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海归的失落与痛苦 [2012/11]
- “三高”女人結婚難 [2012/11]
- 娶個離婚女人做老婆 [2012/11]
- 回国前的感言....... [2009/03]
- 回國談婚論嫁須量力而行 [2012/11]
- “呆”在祖國發展之後的感言 [2012/07]
- 好人短寿与坏人长命 [2009/06]
- 為何美女多嫁醜男 [2012/11]
- 与大陆80后(部分)的对话 [2009/03]
- 当初出国与今日回国何错之有? [2009/05]
- 人造美女你敢娶嗎 [2012/11]
- 嗨!进退两难的小海归 [2009/03]
- 男人似舟,女人如帆。 [2009/06]
- 谈中国十八大和美国总统选举;透明与不透明 [2012/10]
- 五叹罗京 [2009/06]
- 網絡舞臺,需幽默有“度”風趣有“寸”。 [2010/01]
- 《貝殼村》民選村長有感...... [2010/03]
儿时受喜爱丹青的母亲和外公---中国著名国画大师陈迦盫的影响和熏陶,常常在外公的画室里信手涂鸦,看着毛笔在白色的宣纸上忽上忽下,忽粗忽细的涂来涂去觉得很有趣,有时也看着外公手中同时握着几支笔,在纸上飞快的画着飞禽走兽、花卉人物,或者一会写大字,一会写小字觉得很好玩。因为,所有儿时的认识都是感性的,一切感性的认识总是那么的开心和令人神往。
我记得外公每次看到我走进他的画室,总会在我的脚下放个小凳子,然后让我替他磨墨。在外公画画和写字时候,我就一个人在旁边乱涂乱写,有时母亲来到画室,常常让我画些简单的花卉、瓜果,或者让我去临摹一些古人的画册和字帖,而每当此时外公总是轻轻的告诉母亲,小孩想画什么就让他画什么,想写什么就让他写什么,不要强迫他。几个从事艺术的舅舅有空也经常的辅导我,外公常说;这个孩子将来会与文字有缘。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度过。如今回想那么多年过去,依然历历在目。自己人生中的爱好还真是与外公的预料所吻合,与文字接下了不解之缘。
书法是一种寄托感情的方式。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某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人喜欢看书,有人喜欢下棋,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书法和绘画等等。人是感情的动物,一切眼观的、思维的、推理的、想象的都需要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表达和形容。
人的一生总是在感性与理性的互补中慢慢的延伸和发展,眼观耳闻是感性的,通过眼观耳闻得出的推理是理性的,而所有的情感表达方式都是感性与理性的归纳和总结。
人,何其有幸,生为万物之灵;人,又何其不幸,其人生旅途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总是无法摆脱与割舍、因此人也总是在寻找最适合自己表达和宣泄感情的方式,在宣泄中找到自我,认识自我。更在宣泄中重新发现自我。
那么多年的练习书法中,我始终把书法看成是自己无声的朋友,得易时挥之。失意时涂之。浓淡之间,枯润之间,长短之间,黑白之间,收放布局之间,常常给我带来很多的遐想和感悟。在书法中品位人生的哲理。
浓与淡,犹如激情与理智,枯与润,犹如失意与调整,长与短,犹如进取与停顿,黑与白,犹如修养与品德,收放布局,更如人生的转折与突破。
过去,自己常常留意与笔墨与技巧,而忽视书法外的哲理,慢慢慢慢在多年后,自己才领悟到神之所在。古人曾言;“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如果仅仅将书法理解为只是线条之间的牵引,字与字之间的排列,浓淡之间的变化,而忽视文化的底蕴和书法外的感知、感悟,那书法永远只是一种文字的再现。
外公曾说;“字是写给别人看的,而书法中的哲理是永远读给自己听的。”
(来美国这些年,几乎已经没有时间经常写写,但是过去的那些年从书法中感悟的,永远将伴随着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