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第三章(七)

作者:light12  于 2010-1-12 12:0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时间: 11 1 2010 15:34


五、第五次反围剿


(一)毛若指挥,败得更惨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其名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花了大量篇幅抨击当时军委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指挥。那文章有如说是军事学论文或教材,莫如说是政论,其目的不在于传授军事理论和技术,而是证明他在军事上比当时的中央领导高明万倍,那战争如果是他指挥就肯定打赢。

他的努力果然大见成效,定下了此后数十年官修党史的基调。至今官修党史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基本评价,仍然是他这段话:

“第五次反‘围剿’时,干部的意见开头是继续军事冒险主义反对诱敌深入的观点,后来是变成了军事保守主义。”

可惜这不过是弥天大谎,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确实打得非常被动,始终未能抢得先手,确实经历了“冒险主义”——“保守主义”——“逃跑主义”三阶段,但那并不是谁反对诱敌深入所致,而是国军吸取了教训,始终牢牢地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使得红军最擅长的运动战与游击战无以施其伎,被迫以己方之短,较对方之长,节节败退,最后只好突围而出,万里长窜。当时的中央领导确实在反围剿开始前与反围剿过程中作了几个错误决策,但都不是毛指责的那些错误。红军的战略指挥究竟错在何处,毛始终没能看出来。若是换他去指挥,结果只会更糟糕。

上文已经说过,战争就是抢个主动权,迫使敌人以预期的兵力,在我选定的时间地点与我方交战,使得我方能形成局部优势,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毛反复鼓吹的诱敌深入,其实不过是达到这目的的手段之一罢了。它并不是夺得主动权的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并不一定都能奏效,第五次反围剿就最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毛泽东“诱敌深入是弱军战胜强军的万应灵丹”的潜在假定,是敌人是白痴,永远不会总结教训,一定会乖乖按他的引诱入彀。可惜真实世界并不是这样的。蒋介石总结了过去的失败教训,在德国顾问的指点下采用了“堡垒主义”的新战略,以直胜曲,以拙胜巧,坚决不上“诱敌深入”的当,而是以守为攻,步步为营,处处筑碉,以缓慢但坚定的绞杀,剥夺红军的选择余地与回旋空间,逼迫红军在国军选定的战场上和国军交战,逼迫红军无法进行运动战而不得不投入阵地战,国军再以强大火力压倒对方的人海战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这就使得主客之势倒转,始终牢牢掌握了主动权,最终使得红军无计可施,只能突围长窜。

关于国军采用的新战略,国内学者黄道炫先生有相当精彩的介绍。 这儿根据他披露的史料,作点述评。

第五次围剿从1933年10月开始,至1934年10月结束,历时整整一年。光是从战争的期限都能看出,蒋介石根本不想速战速决,而是稳扎稳打,用持久战、消耗战熬垮对方。围剿一开始,他就明确制定了整个战役方针:“匪区纵横不过五百方里。如我军每日能进展二里,则不到一年,可以完全占领匪区。” 在整个战事过程中,他都非常能沉得住气,决不急于求成,贪功冒进,而是一再叮嘱部下稳扎稳打:“我中路军主力不必求急进,只要固守现地,作成持久之局,以求薛、汤两路之发展,则匪经此战必崩溃更速,不必心急也” ;“进展不必过急” ;“总须稳扎稳打为要”。 直到整个战役行将结束时,他还在叮嘱部下:“不宜单独……进展,应令会同各纵队前进,免为匪乘” ;“仍宜注意集结,勿过分分散”。

总而言之,国军第五次围剿,其实就是改步兵为“战斗工兵”。部队每天前进四五华里后,即使不遇到抵抗,也立即掘壕自卫,并在所有通道和一切村镇上都构筑堡垒。碉堡之间彼此可以互相瞭望,机枪火力可以彼此接应。红军靠轻武器根本无法攻占这些工事。国军若从工事里出来,一遇到红军,立即便撤回工事,以阵地战伺候对方。 随着国军稳步前推,身后便留下层层“碉林”。碉堡群之间相距在两华里以内(这是老蒋下的死命令:“封锁碉堡群之间隔,不得过二里以上” ),由新修的公路连接在一起,以便各部互相迅速增援。红军即使突破第一线碉堡,也无望突破层层碉堡森林,只能困在逼仄的碉堡群中,遭受国军交叉火力大量杀伤。

