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第三章(八)

作者:light12  于 2010-1-13 00:4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时间: 12 1 2010 16:17


1933年3月,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中央:“既要保卫苏区,尤其是中央苏区,又要保持红军的能动性,不要因一城一地而招致大片领土的丧失。……应避免与敌人的大队人马做无益的冲突,采取诱敌深入,分散敌军,瓦解敌军,拖垮敌军的策略,以及最大限度地使用游击战的方法。” 4月,米夫指示:“假使要牺牲很多的战士时,红军绝不固守一个地方。红军避免与集中的大部敌人接触,引诱一部分敌人到苏区内来创造进行决战的胜利环境……在分散敌人的集中后,从侧面及后面攻击孤立的队伍,各个击破,消灭敌人。” 10月和次年2月,共产国际再度指示中共中央:“我们的行动不应该采取阵地战的方式,而应该在敌人的两翼采取运动战。” “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的队伍在运动战中已经获得了许多伟大的胜利,但不能在强攻敌人的堡垒地带的作战中,获得胜利。” 就连王明同志也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反对那种‘左’的、冒险的倾向,其具体表现,就是完全否认有暂时地部分地军事策略上的退却底可能和必要……就是对于保存红军实力有第一等重要意义这一点估计得不足或根本不了解,机械地了解巩固根据地任务,甚至以为可以牺牲大量红军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 主张“把中央苏区的红军和游击队从内防守的军事行动,与红军及游击队在蒋军后方和两翼方面实行广大的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起来”。

中共中央也是同一立场。1933年10月,中共中央指示闽浙赣省委:“消极的堵防的政策,不论军事上与政治上都是有害的。在军事上,在部队数量暂时我们还比敌人小得多的时候,分兵把口,实际上就是使我们在敌人的残酷的集中兵力的进攻面前解除自己的武装。”指出:“ 最好的巩固苏区的办法,就是积极的开展深入白区的游击战争,发展与扩大苏区”。 11月,军委代主席项英指示:“应在敌人后方要道,发展井冈山时代游击袭击的精神、第四次战役的挺进成绩,来配合作战以及转变战局”; “运动战是内战中主要方式,望努力学习。” 张闻天指出:“死守堡垒,对于我们是致命的打击”。

所以,在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中,根本就没谁反对诱敌深入打运动战,毛泽东完全是在造谣。难题还是李德说的那个:敌军既然不肯放弃堡垒深入,也就无法在内线获得歼灭敌人的有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战略退却”,无异于资敌。敬爱的林副统帅已经承认这一点了:

“诱敌深入的方法,在对付历经惨败而有无数血的教训的敌人,已经不是可靠的有效的方法了。”

林副没看到(或是看到了没说出来,待考)的是,一旦敌军的碉堡包围圈形成,围剿再也无法打破了。红军若想逃过堡垒主义的慢性绞杀,唯一的希望就是制敌机先,在封锁线合拢前跳出外线,从背后或侧翼攻击敌人,千方百计使敌军无法完成包围。而这就是反围剿初期红军实行的“冒险主义”。这思路本是正确的,只是错过了时机。

反围剿初期的态势是,苏区北面是中央军,西面是湘军,南面是粤军,东面是19路军(福建事变后由中央军代替)。据李德介绍,碉堡体系最坚固,推进最深的是北部,从赣江延伸到永丰以北,乐安和南丰以南直至黎川,其主要部分从福州到南丰两岸都构筑了坚固堡垒的旴江一段。西部主要堡垒线沿赣江到赣州,从赣州继续向北到信丰以北和会昌以南,直到福建边界。东部堡垒一直没有构筑完毕,东北部暂时还敞开着一个缺口,敌军准备拿下黎川后继续构筑堡垒,再来封住这个缺口 因此,主要威胁来自于北线。国军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待北部封锁线完成后,以它作为出发阵地,由北向南逐步推进,以层层碉堡挤死红军。

前节已经介绍过,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红军攻克了北部重镇黎川,将中央苏区和方志敏的闽浙赣苏区连成一片。只要这个连接两个苏区的走廊还存在,国军就不可能要完成上述战略意图。因此可以料知,国军下一步必然是夺取赣东北,切断两个苏区的联系,以完成北部封锁线,堵死东北部的缺口。

在这种情况下,红军决不能坐待敌军按计划完成北部的碉堡封锁线,更不能听任国军切断与闽浙赣苏区的连接,只能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实行“进攻路线”与“左倾冒险主义”,在无堡垒地域以运动战歼敌,再设法切断已经筑成的封锁线的后方的交通,迫使碉堡内的守敌不战而降,打破敌军的封锁。即使达不到这个目的,只要中央苏区始终连接着闽浙赣苏区,敌人无法筑完封锁线,其侧翼始终暴露在红军的威胁下,就不可能向南推进。因此,敌军必然要来争夺这个结合部,而这就给了红军以大兵团伏击敌军的充分机会。

