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去做需要老公忍受的太太 [2011/03]
- 美国的教育真那么差吗? [2009/04]
- 演员汤唯“现象” [2009/10]
- 做 SoHo族 —— 一个不完全的“全”职妈妈(二) [2009/10]
- 做 SoHo族 —— 一个不完全的“全”职妈妈(一) [2009/10]
- 值得敬畏的互联网 [2009/06]
- 逐鼠记 [2009/03]
- 感冒与性生活的关系 [2009/12]
- 不喜欢熟人读我的博客 [2010/07]
- 简约生活(一) [2009/02]
- 做快乐女人 [2010/10]
- 报税的烦恼 [2009/03]
- 垂头丧气 [2009/04]
- 开convertible的虚惊 [2009/03]
- 包汤圆 [2010/02]
- 妈妈的烦恼 [2009/11]
- 保护女儿的... [2010/07]
- 动力 [2009/03]
- 博客写给谁看? [2009/03]
- 鼠斗记 [2009/03]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是一位在美国从事过大中小学教育的老师写的,原贴在这:http://news.backchina.com/2009/4/28/38909.html。针对这位作者的观点,我有些不同意见,发表在这里:
美国的学校和老师也有不同吧?
我女儿在美国从上幼儿园起,老师就开始培养她们的自我料理和劳动观念。比如吃过午餐或点心,三岁以上的孩子都尽可能把自己的物品收拾好,把垃圾扔到垃圾箱。玩具用过,大家一起收好,上下楼,大孩子帮助小孩子,等等。尽管这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先有老师的鼓励,协助,又有大孩子做榜样,慢慢养成的习惯。我觉得,这样养成的行为习惯,才是自主的,在未来也不会因没人监督而放弃掉。
美国的教育观念中的确非常反对大人问“在学校学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我非常赞成这个观点,因为这纯粹是一句废话,对孩子没啥正面的作用,只能给说话的大人一丝心理安慰,似乎表明他们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了。至于作业都要做对的话,也没有任何道理。世界上的事能用对与错就了断的吗?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作业的功能有许多,可以用来巩固所学的技能、知识,对于孩子而言,也是培养他们学习、工作习惯的一种手段。作业完成的正确与否,没有那么重要。事实上,让孩子有犯错误,受到老师提醒的机会没什么不好。如果孩子怕犯错,将来长大干起事来也会畏首畏尾的。
我孩子今天满六岁,她开始认字比许多华裔家庭的孩子都晚,我也难免心里着急过,但还是耐下性子等待她的成长。今天晚上她给我读了一本挺长的书,我只提供了很少的帮助。她非常自豪,说:“妈妈我也象J一样是个good reader了”。你看,尽管我们不给压力,孩子心里对自己是有要求的。成长的过程个体差异很大,据J的妈妈说,J从三岁起就能阅读了。而我女儿在那个年龄,可是连字母也认不全的。现在女儿上学前班,阅读能力已经至少达到相当于一年级结束时的水平。关键是她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而就我对她朋友J的观察,可能家里逼的多一些,凡是跟学习沾边的事,J都非常排斥。J很好胜,什么事都以快、赢为目标,一次听女儿评价她:“J还以为她赢了呢?”...哈,六岁的孩子对事情也会有理性判断的。当然,他们的判断能力不足,这也是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单独被留在家里,一定要有大人陪着。
至于吃东西,我妈妈就有这根深蒂固的习惯,凡是她认为好的,就会喋喋不休地威逼利诱地劝你吃下去。我不是自夸,女儿的饮食习惯很好,喜欢各种健康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可惜,她吃惯了我做的饭菜,对别人的做法比较排斥。我不担心她一些日子少吃了点什么品种的食物。我觉得要让她真心喜爱健康食物,了解一些营养学知识更重要。没必要逼着孩子吃东西。
总之,教育没有必要划分国籍。无论什么文化流派的影响,都还要配合孩子的特点才能行的通。再说了,每个人的教育目标也不同。要个有创造力的?领悟力强的?动手能力强的?独立性强的?超凡脱俗的?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科学家...未来精英或是快乐的百姓?还是看他们个人的造化吧。父母所能给予的就是环境、条件、人格的塑造...很多方面我们是无能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