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5):英国的民主社会主义试验(中)

作者:light12  于 2009-12-6 23:3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时间: 06 12 2009 13:21
作者:金唢呐


但在1951年丘吉尔保守党政府执政后,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了工党执政时所留下一系列工业国有化政策,基本上保持了国有化企业。虽然在1953年取消了钢铁工业和公路货运事业的国有化,但在1956年又恢复了货运的国家经营。与工党政府所不同的只不过是没有再掀起“国有化新高潮”而已。而且在其后的艾登、麦克米伦和道格拉斯等历届保守党政府虽然也多少推行了一些相对自由之贸易限制,以及减少国家干预经济,但事实上,保守党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大概二三十年吧)”,保守党并没有右转,或者“打左灯往右转”,所以有人把英国的国有化称为两党“共识政治”的产物。

英国学者达顿这样概括“共识政治”的特征:工党以实现福利国家为满足,不再追求更长远的“社会主义”目标;保守党认可福利制度,接受有限的国有化方案,承认某种程度的“计划经济”。这表明两党在这一时期的价值取向出现趋同的趋势。也就是说,艾德礼政府这套政策模式实际上成为了工党和保守党的一种政治共识,它使得两党之间的政治竞争由社会发展方向转向了治理能力和技巧。保守党的发言人巴特勒甚至说:“福利国家不只是社会党人的发明,也同样是我们的创造。”

保守党政策左转与工党形成“共识政治”的原因是因为两者的政治经济理念有了很大重合。二战后的英国工党政府所标榜的“混合经济”目标,是凯恩斯主义与费边社会主义经济学共同倡导的。此外,保守党开始反思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仅仅放弃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实行凯恩斯主义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辅助以若干的“制度”方面的改良措施。正如昆廷•霍格所说:“如果你不给人民以社会改革,他们将给你社会革命。”这就使凯恩斯主义与英国费边社会主义的接近不仅具备理论上的可能性,也具有政策上的必要性,使工党和保守党达成共识成为可能。

说保守党与工党在治国理念上有“共识”,我认为非常正确,我这里举个“福利国家”理念的例子,完全是起于保守党政府,成于工党政府。

首先界定一下“福利国家”的概念。“福利国家”不是单一的失业救助、公费医疗、养老保险。更不是粮票布票,“忙时吃干,闲时吃稀”(这是当年印在购粮本第一页的最高指示,此乃人类搞笑活动的巅峰)。社会保险的概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出现了,“铁血首相”俾斯麦最先进行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尝试。

约翰牛的“牛”处不在于发明的多寡(当然零星的发明也不少),而是人家一搞就是一个系统、一个体系、一种制度。不是“活版印刷术”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东东,更不是“勾三股四弦五”之类的只言片语。比如说这“福利国家”,就被称为“贝弗里奇模式”,在欧洲推而广之,这种理念就是来源于保守党政府。

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这个报告主张的社会福利可以被概括为“3U”思想:普享性原则(Universality),即所有公民不论其职业为何,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统一性原则(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均一性原则(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福利社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产生的福利制度被称为“贝弗里奇模式”。

《贝弗里奇报告》是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的传世经典。1941年,英国成立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着手制定战后社会保障计划。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爵士受英国保守党政府委托,出任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主席,负责对现行的国家社会保险方案及相关服务(包括工伤赔偿)进行调查,并就战后重建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设计,提出具体方案和建议。第二年,贝弗里奇爵士根据部际协调委员会的工作成果提交了题为《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

在贝弗里奇报告的基础上,英国保守党政府于1944年发布了社会保险白皮书,基本接受了贝弗里奇报告的建议,并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家庭津贴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律。如1946年颁布的国民保险法基本采取了报告的建议,规定参保人必须按照年龄、性别和婚姻及就业状况不同缴费,在业人员待遇按照同等比例确定,失业、生育、疾病、丧偶和退休等各项福利待遇都是如此。

经过工党政府三年的努力,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贝弗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贝弗里奇报告和英国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对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瑞典、芬兰、挪威、法国、意大利等国也纷纷效仿英国,致力于建设福利国家。而且北欧国家由于没有搞英国那样的“国有化”,福利国家建设比英国还好,所以可以说是“开花在英国,结果在北欧”。

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70年代,英国经济同其它发达国家一样进入“滞胀”时期。西方各国都有这个特点,每当出现经济危机,就要政府干预,具体说就是要么把私人银行、企业收归国有,要么往私人银行、企业注入国家资金,这次金融危机还不也是这样。1974年3月,再次上台的威尔逊工党政府把国有化作为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在英国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与第一次国有化高潮相比,这次国有化所涉及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到汽车、船舶、机床、火箭等生产部门,甚至包括电子、宇航等尖端技术产业。如1977年7月,建立了由英国国内最大的19家造船公司组成的英国造船公司,控制全国商船制造业98%的份额。这次国有化高潮着重挽救陷入经营困境的私人企业,并且借助国家力量来促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实现企业的现代化。

