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告: 4月19日上午9点美国之音专访郭文贵 [2017/04]
-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八) [2024/09]
-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外交篇 [2024/09]
- 特务ryu警告倍可亲网站admin,侮辱63,凸显太上皇淫威 [2024/10]
- 芦笛 周恩来为什么怕毛泽东? [2024/07]
- 芦笛 无限怀念萨达姆 [2020/01]
- 郭文贵真正的两个常委级“老领导”浮出水面 [2017/10]
- 文贵十九大政治局常委.及政治局委员名单!郭文贵蓝金黄之八弟之死:坑爹坑弟坑朋友 [2017/10]
- 刘少奇女儿刘平平的悲惨一生 [2012/04]
- captain nino 计划生育抹杀了中国未来革命的可能性, 现有政权无比稳固, 且再也不会有 [2019/10]
- 芦笛 略谈中美冲突的实质与前景 [2020/01]
- 6月30日郭文贵报平安直播视频---关于王岐山与范冰冰的关系 [2017/06]
- 瞒着丈夫与三个男人通宵打麻将,输钱后用身体抵债,法院:算强奸 [2024/10]
- 陈惠敏是毛泽东情人,曾透露:毛赞成“共产共妻”, 中共高层只有陈云林彪不玩女人 [2023/01]
- 8年后才敢爆出“天上人间“的內 部照片 [2020/07]
- 坏人已是最坏---个人感悟 [2017/11]
- 芦笛 方励之轻狂死了 [2012/04]
- (ZT)芦笛 标题: “辩证法”是最强大的“致愚教”(一) [2009/03]
- 要不要开车 [2012/04]
- 岳东晓歇菜吧! [2011/09]
- 爱国主义与跨国婚姻 [2012/03]
- (ZT) SHWJ 一个人死了,被怀念的是四个活人 [2009/06]
- 道德的标准:评婉儿和翰山 [2009/04]
- 我们为什么不应该仇恨日本人? [2011/12]
- 难得糊涂 [2013/03]
- 捐款有没有违法 [2011/08]
- 科学证伪 [2013/03]
- 错误的人到错误的位置 [2012/07]
- 欲速则不达 [2013/04]
时间: 20 5 2010 10:25 作者:金唢呐 在 芦笛自治区 发贴, 来自 海纳百川 中华文明“行”在哪里?(11) 金唢呐 再说说中国传统文明的第二大支柱:以儒教为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 首先回答一下布朗运动网友的提问,儒教算不算中国的宗教?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说“是”的可以有一千条理由,说“不是”的可以有一万个根据。我知道的有三种说法:1、儒教非教;2、儒教是教;3、儒教虽然不是教,但具有宗教性,经过“挖掘整理提高”很容易成为宗教。近代中国由于没有宗教信仰,吃亏吃大发了,而当今中国的种种乱象,就是因为没有宗教的约束。所以儒教不但能够、也应该而且必须成为中国的宗教,而且应该是“国教”。 长期以来,“儒教不是教”、“儒教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的观点一直占统治地位,洋鬼子也认为,中国也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罗素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在《中国问题》一书中,罗素曾说:“与西方文明比较,中国文明有类似希腊文明的某些要素,但没有引起狂热信仰的宗教,缺乏现代科学,整个民族没有宗教,只有朴素、有限的伦理规范。”不过洋鬼子里也有持相反观点的,像黑格尔就说过,儒教是“一种国家的宗教,这就是皇帝的宗教,士大夫的宗教”。 儒以教称,见于《史记•游侠列传》“鲁人皆以儒教”。古文词义模糊,这里的“儒教”到底是“以儒为教”还是“以儒为宗教”?以后又有了通常意义上的“佛教”、“道教”之类宗教,所以这里的“教”,是“教化之教”,还是“宗教之教”就一直这么含糊着,泛泛地说“儒道释三教”。以后日本学者把“Religion”翻译成“宗教”并传入中国,而且日本学者瞎掺和,多称儒学为“儒教”,以“儒教”为惯用语,相对应的英文单词是Confucianism,所以就产生了中国的“三教”和洋鬼子的西人传教之“教”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儒教是不是宗教”的争论。老一辈无产阶级托派领袖、当时的共党创始人陈独秀在这场争论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儒教之‘教’为教化之教,而非宗教之教”。 其实澄清“儒教是不是宗教”的概念,还是人家洋鬼子开始干的。早在明末清初利玛窦就否定了“儒教是教”的理论。1582年利玛窦来华。初抵中国,利玛窦一身和尚打扮,中国人以之为“西僧”,而基督教是“一神教”,又拜上帝、又叩菩萨显然不符合基督的教义。以后老利易僧为儒,改穿儒服,戴儒巾,并读四书五经,俨然一个虔诚的孔子信徒,为的是和中国人套近乎,因为他看到了儒家思想在所占据的独尊地位,认识到这样才能更方便更广泛地在中国传播天主教思想。但问题又来了,宗教具有排他性,天主教更是教规森严,决不允许其教义中有任何的异教思想,否则即是叛教,将受严惩。所以为维护天主教的纯洁性,利玛窦只有在确认“儒教不是宗教”的前提下,才能以儒生的身份做他的传教工作。利玛窦认定“儒教不是宗教”的理由如下: “虽然这些被称为儒家的人的确承认有一位最高的神祗,他们却并不建造崇奉他的圣殿。