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T: 郭德纲的“道歉信” [2010/08]
- 东京奥组委撤回奥运会徽 [2015/09]
- 接力: 微软公司的回答 [2009/10]
- 转载: 经济不景气时省钱的101种办法 [2009/03]
- 先打好球再想泡妞 [2009/08]
- 还是那一刻 和野木耳的<那一刻> [2009/02]
- 长舌妇 难对付 [2009/10]
- 知青拾遗: 女中豪杰 [2009/05]
- 整个月亮爬上来 [2015/09]
- 美国学生真聪明--考试答案汇总 [2009/10]
- 要宠物, 还是要小孩? [2009/04]
- 投网问路: 旧金山 三藩市 [2009/05]
- 回国拾遗: 吃住在京华 (续〕 [2010/01]
- 旧壶新酒: 从沙家浜到贝壳村 [2009/04]
- 日本的游说与联合国的回答 [2015/09]
- 对号入座 (打油湿) [2009/02]
- 起哄: 和渔夫与异客的诗 [2009/02]
- 等级划分,对号入座 [2009/08]
- 留美拾遗: 无所不能与自知之明 (续) [2009/02]
- 旧壶新酒 古诗今意 [2009/03]
- 第二场对号入座: (雪打湿, 没油啦) [2009/02]
- 知青拾遗: 上山下乡前奏曲 [2009/03]
- 知青拾遗之四:人各有命 [2009/05]
- 偶成:人到中年 [2009/08]
据东方周刊报道,十几名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传播的学生到南京去研究中国愤青现象。 南京大学的教授亲自授课指导。
吴旭教授要求学生们在完成阅读笔记前,必须认真研读四份指定的论文和报告:美国《纽约客》杂志去年发表的一篇重头调查报告《愤青:中国新一代的新保守主义民族主义者》,美国教授格雷斯的学术报告《中国的对日新思维》,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林克在2008 年5月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报告《解剖中国当今的民族主义》,以及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骆思典的学术文章《中国的媒体与青年:关于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态度分析》。
俺有几点不明, 请各位高手指教:
1、必读的文章都是出于美国,这些学生们何必舍近求远万里迢迢跑到中国去读美国文章呢?
2、堂堂大牌教授有没有自己关于民族主义、当代青年、新闻媒介的文章供学生们拜读呢?
3、国内是否有有分量有价值的关于民族主义、当代青年、新闻媒介的文章值得美国学生兼听则明呢?
4、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总不至于也搞学术为名观光为实的名堂吧?
附:推荐海外愤青为指导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