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孩子与家长之间缺少什么?

作者:女人话中话  于 2009-5-4 22:2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育儿之话|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7评论

关键词:

妈妈,我不要做哈费女孩”——面对拒绝当标准产品的孩子;

 “这次没考好,是没遇上幸运日”——面对从小迷信的孩子;

 “谁和我过不去,我就摆平谁”——面对崇尚暴力的孩子;

 “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面对早恋以至同居的孩子;

 “网络上谁都不知道你是一条狗”——面对迷恋电脑网吧的孩子;

 “年轻没有失败,一切皆有可能”——面对别人眼里的“问题孩子”;

 “心好,一切都好”——面对有情绪障碍的孩子;

 “为了母亲的微笑”——面对惧怕考试的孩子;

 “道理我也懂,可总是改不掉”——面对习惯不良的孩子;

 “通则不痛,不痛则通”——面对有陌生感的孩子。

 家庭教育是天下最大的学问。要想孩子成功,家长自己必须优秀,必须具备先进的家教理念,并付诸实践。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爱孩子是一辈子的事,你怎么去实现,你准备好了吗?”在我们周围,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家长教育孩子依然凭借的是母鸡式的动物本能,由此很容易出现两大困惑:一是看不懂“现在的孩子怎么啦?”二是不知道“现在的家长怎么办?”两者交织,导致家长频频犯晕。

 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在家长这里。独生子女教育本来就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再加上孩子面临的社会环境与过去完全不同,家长如果不注重转变家教观念、不注重学习家教方法、不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就必然犯晕。克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企图无师自通,是注定吃力不讨好的,也不会收到实效,更被孩子所不齿。事物已经发生变化,刻舟求剑当然会可笑之至。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这就是家长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有鉴于此,本书试图通过深入剖析当代家庭教育面临的10大常见误区,为您解答这两大困惑,为您指导孩子走向成功提供切实帮助。

 最适合孩子的路,一定最容易取得成功。"哈佛女孩"之路多有过分渲染之处,对家庭教育有严重误导,更不可能大面积推广。企图从一个模子里刻出工艺品来,成"哈欠女孩"容易,成"哈佛女孩"难。

 【案例】

 山东省青岛市一位名叫然然的女孩,投书《自我保健》杂志,强烈抗议父母一厢情愿要她成为"哈佛女孩"。

 她说,15岁的她,刚由父母通过关系进入某重点高中读高一。在父母和老师眼里,她很听话,学习成绩又好,是一位乖孩子和优秀学生。可是在内心,她最讨厌的就是读书。

 她经常幻想着把书扔进高压锅里,用小火煮上一天,用锤子把它砸烂,然后浸在浓硫酸里彻底毁容,再送入火炉烧成灰,这样才能解心头之恨。

 都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小年纪的她为什么会对书有如此深仇大恨呢?

 原来,从读初中开始,父母就一直给她灌输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当然,能考上国外的大学就更好啦),希望她能考进市重点高中。因为只要进了重点高中,就表明她离名牌大学又近了一步。为此,她耳旁始终听到的就是4个字--读书,学习。她认为,是书剥夺了她的一切,包括自由和所有爱好。  

 2002年初,她的父母在看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后如获至宝。除了"读书、学习"的鼓噪以外,整天要她向刘亦婷学习:刘亦婷是怎么背英语单词的,她也必须这么背;刘亦婷每天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她也必须这样做;就连看课外读物,也要和刘亦婷看的一模一样;刘亦婷读的是重点高中,她就当然更是非上重点高中不可啦。

 在中考前的一星期,妈妈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一种药要她吃,以免如期而至的月经干扰她的学习。结果,月经倒是迟到了,可由于营养太好,无法消化吸收,整个考试期间她每天都腹泻,弄得疲惫不堪,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睡觉。可是父亲不答应,非要她做完刚刚买来的参考书上的模拟考卷才能睡,说什么刘亦婷是晚上几点睡的,她不能比刘亦婷早睡。

 考试成绩出来后,她的分数只够上区重点高中。为此,父母总抱怨说,他们没有刘亦婷这样的女儿的福分。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通过关系弄到了一个市重点高中名额,于是对她说,"以后可要加倍努力了,我想我们的然然决不会比刘亦婷差!"

 上了高中后,全家的中心话题都与让她像刘亦婷一样考名牌大学有关。可是她心里清楚,她上不了哈佛大学,也做不了刘亦婷,她只想做她的然然。有好几次,她梦里都在哭喊:"妈妈,我不要做哈佛女孩!"

 尤其是当她了解到,在他们班上至少有80%的同学都说他们的父母整天提刘亦婷时,更是火冒三丈,回家后就把《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放进了火炉。

 看着它在火中挣扎着弯曲的身体,一点点化为灰烬,她的心里痛快极了。

 为此,她的父母愤怒至极,关了她一天禁闭。

 【现象】

 自古以来,传染性极强的"天才综合症"在我国已经弥漫了上千年。这位然然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到了"一定程度":看到别人的孩子成才了(这里姑且把"哈佛女孩"们看做是"成功者"),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要超过他们,至少要和他们一样。只有这样,家长才感到孩子有出息,自己脸上才光彩。

 这是当今家庭教育的突出误区之一。这些家长根本忘记了这样一个朴素真理:世界上本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又怎么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能够通过标准化产品的生产模式取得同样的"成功"呢?