真实的战事表明,国军就是按这意图行动的。然而军委领导见不及此,却派兵到福建去攻城略地(详见下),致使苏区东北兵力空虚,使得国军得以在北线从容筑碉,延伸封锁线。待到准备就绪后,国军于1933年9月25日突然进攻黎川,拉开了第五次围剿的序幕。

中革军委这才看到确保中央苏区东北部的重要,乃从福建调三军团迅速北上,拟在抚河一带消灭进攻黎川的国军。但毛泽东的亲信萧劲光却在9月28日不战而弃该城,不但使得苏区门户洞开,而且使得中共丢掉了第四次反围剿后获得的地区,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的连接被隔断。国军自此夺得先手,可以实现原定战略意图了。

在这种情况下,让毛去指挥只会更糟糕。其理由再简单不过:他不知“敌变我变”,敌人既然采用了专克“诱敌深入”的新战略,那自己就再不能用这一套去迎合敌人,必须迅速想出新招来。因此,他只会在战争初期实行“求心退却”,把主力集结到“战略退却终点”,实行“等待主义”,静候敌人向苏区腹地推进,再寻机歼敌。这就等于帮助敌人完成上述战略意图,用铁壁合围活活困死红军。

这可不是厚诬之词。萧劲光奉命率一个独立团守卫黎川,却不战而逃,轻弃该城,受到军法审判。在他被关押期间,毛泽东特地派贺子珍去探监,“贺子珍转达了毛泽东的话,大意是:黎川失守是整个指挥部署的问题,你应该撤退,做得对”。 这说明毛泽东根本没看出保住与闽浙赣苏区的连接、使红军能在封锁线侧后威胁敌军的重要性。

李德倒是看出了黎川失守的严重恶果,乃命红三军团打出外线,目的是从敌军侧后进攻敌人,以收复黎川。可惜为时过晚,国军已经在黎川北部修筑了大量的碉堡,那封锁线不是“线”,而是具有相当纵深的“带”。三军团奉命从东北部缺口冲出,在黎川东北面洵口的无堡垒地域与国军遭遇,歼敌一个师。但挺进到黎川西北的硝石一带即陷入碉堡群中,失去了回旋余地,敌军碉堡又很坚固,无法摧毁。三军团几乎被歼灭,只好撤回 。此后红军又先后在资溪桥和浒湾等地试图以运动战歼敌,每次都因遇到类似问题而无功而返。

在这几次战斗中,红军都是在外线以一部进攻某地,主力则隐蔽集结于一侧,待敌人被调出后便发起突袭,与第四次反围剿的打法如出一辙,但都反遭重创。关键就在于今非昔比:打出外线后,若离开根据地较远,虽能进入无堡垒地域,但有后路被切断、无法返回根据地的危险,但若离开根据地较近,则仍然陷身在纵深碉堡群中,毫无回旋余地,只能被敌军的交叉火力大量杀伤。所以,不是红军放弃了运动战的拿手好戏,而是国军把那戏台拆了。

红军几次在外线伏击敌军不成,反遭重大伤亡,只好撤回内线。11月下旬,福建事变爆发(详见下),蒋介石把围剿苏区的中央军11个师调往福建,去镇压叛军。此时乃天赐良机。红军应当趁机大举从东北部冲出,与方志敏的红10军会合,一则从后方威胁入闽中央军,策应福建叛军,再则可以大纵深迂回到黎川以北的无堡垒地域去,切断北部封锁线与后方的交通。此时有了闽浙赣苏区作依托,红军即可避免上述的两难,既不至于因脱离根据地太远而断了退路,又不至于因离封锁线太近而陷在碉堡集群中。如此即有了恢复两个苏区连接,挫败国军战略意图的可能。当然,此策成功的机会仍相当渺茫,最大的困难是硝石、资溪桥等战役后,国军在那一带修筑了大量碉堡,红军若再度从东北角冲出,有重蹈覆辙,陷于碉堡阵中不能自拔的危险。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在黎川失守后,红军若还想打破第五次围剿,这就是剩下来的唯一希望。

然而中央军委却听取了共产国际总军事顾问的建议,令红军从西北一线突破封锁线,向南昌挺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到了苏区西北角的永丰,才发现前方修了大量的碉堡,根本无望突破,于是便白白浪费了这一宝贵时机(详见下)。待到福建事变于1934年1月下旬平定,蒋介石把入闽中央军改为东路军,取代原来出工不出力的19路军,配合北线中央军,自东向西步步筑碉推进,红军便失去了外线歼敌的一切可能,只能在内线防御了。至此,红军便从初期在外线出击的“冒险主义”改为“短促突击”的“保守主义”,到最后实在顶不下去,便只好实行“逃跑主义”了。

