动暴动的流言甚至登在报刊上,人民惴惴不安,社会秩序日益恶化。更糟的是,德军攻占了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成千上万的难民涌进首都,使得秩序更混乱了。

目睹此情此景,俄军总司令科尔尼洛夫(Лавр Гео́ргиевич Корни́лов)将军觉得军队有责任恢复首都和后方的治安,粉碎布党的夺权阴谋,于是便请求克伦斯基授权让他恢复前线和后方的秩序。克伦斯基开头持赞同态度,希望军队能帮他维持临时政府的统治,平定乱局,但他给科尔尼洛夫的命令却含混不明。科尔尼洛夫以为得到了他的同意,便于9月初命令克里莫夫将军率第三骑兵军团向彼得堡进发,去恢复首都治安,并严惩布党那些德国间谍。

这反过来却又吓坏了克伦斯基那总搅S,他生怕演出“董卓进京”那一幕来,大军一进京都,他就得靠边站。尽管战争部副部长鲍里斯•萨文科夫(Борис Викторович Савинков)曾提醒他,这当中可能有误会,还是先查明情况再说,然而克伦斯基置若罔闻。他公开谴责科尔尼洛夫发动了旨在建立军人独裁的叛乱,宣布解除科尔尼洛夫的总司令职务,由他本人自任俄军总司令,还号召“所有的民主力量”包括布尔什维克党人在内,都起来抵抗科尔尼洛夫“叛军”,保卫革命。

躲藏在芬兰的列宁立即抓住这千载难逢之机,慷慨地向克伦斯基承诺提供援助。克伦斯基竟然答应了。他召集布尔什维克党人去保卫冬宫,给他们发了军火。布党趁机将全城的党徒都武装起来。在克伦斯基的同意下,他们还派出大批鼓动人员渗透到前线军队中去。当“叛乱”最终被“制止”后,克伦斯基还把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卢那察尔斯基等布党领袖从监牢里放了出来,让他们及时回到颠覆临时政府的重要工作岗位上去。

然而这所谓“叛变”,乃是克伦斯基蓄意跟自己过不去的自惊自吓。克里莫夫率领骑兵第三军团走到彼得格勒附近的卢加,就收到克伦斯基要他立即停止前进的电报,当即遵命止步,克里莫夫甚至自杀了。科尔尼洛夫却以为首都发生了政变,克伦斯基已沦为布尔什维克的阶下囚,他发布的命令是被迫作出的,于是便号召全民起来拯救垂危的祖国,同时亲自率军向彼得堡进发。然而彼得堡苏维埃派出的代表很快就来到了军中,他们告诉士兵们科尔尼洛夫正在利用他们去镇压革命。士兵们被说服了,科尔尼洛夫和其他几个军官被捕。十月革命后,科尔尼洛夫从监狱中逃出,后来活跃在内战战场上,成了顿河流域“志愿军”总司令,在内战中阵亡。其尸体被得胜的布尔什维克从坟墓里刨出来,在垃圾堆上焚骨扬灰。

人类历史上还真难见到第二例如此愚蠢的自伤蠢动。总搅S克伦斯基被他想象的敌人吓得去向致命的死敌求救,不但是饮鸩止渴,而且是直接动用政府权力大批量生产毒药。经他这一蠢动,布党不但获得了大量武装,而且其势力恶性急剧膨胀,既在工人和士兵们中间赢得了大批的支持者,又在苏维埃中崛起。托洛茨基爬上了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的职位。布党在苏维埃中再不是当初那无足轻重的政治势力了。

