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菲:爱情是场不平衡的战争 [2009/06]
- 没有性,我们的爱情能走多远 [2009/04]
- 外国男人这样评价中国女孩 [2009/04]
- 随笔:婚姻在“性文化”风暴中飘摇? [2009/02]
- 女人对婚姻的9个天真想法 [2009/04]
- 美国难民张爱玲:她的紧张与放松 [2009/05]
- 越优秀的女人越难嫁 [2009/05]
- 爸妈:别把我一个人留在加拿大 [2009/04]
- 中美英三国男人怕老婆演义 [2009/04]
- 美国中学的中文课 [2009/06]
- 中外育儿的最大不同: 吃 [2009/04]
- 女人,做情妇的一千个理由 [2009/04]
- 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的差异 [2009/04]
- 为什么说:3岁决定孩子一生? [2009/06]
- 林青霞:与她的“有生命的颜色” [2009/06]
- “从一而终”对谁有好处? [2009/06]
- 生活在海外多年,我始终还是个中国人 [2009/06]
- 中国人最不该叫错的“三个称呼” [2009/05]
- 读书的女人最有女人味 [2009/02]
- 女人之间比的是什么 [2009/05]
- 奉劝女人:不要去淘“二手男人” [2009/04]
-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纪念三毛) [2009/05]
- 金岳霖和情敌梁思成 [2009/04]
- 四十岁--男人最危险的年龄 [2009/04]
- 牛年趣评“中国六大牛校” [2009/02]
- 中国女人必读的四大名著 [2009/05]
1991年1月4日,三毛远行的日子。心里默念,她竟然已远行了17年。时间真是转瞬即逝。陈平(三毛原名)这个性格刚烈的白羊座女子,她走的时候是否知道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她的传说?
所有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的人们,都绕不开三毛这一页。在我们的高中时代,琼瑶和三毛是最风靡的名字。我更喜欢三毛,一本一本的搜集她的书,还没看文字,就先被她的书名所吸引,《石头记》《拾荒梦》 《背影》 《哭泣的骆驼》《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倾城》 《稻草人手记》《我的宝贝》《送你一匹马》 《随想》《谈心》《温柔的夜》 《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
80年代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年代,对外面世界,对远方的向往,以及流浪的主题,让三毛走进了很多大陆年轻人的内心,而她对她和爱人荷西的爱情生活的讲述,也情意深长,令人心动。
不过,每个人看三毛的书被吸引的地方并不相同。在我看来,我更被她吸引的是她强烈的,自我的个性,那份独立,那分自由和随性。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太不自由的氛围里了。
尤其是看到三毛少年时代拒绝上学的那些篇章,内心产生极为强烈的共鸣。为什么要读我们不喜欢读的书?为什么要上我们不想上的课?为什么要做我们不想做的集体操?为什么那个残忍的老师要在三毛的眼睛上用墨水画上两个圈去伤害那么幼小的心灵?三毛的出现给予我强大的精神动力。拒绝上学的三毛选择了文学,到那个天地里去自由的行走,而等她在文学上可以驰骋的时候,她又选择了可以用双脚去行走,去到遥远的沙漠,去到世界各地,万水千山走遍……
三毛的自杀,震动了华人世界,也有太多不一样的分析。可是,我依然觉得那是她的自由。那是她另一种行走或告别的方式。你怎么不能想象她在另一个世界也会笑声朗朗呢?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三毛,读过你的书的人,也跟你是一种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