经过两次国有化浪潮,到1979年,国有企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英国大小国有企业共有16283家;国有企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5%;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8.1%;固定资本约占全国固定资本总额的15.3%,大致与私营制造业固定资本总额相等。由于国有企业多是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又由于它们在本行业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到1979年,在煤炭、造船、电力、煤气、铁路、邮政和电讯等部门,国有企业的比重达到100%,钢铁和航空部门达到75%,汽车制造和石油工业部门也分别达到50%和25%。
  
英国国有化运动的结果如何?不可否认,国有企业为50—60年代英国经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但越往后,国有化的弊端愈益暴露,国有化成为“英国病”进一步激化的一个主要且难以回避的因素。这里提到的“英国病”,是研究英国近现代史经常要提到的一个概念。对“英国病”的认识大致为: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英国在世界列强中的实力地位下降。二战后,工党实行大规模的国有化,主要是作为社会改革和经济调整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而被推行的,其目的在于医治“英国病”。结果事与愿违,国有化加重了“英国病”。

国有化的结果就是效率低下,最后导致国家贫困化。事实就是,英国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其他西方国家。我记得某位学者80年代回国后写英国“掠影”、“一瞥”时提到,英国是第二世界里面的第三世界。

除了国有化以外,工会也是“英国病”加重的重要原因。工会有事没事就闹,工人找个借口就歇。二战后的英国工会不仅人数多,而且权利大,还有个所谓集体谈判制度。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感慨地说:“我们不能碰的机构有三个:(皇家)禁卫旅、罗马天主教会,或者是全国矿工联合会。”英国经济处于繁荣发展阶段还好说,工会也比较配合,劳资关系相对比较平稳。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随着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劳资关系日益紧张起来。工会用罢工来胁迫资方大幅度增加工资以抵消通货膨胀中的损失;可劳动生产率跟不上工资的增长,结果只会造成生产力成本激增,带动物价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助长通货膨胀,而这又成为新一轮劳资双方讨价还价的起点。谁也知道荒谬,但就是不敢惹这帮大爷。

进入20世纪70年代,工会的权力不仅影响到政府各项政策的推行,还直接关系到政党大选的结果。在煤矿工人大罢工的打击下,1974年的希思政府在“到底是谁统治英国”的哀叹中下台,这种情况,直到撒切尔上台才算有了个了结。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扭转英国的颓势,她试图摒弃凯恩斯主义,开始了举世瞩目的“撒切尔革命”。这位铁腕人物居然对自己潜在的一部分选民,特别是有组织的工会和由工会组织的罢工大开杀戒,毫不妥协;对战后一直沿袭下来的、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制度大动干戈,毫不留情。终于出现了“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步退到解放前”。

她提出的政治目标是,把英国变成一个财产所有权和股份所有权的“民主国家”,以实现其“永远背离社会主义”的愿望。

从大环境看,战后至70年代中期,凯恩斯主义首先在美国,继而在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凯恩斯主义认为,西方国家要解决需求不足的矛盾,不能单靠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应当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加强国家干预经济,以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实现均衡。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实践证明,实行凯恩斯主义虽然崭时缓和了经济危机,却不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随着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经济“停滞膨胀”的加剧,凯恩斯主义就失去了昔日的光彩,而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等新保守主义经济理论则从80年代开始日益时兴。

撒切尔是极端保守主义的代表,奉行自由竞争主义的政策,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改革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英国被改造的40家国企普遍提高了经济效益,全部取消了亏损,企业利润大幅增加。国民经济从1982 年起回升,1983 年的增长率达到3.5%。通货膨胀率显著下降,从1980 年的最高点21.9%降到1983年底的4.5%。这是十年来最低的膨胀率。国际收支则从1980 年起连年顺差。而且企业股份制改造得到英国各社会阶层和广大人民的支持,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持股人数由原来的300万增到1000万。由于改善了公用事业企业的服务,使广大用户比较满意。

但是英国国有企业改造也出现了问题,就是为提高效率而进行的大量裁员使工人大批失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春雷一声震天响,英国工人大罢工开始了!1984 年英国工会组织了自1926 年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煤矿工人大罢工。这次罢工的起因是,政府在1984 年3 月6 日宣布要关闭全国174 个矿井中的20 个矿井和裁减2 万名矿工,煤矿工人强烈反对。可不关闭矿井它又不出煤,留着它作甚鸟用。3 月9 日,苏格兰和约克郡的7 万名矿工率先罢工。各地纷纷响应。到3 月底,全国3/4 的煤矿全面停产,80%的矿工投入罢工斗争。煤矿工人的斗争还得到全国职工大会的支持及码头和汽车工人的罢工声援。

