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T: 郭德纲的“道歉信” [2010/08]
- 东京奥组委撤回奥运会徽 [2015/09]
- 接力: 微软公司的回答 [2009/10]
- 转载: 经济不景气时省钱的101种办法 [2009/03]
- 先打好球再想泡妞 [2009/08]
- 还是那一刻 和野木耳的<那一刻> [2009/02]
- 长舌妇 难对付 [2009/10]
- 知青拾遗: 女中豪杰 [2009/05]
- 整个月亮爬上来 [2015/09]
- 美国学生真聪明--考试答案汇总 [2009/10]
- 要宠物, 还是要小孩? [2009/04]
- 投网问路: 旧金山 三藩市 [2009/05]
- 回国拾遗: 吃住在京华 (续〕 [2010/01]
- 旧壶新酒: 从沙家浜到贝壳村 [2009/04]
- 日本的游说与联合国的回答 [2015/09]
- 对号入座 (打油湿) [2009/02]
- 起哄: 和渔夫与异客的诗 [2009/02]
- 等级划分,对号入座 [2009/08]
- 留美拾遗: 无所不能与自知之明 (续) [2009/02]
- 旧壶新酒 古诗今意 [2009/03]
- 第二场对号入座: (雪打湿, 没油啦) [2009/02]
- 知青拾遗: 上山下乡前奏曲 [2009/03]
- 知青拾遗之四:人各有命 [2009/05]
- 偶成:人到中年 [2009/08]
文革之初, 在<炮打司令部>之前,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似乎是文化领域内的批判, 政治权力上的争夺还没有公开显现. 我记得那年刚上小学一年级, 似懂非懂得跟者父亲任教学院的大学生和其他大孩子一起鹦鹉学舌地起哄:
“邓拓,吴晗,廖沫沙, 三个黑帮是一家.
三家村, 四家店, 砸它一个浠吧烂.”
当时并不清楚这三人的底细, 只是从当时的报纸与广播中得知邓拓在北京晚报上发表过燕山夜话, 吴晗是<海瑞罢官>的剧作者, 廖沫沙似乎和电影有关; 总之都是些喝过墨水的人物.
一天中午, 学院的主教学楼前开批斗大会. 台上站着三个被揪斗者, 大学生们围在台下, 群情激昂地喊着口号. 我们这一群孩子也顾不上上学了, 忙 跑去围观. 七挤八挤终于钻到了靠前的位置, 看到了台上的被揪斗的人. 他们人人头上戴个纸糊的高帽子, 个个胸前都挂着一个大牌子, 牌子上还用黑墨写了姓名, 并用红笔打了大叉.
看清之后, 我赶忙对我的小哥们说: “ 看见了吧? 右边儿的那个就是我爸!” 我似乎有一点儿莫名其妙的自豪.
四十多年过去了, 现在想来我当时十分幼稚荒唐, 无法体谅父亲的苦楚与无奈. 他当时只不过是一个理工科院校的教书匠. 因幼时习读过一点儿诗文八股, 教书之余,时而 喜欢舞文弄墨. 加之过去家庭出身不好, 我敢说当时的父亲借他个胆儿, 也不敢有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野心. 实属不幸, 居然成了文革中第一批受冲击的对象.
所幸的是, 在<炮打司令部>之后, 开始批斗反党反社会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学院的大学生分成两派, 势不两立, 斗得不可开交, 以致后来发展到武斗. 父亲因是牛鬼蛇神, 两派均不团结争取, 也无暇批斗游街. 只是被遣送到学院的锅炉房劳动改造. 不成想父亲居然与工人师傅混得很好, 师傅们因喜欢听父亲谈古论今, 讲些中外笑话, 而不用父亲干像拉板车运煤一类脏活儿累活儿. 我一小孩儿也因此受益. 我给父亲送饭时, 可借锅炉房的内部浴池洗个热水澡. 学院的大澡堂因武斗停开了.
一个荒唐的年代造就了一个荒唐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