这就给红军出了个无法解决的难题:红军克敌制胜的惯技,乃是运动战,也就是在敌军运动中发起突袭歼灭之。现在敌军并不迅速运动,而是顶着堡垒缓慢推进,这运动战、游击战等等,还怎么个打法?但你若要坐视不管,甚或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教导,实行“战略退却”,那岂不是自动为敌军去除前进阻力,使得他们毫不费事地对苏区实行永久性占领?前几次围剿,国军并没有顶着碉堡进来,对苏区的占领是暂时的而非永久的。红军只要歼敌一部,余敌怕被歼灭,自然会撤出苏区,因此红军暂时作“战略退却”也无妨。但这次国军在占领区修起了碉堡群,即使其前锋在离开碉堡向前推进时被消灭了,身后留下的碉堡还照样存在,有第二第三梯队在里面防守。要想收复失土,红军就不得不打攻坚战,而这不是红军的火力能够胜任的。因此,苏区“国土”的丧失将是永久性的,绝无可能收回来。

这就是当时中革军委其他成员反复请教毛的问题,他在三年后回答:

“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人们,反对战略退却,理由是退却丧失土地,危害人民(所谓“打烂坛坛罐罐”),对外也产生不良影响。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则谓我退一步,敌之堡垒推进一步,根据地日蹙而无法恢复。如果说诱敌深入在以前是有用的,那末在堡垒主义的第五次‘围剿’是无用的。对付第五次‘围剿’,只能用分兵抵御和短促突击的方法。

回答这些意见是容易的,我们的历史已经回答了。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也不能取得金钱。革命运动所造成的丧失是破坏,而其取得是进步的建设。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我们在敌人第五次‘围剿’时期的蚀本正因为这一点。不愿意丧失一部分土地,结果丧失了全部土地。阿比西尼亚的打硬仗,也得到丧失全国的结果,虽然阿国失败的原因不仅仅这一点。”

此乃典型的毛式回答,处处充满辩证法精神,反对任何一种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答了跟没答一般。凡是智力正常的人都能看出来,“左倾机会主义者”们问的问题再实在不过:现在的情势是“我退一步,敌之堡垒推进一步,根据地日蹙而无法恢复”,领土丢了,却换不来战胜敌人、恢复土地的战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何种战略,才能使红军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内线创造克敌制胜的机会?不拿出具体办法来,光是空谈一通“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抽象原则有什么鸟用?

可笑的是毛还要说风凉话,指责“左倾机会主义者们” 鲁莽灭裂:

“江西第五次反‘围剿’,我军全然不讲退却,原因在于对局部形势和整个形势都不注意,实在是一种鲁莽灭裂的干法。”

问题不是博古、恩来、李德、项英等人不想退却,而是不能退却,因为退却并不能如过去一样,换来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战机,只能白白地永久性丧失土地。而没有了土地,也就没有了人力物力的战争资源,没有了军队周旋的空间,只能最终被国军挤死。毛泽东怎么连这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然而毛泽东就是有那脸皮无耻撒谎:

“‘堡垒主义的五次‘围剿’时期我们不能集中作战,只能分兵防御从事短促突击’,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敌人三里五里一进、十里八里一推的堡垒主义作战法,完全是红军自己的节节抗御促成的。”

“丧失根据地的最显著的例子,是在反对第五次‘围剿’中丧失了江西中央根据地。这里的错误是从右倾的观点产生的。领导者们畏敌如虎,处处设防,节节抵御,不敢举行本来有利的向敌人后方打去的进攻,也不敢大胆放手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结果丧失了整个根据地,使红军做了一万二千多公里的长征。”

他这完全是倒果为因。如上所说,步步为营,层层筑碉,乃是蒋介石战前早就决定并始终坚持不变的战役总方针。即使是在国军取得广昌大捷之后,蒋介石还一再叮嘱部下“进展不必过急”、“总须稳扎稳打为要”。红军根本无法“大胆放手诱敌深入,聚而歼之”,节节抵御乃是敌人的堡垒主义逼出来的不得已之计,毛却就是有那本事倒过来说,反诬国军步步为营乃是红军节节抵御造成的!

