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烤三文鱼(傻瓜笨蛋都做得出的美味) [2010/02]
- 回国杂记 — 过关记 [2013/08]
- 保护孩子免于性骚扰 [2014/09]
- 去大爬梯带的一道“菜”--- 好吃又好看! [2012/01]
- 终老他乡的老人 [2012/03]
- 回国杂记 — 被爱包围着 [2013/08]
- 超越自己!—— 又一个第一次!Zip line! [2013/08]
- 我身边的上海朋友 [2012/04]
- 回国杂记 — “悲剧”了 [2013/08]
- 回国杂记 — 被爱“折磨” [2013/08]
- 暑期游学 (后补) — 入关记 [2010/08]
- 香喷喷的出门 [2014/01]
- 小留学生的故事 [2014/09]
- 红红火火迎新年 [2014/01]
- 我的“种族歧视”的故事 [2012/02]
- 你有过这样的尴尬吗? [2009/04]
- 妈妈做的菜最好吃 [2010/12]
- 一个贝壳二代对捐款的看法 [2011/08]
- 唱个红歌--《映山红》 [2011/05]
- 被冒名顶替了—转载与发表 [2011/11]
- 中国人抢了美国人的饭碗吗? [2010/11]
- 小时候的”臭事儿” [2009/06]
- 让我感动的歌--听妈妈的话 [2011/10]
- 周岁感言 [2010/02]
- 母爱 ----写在母亲节 [2009/05]
溜肉段是一道北方风味的菜,说它是家常菜,不对,因为做它需要先烹炸后煎炒,很是费时费事,所以平常人家不会经常做。可说它是节日大餐,也不准,因为中国人过节讲究鸡鸭鱼肉做大菜,它充其量可以说成是一道精做的小炒, 故很多家庭的节日餐桌上是见不到这道菜的。 我很幸运,即使在过去贫穷的年代,勤劳的妈妈在过节时总会做上这道菜,因为她的孩子们太喜欢了。后来上大学,如果有溜肉段,即使是排长队也要买,现在还记得当年拿着饭盆,在食堂大门外一边和朋友吹牛,一边等候那大铁门打开的情形。 食堂做得溜肉段照妈妈做的差多了,一块肉能有一半是面,可是还是吃得津津乐道。
毕业后,走南闯北,周游世界,凡到过的地方,看尽美景后,要吃美食。 家中的食谱也不断增加新的菜色,节日的餐桌就更不例外,每次都会有些新的东西, 新的气象嘛。就是这溜肉段,就像鱼一样,成了保留菜式,在我的餐桌上雷打不动。怪了,它还真就受欢迎。 有时,在最后一道工序时,换一种味道,比如,加糖醋汁就变成了糖醋肉段,加番茄汁就变成了茄汁肉段。无论怎样变,我都会保留原味的溜肉段,以至于有时桌子上会有两盘不同的溜肉段。反正炸油时,多做一些就一道都做出来了。现在看看, 溜肉段真是一道经得起时间,地点考验的美味佳肴。大家中秋节都去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