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教育,文科理科,贵族与奴才 [2010/04]
- 我请洋人吃鸡爪 [2009/03]
- 贝壳村的魅力男 [2010/05]
- 陪80后亲戚在京买二手房 [2010/03]
- 忍不住炮轰一下江上渔夫 [2011/02]
- 与台湾MM打了个赌------赢了 [2009/06]
- 把男人当点心吃 [2010/03]
- 女球迷的失落 [2010/06]
- 有没有人喜欢她 [2011/11]
- 愿你的生活多姿多彩 [2009/05]
- 与婉儿死杠!!!(爆笑+老少皆宜) [2010/02]
- 什么是爱? [2009/07]
- 刮富济贫的商业奇才---婉儿!!!! [2009/11]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2009/07]
- 开心 (2) 外婆 [2009/12]
- 善良的女人最美丽 [2010/03]
- 给网管的建议 [2009/12]
- 贝壳村里的怡红院(飞版二) (爆笑+老少皆宜) [2010/02]
- 为什么我自己就看不到油菜花 [2009/08]
- 赴喜宴 [2009/11]
近日比较关注BHH 的房地产系列博文,看完后感想颇多。回国期间,也曾象BHH 一样走走看看,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也到过一些中小城市, 基本感觉与BHH 看到的相吻合:那就是某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 广州,深圳,某些楼盘(不是全部),价格居高,还节节攀升; 而另一些城市,房市冷清,价格低迷,与大城市局部的火爆价反差巨大。凭着对房地产的爱好,俺就大城市局部地区的高房价发表点自己的看法。
凡学经济者,必知经济学的最基本之供求原理,即供给和需求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土地供求,房屋供求都遵循这一原理。而稍涉房地产者,就会明白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于房价高低之决定地位。大的说来,在中国的大公鸡版图上,北京,上海, 广州,深圳,杭州这些城市,或政治文化,或经济贸易,或交通枢纽,或人文景观都处独一无二之地理位置,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受到热捧,实属当然;二来,近年,这些城市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城市拓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亦带来了巨大的需求;第三,这些城市富人群集,加上国人好热闹,好攀比的心态,竞住佳地,造成楼价飞涨,就情有可原。依我看来,由于土地位置的特定性,这些城市的局部地区房价不仅不会爆泡,反而仍有小幅上涨空间。
依据富人与穷人“马特莱法则”(亦称“二八法则”),世上20%的人是富人;80%的人是穷人。 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财富;中国富人穷人,财富分配的比例可能不是如此精准,但贫富悬殊确实存在,比例方向一致。能给房地产商带来利润的是20%的客户。如果房屋定高价仍然卖得掉,房地产商为何不干?从微观的角度讲,房地产商根本不用顾及另外80%的人的感受。至于80%里的民众对房地产上涨深恶痛绝,怨声载道,如何实现“居者有其屋”那须由政府行为干预,另行讨论。
有人用房价收入比和租金房价比来论证中国大城市比外国某些大城市泡沫,说中国大城市房价高得不合理。俺认为使用这些比例进行简单对比存在一些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大,收入分配不均,贫富笼统计算出的比例没有实际意义。再有中国收入统计的误差,大量的灰色黑色收入,房款来源, 常常不知何源。再有就是中国人民热爱房屋土地的传统,年轻人购房常常有长辈相助,造成对房地产的需求高出实际或可以的承受能力。另一个是租金房价比例偏低的问题,俺认为是中国人民居住习惯使然,能买就不租,节衣缩食,也要攻下楼房。
以上种种因素合力发威,就造成了一些大城市局部地区房价居高不下,甚至支撑其一涨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