除了上述失误外,当时的军委领导人并没有别的错误。战争初期打出外线是必要的。错只错在于没有选对时间和方向:先是在第四次反围剿结束后错过了在东北部扩大根据地的时机,后来又在闽变中选错了突破方向。而毛自始至终都没有认识到,一旦敌军完成包围,红军失败的命运即已注定,因此,必须千方百计赶在敌人前头主动出击,使得敌军无法筑完封锁线。所以,若是他去指挥,后果只会更惨重。

然而伟大领袖毛主席这位三年后的诸葛亮却有那本事指责:“领导者们畏敌如虎,处处设防,节节抵御,不敢举行本来有利的向敌人后方打去的进攻”,声称:

“如果我军在内线放弃节节抗御的战法,再在必要和可能时转向敌人的内线打去,局面必然是另外一种。”

难道硝石战役和资溪桥战役,不是“在必要和可能时转向敌人的内线打去”,而是“在内线节节抗御”?

可毛马上又转过来指责:

“第五次‘围剿’,敌以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前进,首先占领了黎川。我却企图恢复黎川,御敌于根据地之外,去打黎川以北敌之巩固阵地兼是白区之硝石。一战不胜,又打其东南之资溪桥,也是敌之巩固阵地和白区,又不胜。尔后辗转寻战于敌之主力和堡垒之间,完全陷入被动地位。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一年之久,绝无自主活跃之概。最后不得不退出江西根据地。”

难道“在必要和可能时转向敌人的内线打去”不是“御敌于根据地之外”?难道“敌人的内线”不是白区而能是红区?敌人的阵地当然巩固,但那是唯一留了个缺口的地方。毛泽东自称他在闽变期间曾建议自东北角突围,打到苏杭一带去(详见下文),那出路仍然是李德用过的那一条,区别只在于他主张放弃的黎川失守后,那一带的碉堡修得更巩固了。而且,他的手笔实在太宏大,真要照他说的干,红军只会全军覆没。



ZT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light12最受欢迎的博文
  1. 预告: 4月19日上午9点美国之音专访郭文贵 [2017/04]
  2.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八) [2024/09]
  3.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外交篇 [2024/09]
  4. 特务ryu警告倍可亲网站admin,侮辱63,凸显太上皇淫威 [2024/10]
  5. 芦笛 周恩来为什么怕毛泽东? [2024/07]
  6. 芦笛 无限怀念萨达姆 [2020/01]
  7. 郭文贵真正的两个常委级“老领导”浮出水面 [2017/10]
  8. 文贵十九大政治局常委.及政治局委员名单!郭文贵蓝金黄之八弟之死:坑爹坑弟坑朋友 [2017/10]
  9. 刘少奇女儿刘平平的悲惨一生 [2012/04]
  10. captain nino 计划生育抹杀了中国未来革命的可能性, 现有政权无比稳固, 且再也不会有 [2019/10]
  11. 芦笛 略谈中美冲突的实质与前景 [2020/01]
  12. 6月30日郭文贵报平安直播视频---关于王岐山与范冰冰的关系 [2017/06]
  13. 瞒着丈夫与三个男人通宵打麻将,输钱后用身体抵债,法院:算强奸 [2024/10]
  14. 陈惠敏是毛泽东情人,曾透露:毛赞成“共产共妻”, 中共高层只有陈云林彪不玩女人 [2023/01]
  15. 8年后才敢爆出“天上人间“的內 部照片 [2020/07]
  16. 坏人已是最坏---个人感悟 [2017/11]
  17. 芦笛 方励之轻狂死了 [2012/04]
  18. (ZT)芦笛 标题: “辩证法”是最强大的“致愚教”(一) [2009/03]
  19. 要不要开车 [2012/04]
  20. 岳东晓歇菜吧! [2011/09]
  21. (ZT) SHWJ 一个人死了,被怀念的是四个活人 [2009/06]
  22. 爱国主义与跨国婚姻 [2012/03]
  23. 道德的标准:评婉儿和翰山 [2009/04]
  24. 我们为什么不应该仇恨日本人? [2011/12]
  25. 难得糊涂 [2013/03]
  26. 捐款有没有违法 [2011/08]
  27. 科学证伪 [2013/03]
  28. 错误的人到错误的位置 [2012/07]
  29. 欲速则不达 [2013/04]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6 00: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