那么,到底科尔尼洛夫有没有发动叛乱?在1919年出版的回忆录中,克伦斯基仍然坚持“叛乱”说,指责科尔尼洛夫试图逼宫,甚至暗示该事件是英国人的阴谋。然而他还是不得不承认,当初他确实同意从前线调一支部队到首都来供临时政府差遣,以便在彼得格勒实行军管,那是因为里加陷落使得彼得格勒更靠近前线,难民大量涌入,他正在考虑把政府机构搬迁到莫斯科去。不过他说,临时政府曾特地指明不许调高加索的“野蛮师”来,因为政府认为该师不可靠,而且不许克里莫夫指挥该军。据他说,科尔尼洛夫完全同意了这些要求,然而在勤王军出发后,临时政府才发现克里莫夫正是向京师进发的第三骑兵兵团的指挥,而那高加索“野蛮师”恰是该军的先锋,这才下令该军立即停止前进。他说,因为第三骑兵军团在整个叛乱密谋中起关键作用,所以科尔尼洛夫在听说克里莫夫自杀后,才决定放弃冒险活动,云云。

这段介绍实在太离奇,连傻子恐怕都蒙不过去:如果克里莫夫乃是政府忌讳的危险人物,而他率领的又是一支与政府作对的野蛮部队,那他为什么还会在彼得格勒的大门口乖乖听命停下来,甚至因此自杀?真要是叛将叛军,岂会被克伦斯基一封电报挡住,而不一鼓作气杀入京师?克里莫夫真要那么干,克伦斯基又有何本事去抵挡?

但老克在晚年毕竟还是说了实话。在回答记者采访中,他承认经过50多年的反复思考,他“发觉在处理柯尼洛夫‘叛变’案中铸下了大错。柯尼洛夫事件也许是我的政府的致命伤。”那事件之所以发生,乃是因为“临时政府中的许多人疑神疑鬼,以为军事政变已迫在眉睫”。他还承认“柯尼洛夫毫无抗拒地交出兵权,并与另外几名涉嫌参与反革命政变的军官一起锒铛入狱”,该事件“对士兵们、彼得格勒的工人以及各社会党的领袖们造成了重大的心理影响,他们对临时政府的信心降低了,因而使政府的地位更为削弱”。

克伦斯基没有解释,该事件为何会降低了人们对临时政府的信心,削弱了政府的地位。这在他来说也是自然的遮丑之举。事实上,当时许多人都知道科尔尼洛夫的军队是克伦斯基召来的。与克伦斯基过从甚密的诗人季娜依达•吉皮乌斯(Зинаи́да Никола́евна Ги́ппиус)就曾指出,当时大家都知道布尔什维克随时可能暴动,有必要把军队从前线调回来,“我几乎可以肯定,那些师是为了克伦斯基开来的,是根据他的一个非正式的命令,他完全知道这事。”

然而克伦斯基却临事而惧,出尔反尔,反过来说奉旨勤王的军队是叛军,把总司令抓进大牢里去!干出这种烂事来之后,他怎么还可能指望军队下次还会帮他的忙?十月革命爆发后,克伦斯基占着身子骨滑溜,只身逃出彼得格勒,呼吁军队迅速出动,镇压叛军,却应者寥寥。我想那大概也就是他首次反思这一致命错误的痛苦时刻吧。

布党充分利用了这一事件。据克伦斯基在1919年出版的回忆录中披露,布党到处宣传那“叛乱”乃是临时政府中的右派们与科尔尼洛夫共同炮制的,然而克伦斯基却背叛了他们。据克伦斯基说,这宣传如同炸弹一样,在几天内便摧毁了士兵们对临时政府的信心,使得军纪彻底瓦解。

到此地步,克伦斯基还嫌不够,竟然在9月15日宣布俄国为共和国,使得他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二月革命之所以没像十月革命那样引起内战,右派政客、将军们乃至保皇党人都接受临时政府的统治,没有起来叛乱,乃是因为米海尔大公主动“让国”,声明俄国的前途完全由普选产生的立宪会议决定。这就给了保皇党人、君主立宪派等右翼一个希望——将来全民选出的立宪会议仍有可能决定保留沙皇,将国家改建为君主立宪制。即使立宪会议决定未来的俄国是民主共和国,那也是全民的决定,他们无话可说。然而如今克伦斯基未经全民同意,竟然擅自宣布更改俄国的国体,这就使得他们完全对临时政府失去了信任,在它灭顶之际只会隔岸观火。

无耻的是,克伦斯基在晚年答记者问时,还说什么:“这(临时政府)是一个温和的政府,有意建立君主立宪制,仍保持王位,但必须有一个比较开明的人担任国王。”给人的印象是,他作为临时政府的首脑,也是“有意建立君主立宪制”的!