没有专门用来崇拜这位神的地方,因此也没有僧侣或祭司来主持祭祀。我们没有发现大家都必须遵守的任何特殊礼仪,或必须遵循的戒律,或任何最高的权威来解释或颁布教规以及惩罚破坏有关至高存在者的教规的人。也没有任何念或唱的公众或私人的祷词或颂歌用来崇拜者为最高的神。”而对于儒家祭祖祭孔的礼仪,利玛窦辨明这些是社会礼仪,而非宗教仪式。祭祖只是对尊敬的死者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是为了教育后人行孝道,而祭孔是对孔子表示敬意。 最后利玛窦得出结论,儒教没有教规,没有宗教仪式,和场所,不具备一般宗教的基本属性。而且和大儒们接触后的感受是“儒家不承认自己属于一个教派,他们宣称他们这个阶层或社会集团倒更是一个学术团体,为了恰当地治理国家和国家的普遍利益而组织起来的。”“关于来生的事,他们不命令也不禁止人相信什么,许多人除了儒教外,同时也相信另外那两种宗教,所以我们可以说,儒教不是一个正式的宗教,只是一种学派,是为了齐家治国而设立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欧洲的宗教(Religion)一般是指一种对于神或者不可知力量的信仰,是先于经验,超自然的,宗教要探讨神灵、生与死、今生来世、天堂地狱、“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等。而孔教却对此采取回避的理性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但同时,利玛窦认为儒教是一种非正式的宗教,虽然并非西方意义上的宗教,但儒教中具有若干“宗教性”。很多洋鬼子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像“三纲五常”这类的思想,本身是带有很强烈的宗教信仰色彩。另一位洋鬼子莱布尼兹也认为儒家虽不是宗教, 却具有神学特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儒教就是宗教,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就是清末的康有为、和最近去世的“国学泰斗”任继愈先生。在清末的中国遇到了“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除了挨揍没别的事儿,有识之士们开始找原因了。他们的基本思路是哪些东西是洋鬼子有的咱们没有的,咱就赶快补上。答案有各式各样,包括我在“进化论”系列里说到的人种问题。而康有为在“闻西人之言支那无宗教,辄怫然怒形于色,以为是诬我也,是侮我也”的背景下,认为洋鬼子比咱强,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宗教。 所以康有为写了本《孔子改制考》,系统地论述了儒教的产生、发展及制度等问题,并著《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孔教会序》、《以孔教为国教配天仪》等文,掀起了一场将儒教宗教化、国教化的运动。康有为的弟子陈焕章著《论孔教是一宗教》、《论中国当倡明孔教》等文,支持师说,并联合严复、夏曾佑等人向参众两院递交《请定孔教为国教》的请愿书。狄郁也著文《孔教评议》,倡儒教为宗教,据称该文是当时诸多以儒教为宗教的文章中最详尽、最有代表性的一篇。由此,逐渐在康有为身边形成一个以儒教为宗教、欲定儒教为国教的保教派。 至于儒教里面缺少神灵崇拜、戒律、生死、今生彼岸、天堂地狱这些内容,有的学者拿孔子有“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等话来说明孔子对鬼神并“未完全否定”,以证明他和彼岸世界的“神”并没有完全断绝关系。后来又有人提到了儒家传统中带有信仰色彩的内容,如天道观(相当于宗教中的神义论,解决正义之源泉的问题)、天命论(解释生命之终极性的问题)等,也有像“四维”、“八德”、“三纲五常”,这样一些用于维系特定社会环境下日常生活的基本操作和运行规程的“道德律令”,类似佛教的“五戒”、“十善”、“三皈依”之类的信仰和戒律。还举出孔子的“祭神,如神在”(《八修》)等, 进而推断孔子是为了维护“天命”、“鬼神”的地位, 是“唯心论”者。孔子提出“天”的概念和耶稣说的“上帝”,佛陀说的“佛”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康有为回答的更很巧妙,他把宗教分为两大类,阳教和阴教,即入世之教与出世之教。孔教顺人情天理之自然,乃阳教,而基督教和佛教则是阴教。无论入世之阳教,还是出世之阴教,在本质上都是宗教,由此而将儒教纳入宗教的范围。(阳教:“其立国家、治人民,皆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伦,士、农、工、商之业,鬼、神、巫、祝之俗,诗、书、礼、乐之教,蔬、果、鱼、肉之食,皆孔氏之教也”;阴教:“其戒肉不食,戒妻不娶,朝夕膜拜其教主,绝四民之业,拒四术之学,去鬼神之治,出乎人情者,皆佛氏之教也。耶稣、马哈麻(金注:穆罕默德的古代音译,此处指伊斯兰教),一切杂教皆从此出也”《康子内外篇》)。 这场保教的结局当然是以失败而收场,康有为保教派的观点湮入故纸,孔教会也如过眼云烟,尘封于历史之河。最后的连他的弟子梁启超都与其师唱出反调。认为以儒教为宗教是不知宗教为何物。梁启超认为宗教“专指迷信信仰而言”,“非使人进步之具也”;而儒教之“教”,“专在世界国家之事,伦理道德之道”,“特异于群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