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教育,文科理科,贵族与奴才 [2010/04]
- 我请洋人吃鸡爪 [2009/03]
- 贝壳村的魅力男 [2010/05]
- 陪80后亲戚在京买二手房 [2010/03]
- 忍不住炮轰一下江上渔夫 [2011/02]
- 与台湾MM打了个赌------赢了 [2009/06]
- 把男人当点心吃 [2010/03]
- 女球迷的失落 [2010/06]
- 有没有人喜欢她 [2011/11]
- 愿你的生活多姿多彩 [2009/05]
- 与婉儿死杠!!!(爆笑+老少皆宜) [2010/02]
- 什么是爱? [2009/07]
- 刮富济贫的商业奇才---婉儿!!!! [2009/11]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2009/07]
- 开心 (2) 外婆 [2009/12]
- 善良的女人最美丽 [2010/03]
- 给网管的建议 [2009/12]
- 贝壳村里的怡红院(飞版二) (爆笑+老少皆宜) [2010/02]
- 为什么我自己就看不到油菜花 [2009/08]
- 赴喜宴 [2009/11]
相关链接: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29392
当初朱老师一进村我就发现他的不简单。 他文章的架构和对文字使用的娴熟程度, 非一般人能比, 作品让人眼睛一亮。文章看到最后, 发现他是个海外作家, 有文章发表的, 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老师的到来, 曾引起过一阵小小波澜, 就是他受到冷言冷语, 有人说他炒旧饭, 认为他有本事应该到别处出版书籍, 为何来此抢风头? 此观点让我路见不平, 发文相助! 一个网站没有新的好的写手的进入, 永远就你一群小朋友在此办家家,有何意思? 你心底存私想占地盘你同意网管也不能同意呀。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63, 渔夫后来也发重磅文挺了朱。
关注了朱老师, 我就录录(对不起, 我的电脑打不出那个正确的字)续续又看了一些他的作品, 说实话, 后来是失望有点高过期望, 为什么呢? 文体题材过于狭窄, 多限于描写身边人物的小说,诗词, 而且更新速度很慢, 文章好象都是靠慢慢回忆打磨出来的, 不对我好新奇的胃口。
我个人最大爱好是一些时评, 经济类和最新八卦文章, 对描写历史个人的故事, 诗词不会投以特别大的兴趣。 为什么? 因为前者立足高, 视角广, 写的是国际国家的未来, 关心大事总比关心个人的事让人心胸开阔, 八卦的不好也还让人精神振奋。还有, 无论中外, 好文章有个共同的标准叫relevant (时代性, 相关性), 就是文章的内容要新要快, 世界日新月异, 你的文章要广泛受人关注, 谈的必须是最新最颖的东西, 而不是几十年前的故事。这也是网上时评好手有大量约稿而小说写手少有的原因。这村里解滨和63在relevant方面做得比较好, 虽然有时候和者寡, 但我希望他们不要在乎评论者的多寡, 勇敢地写下去。
网络原创版块论坛有个好处, 文章写好了, 挂上论坛, 让大家提意见, 集思广益。作者消化好的建议, 修改修改再修改, 然后发表(可能)。 朱老师人聪明, 看到这个好处, 也把文章挂上, 希望能得到建议, 改进文章。可依我看来, 朱老师的文章不会得到很多很中肯的意见。因为, 一般说来, 热点政论, 文史类文章感兴趣的人多, 评的人也多; 对小说感兴趣的人少, 评的人就更少, 写好了就是一片附和好好好。再有, 你写的是个人的东西, 别人不很了解, 也就难以提建议, 你亲亲的兄弟姐妹可能会知道你哪里写好了, 哪里写漏了。就象前阵子国内热播的电视剧《爸妈都是老党员》当弟弟的就知道哥哥(剧本作者)漏了好多精彩的故事。第三, 网上行文, 大都是写着玩的, 读者对写手一般比较客气 (我也很客气, 一般不会赤裸裸地打击写手的积极性, 希望和谐与进步), 所以写手通常得不到什么真实的意见。有人提真意见, 碰上个心胸狭窄的写手大家还会翻脸吵架,影响情绪,何苦呢, 所以, 一般而言, 大家都很马屁, 大家也都忙, 谁没事会花很多功夫帮你改, 要有那本事还不自己写了去发表?所以走此道实际收效也就甚微了。
说来也有点矛盾, 其实我也爱看小说。 江苏文联有个叫毕飞宇, 鲁迅文学奖的得主, 我最爱他的小说, 称他为中国第一大文字强将。他写过那个艰苦岁月的文章, 那些文章文字就象热铁一样烙在我的心里, 朱老师的这篇文章也能, 但烙得不如他的深。也就是说朱老师的文字功夫还有上升的空间。
朱老师的文章 “母亲1960” 得到日本网友的这个高评 , “2009-11-08 09:26:38匿名 来自日本
这样的文章应该编入小学课本,我们太缺失这样的教育了。” 这评论让老师有点兴奋。三优秀看了就隐隐约约地打击朱老师的积极性, 却不敢多说, 我比他勇敢点, 把认为的几点原因写下来, 让朱老师听点飞飞读者的声音:
文章被编入小学课本可能性极小, 原因如下:
1. 我们的国家要和谐, 而不要去揭开,宣扬历史的疤痕, 老师您有看过这类文章进过目前的中小学课本吗?
2. 朱老师您个人不是伟人, 是普通人, 能进课本的人物作品较少, 有 “敬爱的周总理”, 朱自清的 “背影”, 普通人的没有, 当然, 将来以后老师成大作家了, 可能性就会增强;
3. 这篇文章结构好,文字好, 但功夫还没达到perfect的程度。
能进课本的可能性小, 但老师也不要失望, 这篇文章水平还是高, 不在课本, 在别的刊物发表是绝对行的。
掏心掏肺地说真话就是相信老师的为人, 不会记恨我, 绝对绝对绝对绝对(N万个绝对)不是打击, 希望老师原谅我的直率~~~也期待朱老师将来写作路子有所拓宽, 要写得再快一点
意见提完, 不知朱老师会不会生气, 其他网友打砖的就不必了,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