女人发起狠来比男人还邪乎,这话一点不假。这事要是搁在希思身上,结果可能就是服软下台。可铁娘子政府根本不吃这一套,她可是极端的自由竞争主义者。而且人家完全是“以反革命的两手对付革命的两手”,对罢工早有准备。一方面大力宣传关闭落后的、亏损的矿井的必要性,争取舆论的同情。同时也储备了足够的煤炭,保留了发电厂的烧油设备,准备同矿工工会长期周旋,看谁耗得过谁。

而且铁娘子还实行我党“关管抓”的做法。1984 年10 月10 日,高等法院以蔑视法庭罪宣布对全国矿工工会及其主席斯卡吉尔分别判处罚款20 万英镑和1000 英镑(一点毛毛雨喽),并限期14 天内付清。10 月25 日,法院又以未按期交罚款为由,下令没收矿工工会的财产。这以后,双方冲突日趋激烈。矿工斗争尽管十分英勇,但无出路,于1985 年3 月5 日,宣布结束罢工。铁娘子取得了全面胜利,奏响了一曲“哪里有反抗,哪里有镇压”的凯歌。

“撒切尔主义”的英国经济改革,曾被看成是医治经济上积重难返的“英国病”的一帖良方,尽管有效,但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

一是只要提高效率,就会出现精简人员。撒切尔执政头四年,失业人数增加200 万。1984 年底的失业率高达12.8%,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再就是通货膨胀卷土重来,1989 年6 月份达8.3%, 1990 年底高达11%,是西欧平均数的两倍。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高利率政策,又导致生产和消费下降、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外贸逆差不断扩大,1988 年英国国际收支逆差达到创纪录的147 亿英镑(约合253 亿美元),使英国经济处于衰退的阴影笼罩之下。

二是这种走资的结果,导致了贫富差距加大。有人说,撒切尔主义取得的某些成就,是以加剧社会对立和矛盾为代价的。她当政11 年来,富人得到更多的“实惠”,而穷人则更穷了。她强制推行的人头税,更是遭到普遍的反对,有的地方酿成严重的暴力骚乱。1990 年11 月,她在竞选保守党领袖的第一轮投票中差四票未能获胜,眼看大势已去,只好激流勇退,无可奈何地宣布退出竞选,并辞去担任11 年之久的首相职务。英国经济的严峻形势和日益加剧的各种社会矛盾,是导致撒切尔夫人下台的根本原因。

英国战后历史上的一个撒切尔时代就此宣告结束,英国开始走向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
ZT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light12最受欢迎的博文
  1. 预告: 4月19日上午9点美国之音专访郭文贵 [2017/04]
  2.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八) [2023/12]
  3.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外交篇 [2023/12]
  4. 芦笛 无限怀念萨达姆 [2020/01]
  5. 郭文贵真正的两个常委级“老领导”浮出水面 [2017/10]
  6. 文贵十九大政治局常委.及政治局委员名单!郭文贵蓝金黄之八弟之死:坑爹坑弟坑朋友 [2017/10]
  7. 芦笛 略谈中美冲突的实质与前景 [2020/01]
  8. 刘少奇女儿刘平平的悲惨一生 [2012/04]
  9. 6月30日郭文贵报平安直播视频---关于王岐山与范冰冰的关系 [2017/06]
  10. captain nino 计划生育抹杀了中国未来革命的可能性, 现有政权无比稳固, 且再也不会有 [2019/10]
  11. 孫政才私生子DNA對比確認, 王岐山私生子DNA證據呢?(《點點今天事》) [2017/07]
  12. 芦笛 周恩来为什么怕毛泽东? [2021/06]
  13. 8年后才敢爆出“天上人间“的內 部照片 [2020/07]
  14. 刘刚   郭文贵爆出的最大特务是明镜的老板何频! [2017/03]
  15. 特务ryu警告倍可亲网站admin,侮辱63,凸显太上皇淫威 [2023/07]
  16. 坏人已是最坏---个人感悟 [2017/11]
  17. 芦笛 方励之轻狂死了 [2012/04]
  18. (ZT)芦笛 标题: “辩证法”是最强大的“致愚教”(一) [2009/03]
  19. 岳东晓歇菜吧! [2011/09]
  20. 要不要开车 [2012/04]
  21. (ZT) SHWJ 一个人死了,被怀念的是四个活人 [2009/06]
  22. 爱国主义与跨国婚姻 [2012/03]
  23. 道德的标准:评婉儿和翰山 [2009/04]
  24. 难得糊涂 [2013/03]
  25. 我们为什么不应该仇恨日本人? [2011/12]
  26. 捐款有没有违法 [2011/08]
  27. 科学证伪 [2013/03]
  28. 错误的人到错误的位置 [2012/07]
  29. 欲速则不达 [2013/04]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7 04: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