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烤三文鱼(傻瓜笨蛋都做得出的美味) [2010/02]
- 回国杂记 — 过关记 [2013/08]
- 保护孩子免于性骚扰 [2014/09]
- 去大爬梯带的一道“菜”--- 好吃又好看! [2012/01]
- 终老他乡的老人 [2012/03]
- 回国杂记 — 被爱包围着 [2013/08]
- 超越自己!—— 又一个第一次!Zip line! [2013/08]
- 我身边的上海朋友 [2012/04]
- 回国杂记 — “悲剧”了 [2013/08]
- 回国杂记 — 被爱“折磨” [2013/08]
- 暑期游学 (后补) — 入关记 [2010/08]
- 香喷喷的出门 [2014/01]
- 小留学生的故事 [2014/09]
- 红红火火迎新年 [2014/01]
- 我的“种族歧视”的故事 [2012/02]
- 你有过这样的尴尬吗? [2009/04]
- 妈妈做的菜最好吃 [2010/12]
- 一个贝壳二代对捐款的看法 [2011/08]
- 唱个红歌--《映山红》 [2011/05]
- 被冒名顶替了—转载与发表 [2011/11]
- 中国人抢了美国人的饭碗吗? [2010/11]
- 小时候的”臭事儿” [2009/06]
- 让我感动的歌--听妈妈的话 [2011/10]
- 周岁感言 [2010/02]
- 母爱 ----写在母亲节 [2009/05]
又到了Holiday Season, 节日期间,亲人团聚,朋友聚会,还有其他的社交活动, 有很多场合孩子都会参加,由此想到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孩子的礼仪的话题。很多海外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很快融进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活而高兴,也有家长在尽力地让孩子保持中国的优秀传统并为此而骄傲,无论怎样教育孩子, 开放的,保守的, 一个有教养的孩人到哪里都是会受到尊重的, 餐桌就是一个可以看出孩子家教的小小窗口。 不多说教,就举几个发生在身边的例子:
上次感恩节期间参加一个爬梯, 在正式的餐桌上,一个上了大学的女孩子不停地用手机在悄悄地发短信,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我想也许她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吧。 可是随后又见她和邻座在说悄悄话,再后来没有道一声谢, 留下半盘子剩菜就旁若无人地离开了,一系列的行为让人感到这个孩子的Table Manner很不好, 至少在那晚是这样。
很多时候朋友之间的聚餐都是自助的形式,特别是人很多的时候。俺有一个朋友是这样教育她女儿的:先要多拿!不愿意吃就丢掉。所以很多次,大家常会看到那个女孩把人家主人辛苦作出的菜丢到垃圾桶里, 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这样。小孩子之间也会互相批评,可是赶不上家长的言传身教。 记得一次,知道她不吃辣的女儿对着俺精心做的一盘麻辣牛筋提醒她,“这个菜很辣 !” 她还是拿了一大勺子,结果垃圾桶就是归宿。这让从小就被教育成“吃多少,拿多少, 不认识的,就先拿一点试试”观念的女儿不理解。小的时候,别人还会和颜悦色地说一句:“你先尝尝好不好吃。” 大了,别人也就不再说了,剩下的就是不屑。
还有一次,去一个朋友家爬梯。女主人做房地产,所以也请来了一些华人客户,她说也让大家认识一下。她很有头脑,不光是生意上,看她大大的厨房中间的那个Island上摆满各种美味(一点不夸张,都是真正的好手艺), 就知道她有多能干。她很得意地告诉俺: 除了她自己做的菜,她让客人带来的菜都是她亲自点的,既是客人拿手的,又不会重复撞车。 跟大家打过招呼,她就去小厨房做最后几的热炒。这边客人们聊着天,男主人给不认识的介绍。这时,有一个妈妈领着她上小学年龄的女儿,一人拿一个盘子,走到中间, 把那Island上的盘子上的透明薄膜地掀起一片, 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孩子拿点, 给自己拿点,还尝下说着个好吃,再去掀下一盘。朋友看着我几近目瞪口呆地看着她, 就说:“不认识吧,她总那样”。得!恐怖啊!俺可不要认识这样的人! 看她那旁若无人地挑吃, 而且是在主人宣布开始前就自己动手。俺想不知她意识到没 有:她给孩子做了个什么榜样?
说到这儿,想起来女儿十二岁生日时,请了十个女孩子来我家爬梯。我给做了一桌好吃的,有一个小姑娘吃完后特地向我道谢,说很好吃,还问我:她要不要把她的盘子捡下去。我至今都记得她的样子:一个有良好的家庭教养的甜美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