形势一天比一天恶化,德军攻占了波罗的海中若干岛屿,喀琅施塔得要塞和彼得格勒随时都可能遭到攻击,临时政府准备疏散彼得格勒的居民,迁都到莫斯科去。城里的治安崩溃了,到处发生抢劫。亚历山大•米海尔洛维奇大公的宫殿、安德烈•弗拉基米尔诺维奇大公的宫殿、皇室居住地亚历山大宫等都遭到洗劫。金银珠宝钻石瓷器等赃物公开在市场上出售。

与此同时,布尔什维克党人抓紧每一分钟大发国难财。他们开始在各地的苏维埃夺权。从牢里放出来的托洛茨基当上了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他抓住彼得格勒卫戍区防务空虚的良机,在苏维埃中成立了个革命军事委员会,说那是为了动员军民去“保卫彼得格勒不受德军入侵,抵抗科尔尼洛夫分子和其他反动派的进攻”,却把它变成了准备布尔什维克暴动的合法的参谋部。

10月10日,布党秘密召开了中央委员会会议,仍然潜伏在地下的列宁出席了会议,告诉大家武装起义不可避免,而且时机已经成熟,党必须立即发动武装起义。大多数中央委员开头不免犹豫,但被列宁的滔滔雄辩说服,投票赞成了列宁的主张。但季诺维也夫与加米涅夫反对暴动,说它必然要失败。他俩对7月间布党第一次试图夺权招来的重挫记忆犹新,不想再蹈覆辙。10月18日,加米涅夫在高尔基主办的报纸《新生活》发表了声明,说他和季诺维也夫都反对武装暴动,认为那必然要失败。列宁大怒,立即写信给中央委员会,指控他俩出卖了党的机密,要求中央把他们驱逐出党。季诺维也夫为此写信给斯大林主编的《真理报》(当时改名为《工人之路》,因《真理报》在7月间被政府查封了),声称他和列宁并没有什么根本分歧,那事不过是个误会。有趣的是,斯大林不但发表了他那封信,还加了个编者按,对季诺维也夫表示支持,甚至轻微地责备了列宁。

据当代学者研究,当时布党要暴动已经是路人皆知的公开秘密,加米涅夫那声明根本算不上什么泄密。耐人寻味的是斯大林为何要出来保护他们。据多位学者猜测(只能说是猜测,因为并无证据),斯大林这么做,一是为了联合这两个老布尔什维克对付新来的强人托洛茨基,二是为了给自己留下后路——万一暴动失败,他可以像七月间那样再次滑脱,尽管他在中央全会上也投了赞成票。据说,这就是他基本没有参加十月革命的武装暴动的原因。据说列宁也同意这么做,以防暴动失败后党魁被一网打尽。若是斯大林以清白面目出场,他便可以如在七月间那样,作为二线队伍保留下来。

列宁决定暴动必须在10月25日前发动,这是因为全俄第二届苏维埃代表大会预定在那天召开,列宁必须先从临时政府那儿把权夺过来,造成既成事实,再迫使苏维埃代表大会承认。更糟糕的是,形势已经开始对发动武装暴乱不利。10月24日,国家杜马通过了一项决议,对克伦斯基表示不信任,决定立即与德国媾和,并将地主土地分给农民。一旦这项法案生效后,列宁就失去了号召群众的理由,因此他必须趁着克伦斯基还在台上,临时政府处于威信最低点时起事。10月25日,暴动终于发动了。

