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 镀金帝国掠影(六)

作者:light12  于 2010-11-19 22:0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时间: 2010-11-19 周五, 上午10:12
作者:芦笛 在 芦笛自治区 发贴, 来自 海纳百川


病了几天,顾不上写文章了。我的胃病一直没好,甚至有加重模样,看来还得去再做个胃镜看看是否恶变了,估计可能性不大吧,烂肚子(第三声)写在芦家基因中,但那本书里似乎没有胃癌基因。

多谢帅克和一笑呜呼网友的指正,告诉我美国机场的保安也是私人公司外包的,而美国小镇也有私人雇佣的“协警”。但恕我不能同意帅克所谓“看来老芦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很紧”,窃以为足下恰好说反了,把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超紧的,不是我而是中共当局。任何一个近期内回过国的人都可以告诉你这朗如天日的事实。

我在欧美的大城市和小城镇都呆过,从未见到过如此庞大的正式与雇佣的警力。“城管”之类富于中国特色的玩意就不说了,就说警察吧,除非出了车祸,本人在西方基本上没见过什么交通警察,遑论庞大的“协勤”队伍。维持治安的警察也很少见到,见到他们基本是在群众上街游行示威时,那是负责保护群众,维持治安,防止发生暴力冲突的,并不是弹压驱赶群众的(本人曾参加过两次游行示威,一次是抗议六四大屠杀,另一次是去日本使馆门前抗议日人占领钓鱼岛。头一次得到警察全程护送,第二次则得到警察的全时陪同。只要你没有暴力行为或是试图冲入使馆,你爱怎么喊口号完全由你的肺活量决定)。除了在超市偶尔见到个把保安人员外,无论是在住宅区还是在商业区,亦或是机场车站等等,我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保安队伍。兴许机场的保安确实是私人雇佣的,但我记忆中似乎不曾见到过有什么保安人员(安检那儿不计)。这与中国可完全是两回事,没有哪个角落没有保安的存在,到处以威武雄壮的军服诉说着(更准确地说是呼喊着)我党对垮台的极度恐惧。论警力(无论是正式还是雇佣的)与人民的数量比例,中国绝对是天下第一,而且那第一名与第二名之间的距离一定为后者望尘莫及。

当然,从提供就业的角度来看,这也未必是坏事。我曾跟我姐小区的保安聊过天,他对自己的工作似乎极度满意,十分海皮。据他说,他们公司包吃包住,提供集体宿舍,六人一间,有卫生间(含浴室),电视,电脑,除此之外尚有月薪2千元。这比饭馆服务员的平均收入可是高多了,而且什么事似乎都不需要干,其职能需要似乎就是站在那儿,向公众展示他的physical存在,以此对罪犯提供一种威慑力。其实他们对出入小区的陌生人根本就不盘问。起码我住过的好几个小区的看门的保安是如此。这种基本没有付出的寄生性职业,谁干上当然都非常海皮。

关于最近发生的上海大火似乎也得说上几句。我无法同意波斯小昭的观点。

第一,我认为,无论出了什么事都追究政府的责任,正是公民开始发育成熟的表现。本来政府就是纳税人雇佣的,但凡在公众领域里出了什么大事,雇主当然有权追究雇员在其中究竟应负什么责任,无论那政府是专制的还是民选的都该如此。这并不是什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天底下再正常不过的事。过去中国没有这个习惯,只说明大众愚蠢,如今养成了这习惯,说明民智已经开始觉醒,吾人应该为此心花怒放才是。

第二,小昭把防火的责任完全归结于民众,窃以为很不公平。首先,指望“六亿神州尽舜尧”乃是道德空想主义,无论什么社会,都不可能做到靠公民自律来杜绝火灾隐患,顶多只能减低发生概率。其次,最有效的消除隐患的措施,是消除(或起码不要提供)易燃环境。连小白都该知道,在海滨或沙漠中,就是所有的过客都是烟民,到处乱扔烟头也不可能引起火灾。而消除易燃环境并非公民自律可以做到。这次上海大火就昭示了这一点,韩寒已经说得那么清楚了——即使是职业纵火犯,要把整个大楼点燃亦非易事。若不是整个大楼都被易燃的尼龙网团团围住,建筑物外面又涂上(或贴上,待考)了易燃材料,便是拿一把氧割刀(氢氧吹管或氧炔吹管,亦即能不断喷出火来的金属管,可以把钢板烧断)给您,您也未必能点燃整个大楼,遑论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就高效地把一幢二十多层的大楼整个烧穿。说到底,防火的最有效措施是消除易燃环境,而这绝对是政府的责任。

第三,营造便于救生的环境就更是政府的责任了。李大水网友已经说了,他本人居住的那个小区,消防车根本开不进去。这次上海火灾就充分暴露了这个问题——消防车无法开到建筑物前面,只能远距离喷水,而那水根本喷不到高层建筑的顶端上去,只能眼睁睁看着烧光为止。凡是回过国的同志都该知道,这简直是中国的典型景观,城里的住宅区都是盖得又高又挤,而这绝非公民自律可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第四,营造便于逃生的环境也是政府的责任。我这次回国,愕然发现许多高层住宅楼居然没有逃生的安全梯,安全门,更从未见到在国外建筑物内处处可见的“发生火灾时由此逃走”的告示。最混帐的是,我去某医院探望病人,发现该医院竟然在二层以上便没有楼梯,只有电梯,若是二层以上失火,请问病人该如何逃生?小昭的应对之策,是上网去寻找怎么使用灭火器,以及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措施,令我哑然失笑:请问足下若是居住在28层楼上,那大楼只有电梯,没有楼梯,足下该怎么逃生啊?就算有楼梯也罢,下面烈火浓烟滚滚,您该怎么跑下楼去?足下是否知道,不光是火能烧死人,烟也能(甚至是更有效地)熏死人?君不见当年911时有若干人从大楼上跳下来活活摔死?那就是因为烈火浓烟封死了他们往下逃的路。请问这些问题能否靠公民自己的努力解决?