 照搬照抄"哈佛女孩"的培养模式,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如果一定要这样做,给孩子带来的必定不是幸福而是痛苦,不是成功而是失败。

 类似于这种不切实际的望子成龙,主要有以下4种情形:

 揠苗助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得离谱。

 许多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什么的,这本来并没错。然而我们知道,任何社会都是芸芸众生占绝大多数。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有更多的兴趣爱好,无可非议,可是要他们必须成名成家,就多少难为他们了。

 尤其是,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家长不择手段,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然后希望从中得到加倍回报,就大大超出了培养兴趣的范畴。孩子的业余时间排得满满当当,每天像绷紧了的弦一样,势必会影响学习状态,反而误了大事。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主要表现为:父母没有取得成功的,希望孩子将来一定要成功,以报父母的"一剑之仇";父母已经取得成功的,希望孩子将来取得更大成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许多孩子不得不走上一条单行道--开足马力、赶超他人,哪里还管得上"交通规则"?

 科学研究表明,重压之下的孩子由于受家长支配、指责太多,学习上反而缺乏积极性、生活上缺乏激情。而且,由于他们享受不到应有的童年乐趣,社交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发育都会受到一定影响。除此以外,由于早期压力太大,自信心和自觉性也会因此受到打击。凡此种种,都是他们成才路上的绊脚石。

 处于这种要求下的孩子,开始时的确具备暂时超越他人的能力,家长为之感到欢欣鼓舞,觉得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胜人一筹。可是他们很快会发现,没过多久,大多数孩子就会因缺乏"可持续学习能力"而败下阵来,反而不如自然状态下成长的孩子更优秀、更成功。

 这时候的家长基本上会分成两大阵营:一部分家长从此失去信心,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孩子又重新回到自然状态下生活和学习;另一部分家长则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反而变本加厉。在这种情况下,少部分孩子会通过调整,急起直追,绝大多数孩子仍然毫无起色、表现平平。这又重新激起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进入下一个恶性循环。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的周围,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到唉声叹气的队伍中去--

 每个孩子生下来时家长都会欢天喜地,俗称"落地欢喜"。他(她)的一举一动、一啼一笑都是那样的迷人和令人陶醉。连他(她)撒了一泡奇臭无比的尿屎,家长也会觉得别有风味。如果说"情人眼里出西施",那么,这时候就是"父母眼里出王子(公主)"了。

 这种热乎劲在孩子上托儿所、幼儿园时达到高峰。为了孩子能上一所艺术幼儿园,家长愿意掏出数万元赞助费。在家长眼里,这时候的孩子无不聪敏伶俐、活泼可爱,大多数还能歌善舞,只要好好培养,将来必定能成大器。

 所以,你看看周围的一些幼儿园,派头之大、牛气冲天,一点也不输于重点大学!

 到了孩子上小学时,家长们悉心呵护、勤加督促,又是学小提琴、又是学剑桥英语、又是上奥数班、又是请家教补习……家长忙得不亦乐乎,孩子累得东倒西歪。

 在这样的紧张学习中,苦不堪言的孩子们一个个败下阵来,于是一部分家长打起了退堂鼓。一句"随他去吧",意味着他们的望子成龙暂时告一段落。

 勉强跟得上这种紧张节奏的孩子,则失去了起码的童年乐趣,变成了"机器人"。家长在对他们快马加鞭的同时,又把目光瞄准了小学升初中时的择校。

 虽然都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毫无疑问,总有一些孩子要不断"输在起跑线"上。

 尤其是到了上初中时,这时候大约有一半家长开始"头脑清醒"起来,逐渐对孩子失去信心。剩下的另一半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所以还在做"最后挣扎"。这部分孩子就是将来升入普通高中的主要生源。

 到了孩子上高中时,其中一部分家长又要继续重复前面小学升初中时的打退堂鼓过程。因为他们非常清楚,由小学阶段的"望子成龙"到初中阶段的"逼子成龙",孩子身上已经没有多少潜力可挖,对孩子的希望不得不"现实"起来,终于回到了现实世界。

 可以说,大多数中国家长都经历过或即将经历这样一个揠苗助长的痛苦过程。在所有独生子女家长中,几乎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当工人、农民;而放眼人才劳务市场,哪怕是招聘一名营销员也要具有本科学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又有哪个家长敢不揠苗助长呢?
2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0 回复 xqw63 2009-5-4 22:45
15岁的孩子到25岁时,就知道父母的要求,绝大部分是对的
0 回复 April 2009-5-4 22:46
可怜天下父母心~
0 回复 有禾信望 2009-5-5 02:20
谁叫我们只有一个孩子。
0 回复 水影儿 2009-5-5 02:34
“心好,一切都好"
0 回复 遥祝 2009-5-5 03:55
同感!
0 回复 蒲公英 2009-5-5 05:14
Ding! A good article!
0 回复 inor12 2009-5-5 09:19
正在进行时, 二高中生.  经验之谈啦.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9 15: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