暴动由托洛茨基领导的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组织进行,总部设在斯莫尔尼宫。该地原来是一所贵族女子中学,此时却成了暴乱大本营。托洛茨基受到革命老前辈王希哲在2004年陈水扁再次当选时向全台湾人民发出武装起义的庄严号召的启发,派出“红卫兵”(当时翻译为“赤卫队”,由水兵、士兵和工人组成),分头出发去攻占电报局、火车站、军火仓库等要害部门(这就是王希哲2004年向台湾人民发布的命令,只是我至今不知道他的台湾红卫兵在哪里。这么大的年纪还出这种丑,你说这人到底有什么毛病?那阵子他来本网站《罕见奇谈》发命令时,我请教他这个问题,他还很不耐烦地斥道:我有无数军机大事急待处理,没空跟你说废话!)。

十月革命的真实情景与无数党电影党小说描写的完全不一样,暴乱进展得相当顺利,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抵抗。王希哲指定的战略目标都被红卫兵们兵不血刃地一一占领,电报局小姐们也不曾如《列宁在十月》上描写的那样昏过去。到了下午,除了冬宫以外,全城都落在乱党手里。然而负责前线指挥没有王司令的胆气,第一不敢下令枪毙火线临敌投降者,第二不敢立即开始攻打冬宫,却准备长围久困,让里面的守军自动投降。

全俄第二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原订于当天下午2时召开,代表们齐集会场,然而列宁决定要等攻下冬宫来才开会,于是布尔什维克党人便托词拖延。列宁暴跳如雷,催促立即发动对冬宫的进攻,然而革命军事委员会的负责同志不为所动,认为克伦斯基已经逃走,孤零零的冬宫并不构成什么威胁,不妨继续围困,直到守军逃走或投降为止。

到了夜里10点半,大会实在无法再拖延下去了,于是大会主席宣布开会。尽管布尔什维克党人在过去得到了急剧扩张,代表人数仍然不过半(大会代表共670人,布党代表300人)。因此,列宁操控该大会的唯一希望,是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的代表为表示抗议离开会场。但他很谨慎,一直没在会上露面,而是让副统帅托洛茨基同志去率领布党代表团。

大会开始后,孟什维克国际派党魁马尔托夫提出紧急动议,要求立即开始谈判,以期迅速结束当天发生的危机。大会代表纷纷赞同这动议。可惜此后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党人以及犹太社区代表等等相继发言,强烈谴责布尔什维克党人在城中的暴行。骂到兴起,社会革命党人便如列宁期望的那样,集体退场表示抗议。这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没吃晚饭,大多数代表又如老芦一般害了医不好的胃溃疡,觉得有如在那会场里捂着腹部冒着虚汗吵架,还不如回家去喝杰米杨的汤。马尔托夫一看人数众多的社会革命党人都走了,其他党派也纷纷跟着离去,光他那个派别已经无法扭转大局,按他的计划逼迫布党迅速停火,和平解决危机,于是只好长叹一声,也率部下忿然离场,回家喝杰米杨的汤去了。于是会场便如列宁所愿,成了清一色的布党天下。

Meanwhile,攻击冬宫的行动终于开始了。晚上9点45分,著名的阿芙乐尔巡洋舰发射了一枚空包弹,作为开始攻击的信号,这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彼得与保罗要塞也发了几炮,但都没有造成什么大的损害。只是从参谋总部拱门发射的一枚炮弹损害了冬宫的山墙。

尽管守卫冬宫的只有妇女营和寥寥几个士官生(不要命的色鬼?待考),然而地面进攻却出奇地缓慢,直到26日凌晨1点50分,冬宫才被最终占领。妇女营的军士长玛丽雅•波查尔尼科娃事后忿忿地说:“布尔什维克那晚取得的胜利是对女人的胜利。”

英勇地战胜女人的抵抗之后,总指挥弗拉基米尔•安东诺夫-沃夫谢延科从口袋里掏出小梳子来,按江总书记的模式梳了梳头,然后吹吹梳子,对大厅里的临时政府的部长们说:“先生们,你们的公事完了,永远地完了。”(此处根据经典电影《列宁在十月》)