第五,普及消防教育,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以立法方式确定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标准,并加以严格实施等等,就更是政府的责任。本人还在上班那阵子,就曾多次参加单位组织的消防演习,演练在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生。去过的所有公共建筑,到处都有火灾发生时的逃生通道的醒目标示。不仅如此,我本人也算个小小的“地主”(landlord,其实是房东的意思),租出去的住宅必须按严格的标准,装置烟雾报警器,防火门,灭火器,灭火毯,安全开关等等。上次安全检查没及格,区政府(Council)一位漂亮的女士声称要把我揪上法庭去,吓得我尿不分点地滴,忙着给那小姐(记得是姓“厨师”Cook)打躬作揖,赌咒发誓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安全标准。最后她总算饶了我,当然我也及时作了装修,消除了她指出的一切隐患。刚才在网上查了一下,中国也制定了类似的安全标准,但这些规定似乎并未实施,起码我住过的旅馆没有做到,更从未在公众建筑物中见过逃生通道的标识。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重大灾难发生后,公众必须追究政府的责任,这不是与政府过不去,更不是趁机发泄对政府的不满,而是督促政府找出并消除所有的制度性隐患。我深信,中国政府只需把为“维稳”(亦即维持统治)付出的精力与财力的万分之一用到真正的公众事务中,则中国定会变成极为安全的国家。如果识字分子凡事只知敦促公众自律,则政府根本就不会意识到他们对公民的起码责任。

当然各地情况不一样,有的地方做得可能比较好吧。例如小昭说她去上坟时总是走在最后,把焚化的纸钱香烛什么的余火灭了。这令我十分惊诧——早在十多年前,敝乡就不许上坟时点香化钱了。我每次回国都要去上坟,印象中自90年代起,过去的焚烧纸钱与点香就被禁止了,只能把纸钱(“冥府银行”发行的美元和人民币,做的可以乱真)穿在香上,再把香插在坟头上,就这么留在那儿,等下次上坟时又再除去,换成新的。不过即使各地有这些区别,总的来看,中国政府对城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基本上没有什么考虑,从整体城市规划(if any)到每个建筑物内的设计,都忽略了消防问题。起码我去过的大城市是这样。

人不舒服,匆匆就写这点吧。未完待续。

ZT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2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light12最受欢迎的博文
  1. 预告: 4月19日上午9点美国之音专访郭文贵 [2017/04]
  2.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八) [2024/09]
  3.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外交篇 [2024/09]
  4. 特务ryu警告倍可亲网站admin,侮辱63,凸显太上皇淫威 [2024/10]
  5. 芦笛 周恩来为什么怕毛泽东? [2024/07]
  6. 芦笛 无限怀念萨达姆 [2020/01]
  7. 郭文贵真正的两个常委级“老领导”浮出水面 [2017/10]
  8. 文贵十九大政治局常委.及政治局委员名单!郭文贵蓝金黄之八弟之死:坑爹坑弟坑朋友 [2017/10]
  9. 刘少奇女儿刘平平的悲惨一生 [2012/04]
  10. captain nino 计划生育抹杀了中国未来革命的可能性, 现有政权无比稳固, 且再也不会有 [2019/10]
  11. 芦笛 略谈中美冲突的实质与前景 [2020/01]
  12. 6月30日郭文贵报平安直播视频---关于王岐山与范冰冰的关系 [2017/06]
  13. 瞒着丈夫与三个男人通宵打麻将,输钱后用身体抵债,法院:算强奸 [2024/10]
  14. 陈惠敏是毛泽东情人,曾透露:毛赞成“共产共妻”, 中共高层只有陈云林彪不玩女人 [2023/01]
  15. 8年后才敢爆出“天上人间“的內 部照片 [2020/07]
  16. 坏人已是最坏---个人感悟 [2017/11]
  17. 芦笛 方励之轻狂死了 [2012/04]
  18. (ZT)芦笛 标题: “辩证法”是最强大的“致愚教”(一) [2009/03]
  19. 要不要开车 [2012/04]
  20. 岳东晓歇菜吧! [2011/09]
  21. (ZT) SHWJ 一个人死了,被怀念的是四个活人 [2009/06]
  22. 爱国主义与跨国婚姻 [2012/03]
  23. 道德的标准:评婉儿和翰山 [2009/04]
  24. 我们为什么不应该仇恨日本人? [2011/12]
  25. 难得糊涂 [2013/03]
  26. 捐款有没有违法 [2011/08]
  27. 科学证伪 [2013/03]
  28. 错误的人到错误的位置 [2012/07]
  29. 欲速则不达 [2013/04]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3 20: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