事实上,李德当初已经回答过他了:

“毛泽东……在革命军事委员会里激烈反对这种战术,即:一旦敌人离开碉堡群,就钳制敌人与主要作战区内,给敌人以直接的反击。他认为,由于这种战术我们失去了主动性,自己放弃了在有利条件下,即在敌人的外部交通线上或在苏区内部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的可能性。对于这种他称之为进攻性防御的原则,本来是无可争议的,我们大家也都是赞成的。但是面对敌人的‘堡垒政策’,该如何实现运动战,对这个问题毛泽东并没有回答。在赣东北敌人的外线寻找决战时机,这点从战略上来讲是毫无结果的。至于在我们区域内进行歼灭战的有利条件,只要不能诱敌深入,也就是敌人不放弃堡垒战,那就没有希望得到。如果敌人不这样做(最近三个月的经验证明,敌人连做梦也没想过要这样做),我们埋伏在这里,而敌人就可以毫不犹豫地继续推行它计划中的堡垒政策。这岂不意味着,我们自己放弃了苏区的重要地区,而不去利用时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些考虑同我对形势的判断是符合的,在革命军事委员会中也得到了大家的承认。”

李德在这儿说的是实话。天下并不是只有毛泽东才知道打运动战,才知道诱敌深入。事实上,当时从共产国际到中共中央,都强调以运动战和游击战进行积极防御。
ZT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light12最受欢迎的博文
  1. 预告: 4月19日上午9点美国之音专访郭文贵 [2017/04]
  2.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八) [2024/09]
  3.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外交篇 [2024/09]
  4. 特务ryu警告倍可亲网站admin,侮辱63,凸显太上皇淫威 [2024/10]
  5. 芦笛 周恩来为什么怕毛泽东? [2024/07]
  6. 芦笛 无限怀念萨达姆 [2020/01]
  7. 郭文贵真正的两个常委级“老领导”浮出水面 [2017/10]
  8. 文贵十九大政治局常委.及政治局委员名单!郭文贵蓝金黄之八弟之死:坑爹坑弟坑朋友 [2017/10]
  9. 刘少奇女儿刘平平的悲惨一生 [2012/04]
  10. captain nino 计划生育抹杀了中国未来革命的可能性, 现有政权无比稳固, 且再也不会有 [2019/10]
  11. 芦笛 略谈中美冲突的实质与前景 [2020/01]
  12. 6月30日郭文贵报平安直播视频---关于王岐山与范冰冰的关系 [2017/06]
  13. 瞒着丈夫与三个男人通宵打麻将,输钱后用身体抵债,法院:算强奸 [2024/10]
  14. 陈惠敏是毛泽东情人,曾透露:毛赞成“共产共妻”, 中共高层只有陈云林彪不玩女人 [2023/01]
  15. 8年后才敢爆出“天上人间“的內 部照片 [2020/07]
  16. 坏人已是最坏---个人感悟 [2017/11]
  17. 芦笛 方励之轻狂死了 [2012/04]
  18. (ZT)芦笛 标题: “辩证法”是最强大的“致愚教”(一) [2009/03]
  19. 要不要开车 [2012/04]
  20. 岳东晓歇菜吧! [2011/09]
  21. (ZT) SHWJ 一个人死了,被怀念的是四个活人 [2009/06]
  22. 爱国主义与跨国婚姻 [2012/03]
  23. 道德的标准:评婉儿和翰山 [2009/04]
  24. 我们为什么不应该仇恨日本人? [2011/12]
  25. 难得糊涂 [2013/03]
  26. 捐款有没有违法 [2011/08]
  27. 科学证伪 [2013/03]
  28. 错误的人到错误的位置 [2012/07]
  29. 欲速则不达 [2013/04]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6 00:0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