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海归的失落与痛苦 [2012/11]
- “三高”女人結婚難 [2012/11]
- 娶個離婚女人做老婆 [2012/11]
- 回国前的感言....... [2009/03]
- 回國談婚論嫁須量力而行 [2012/11]
- “呆”在祖國發展之後的感言 [2012/07]
- 好人短寿与坏人长命 [2009/06]
- 為何美女多嫁醜男 [2012/11]
- 与大陆80后(部分)的对话 [2009/03]
- 当初出国与今日回国何错之有? [2009/05]
- 人造美女你敢娶嗎 [2012/11]
- 嗨!进退两难的小海归 [2009/03]
- 男人似舟,女人如帆。 [2009/06]
- 谈中国十八大和美国总统选举;透明与不透明 [2012/10]
- 五叹罗京 [2009/06]
- 網絡舞臺,需幽默有“度”風趣有“寸”。 [2010/01]
- 《貝殼村》民選村長有感...... [2010/03]
最近, 我的几个朋友整装待发,寻求回国发展和创业,来我家询问一些回国发展和创业的问题,实事求是的说,如果不是在国外一无所成或其他原因,回国发展和创业最好是慎重的考虑,因为我们已经在国外这么久了,很多过去自以为事的习惯与思维已今非昔比。大人没有什么问题,发展的不好或者遭遇瓶颈,你还可以再回来,但如果是全家一起回去,孩子们的失落和痛苦却必须仔细的权衡和考虑,因为这几年我回国发展,遇到很多小海归是很难“入乡随俗”,心里很失落、无奈,而且很痛苦......。
小海归基本分为三类;
一;很小还没有读书,大多数在家有国内来的长辈在抚养,这类小海归回去适应的程度也许会很快,因为他们的认识是随着家人说话的习惯而成长。
二;在美国出生,已经在读小学,说话和生活习惯已经开始国外话,对中国的观念很模糊,一些零零碎碎的认识大部分是中国的电视剧和家里大人有时候谈论的话题。平时与同龄人或大人交流时,说话大部分是英语。
三;也是目前小海归最失落和痛苦的一部分,这些孩子已经在国外读初中和高中,中国话几乎已经都不知怎么说,更不要谈写中国字了,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基本已经国外化,还有小部分已经开始驾车和打工。在国外从出生到接受教育基本已经定型。
第二、第三类的小海归回到国内确实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语言习惯改了,生活习惯改了,与同学交往的习惯改了,能否如愿以偿的考取大学已经不是在国外那么容易了,特别是那些已经在国外读高中的小海归更是每天在煎熬,回到国内参加高考,中文底子的薄弱和数学基础的高低,考取名牌大学的希望似乎越来越遥远,而且与同龄人的交流和相处绝对不象在国外那么轻松、那么坦陈,我们这些在国外生活多年的朋友都知道,国外的孩子比国内的孩子“幼稚、天真”的多,相互之间的交往不会象国内那么复杂和勾心斗角。
过去我朋友也遭遇这类的问题,原本一个天真无暇,没心没肺的孩子回到国内后,沉闷和寡言少语,每天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被做学校大量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特别是好友孩子的遭遇更是让我不得不写这篇博文,我好友的孩子原本在美国读高一,是学校啦啦队的尖子,弹的一手好琵琶,业余时间自己打工和参加社区照顾老人的活动,成绩在学校出类拔萃,如果在美国考个州立大学绝对没有问题,但随着好友全家回国(三甲医院主任医师),孩子的情绪是日落千丈,在学校成绩是几乎垫底,因为中文基础和其他基础实在是与国内的孩子拉的太开,琵琶也不弹了,笑声几乎听不到了,有时候我去串门,她偷偷的告诉我很多失落和痛苦的事情,由于她是美国出生,所以护照是美国的,她希望我能带她回去,她一边流泪一边说;“我能养活自己,只要叔叔和阿姨能给她一间房间,而且她和我女儿关系也很好,她说姐姐会关心和帮助她的“,听到这段话,我心里真的很难受。
海归回国发展和创业无可非议,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自己的孩子多想一想,也许我们会在国内发展的越来越好,但那些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孩子们,是不是也能越来越好?他们遭遇的瓶颈和心里的失落和痛苦,我们大人该承担多少?当我们自己作出决定全家回国发展和创业,有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为他们着想?也许我这样写是多余的,因为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谈论,站在好友的角度议论,所以如果有什么不妥之处,请朋友们多多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