那部红色经典忘记提的是,部长们被送去彼得与保罗要塞去关押。当他们被押到院子里时,看到红卫兵们正在忠实执行伟大导师列宁同志的教导:“革命是人民群众的盛大节日。”他们纷纷将宫殿的珍贵物品搬出来(据那部经典电影,有位同志在宫殿的大理石楼梯上指着旁边的雕像告诉大家:“同志们,这是爱神。”原话可能是:“同志们,这玩意难以搬运,又没法卖钱,还是去抢小巧贵重的玩意吧。”)。许多人冲进地窖,把酒桶、火腿等等搬到广场上,当场开怀痛饮,还有许多人不嫌麻烦,竟然把酒桶拖过了路障,大概是准备拿回家去作为酒店开张的原始投资吧。

据那位玛丽雅•波查尔尼科娃说,妇女营的同志们运气一开头还行,被俘后并没有被强奸,只有一位同志被打死,其余的人都被解除了武装,被命令各自回家。不幸的是,她们解散后各自回家,手中没有武器,许多人便在路上遭到了喝醉了的士兵和水兵的袭击。他们强奸了她们之后,便把她们从高楼上扔到大街上去活活摔死(典型的毛子风格,后来苏联红色强奸犯大军奸遍了整个东欧占领区以及中国的东北。难道这种下流国家竟然能称为文明国家?)。波查尔尼科娃虽然侥幸逃过了这厄运,后来却在内战中被红军抓住枪毙了。因为她没能活下来写她最后的经历,因此她生前是否受过毛子兽兵的侮辱,便是永远无法查知的秘密了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light12最受欢迎的博文
  1. 预告: 4月19日上午9点美国之音专访郭文贵 [2017/04]
  2.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八) [2024/09]
  3.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外交篇 [2024/09]
  4. 特务ryu警告倍可亲网站admin,侮辱63,凸显太上皇淫威 [2024/10]
  5. 芦笛 周恩来为什么怕毛泽东? [2024/07]
  6. 芦笛 无限怀念萨达姆 [2020/01]
  7. 郭文贵真正的两个常委级“老领导”浮出水面 [2017/10]
  8. 文贵十九大政治局常委.及政治局委员名单!郭文贵蓝金黄之八弟之死:坑爹坑弟坑朋友 [2017/10]
  9. 刘少奇女儿刘平平的悲惨一生 [2012/04]
  10. captain nino 计划生育抹杀了中国未来革命的可能性, 现有政权无比稳固, 且再也不会有 [2019/10]
  11. 芦笛 略谈中美冲突的实质与前景 [2020/01]
  12. 6月30日郭文贵报平安直播视频---关于王岐山与范冰冰的关系 [2017/06]
  13. 瞒着丈夫与三个男人通宵打麻将,输钱后用身体抵债,法院:算强奸 [2024/10]
  14. 陈惠敏是毛泽东情人,曾透露:毛赞成“共产共妻”, 中共高层只有陈云林彪不玩女人 [2023/01]
  15. 8年后才敢爆出“天上人间“的內 部照片 [2020/07]
  16. 坏人已是最坏---个人感悟 [2017/11]
  17. 芦笛 方励之轻狂死了 [2012/04]
  18. (ZT)芦笛 标题: “辩证法”是最强大的“致愚教”(一) [2009/03]
  19. 要不要开车 [2012/04]
  20. 岳东晓歇菜吧! [2011/09]
  21. (ZT) SHWJ 一个人死了,被怀念的是四个活人 [2009/06]
  22. 爱国主义与跨国婚姻 [2012/03]
  23. 道德的标准:评婉儿和翰山 [2009/04]
  24. 我们为什么不应该仇恨日本人? [2011/12]
  25. 难得糊涂 [2013/03]
  26. 捐款有没有违法 [2011/08]
  27. 科学证伪 [2013/03]
  28. 错误的人到错误的位置 [2012/07]
  29. 欲速则不达 [2013/04]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 01:5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