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荐:在家做出最鲜嫩味美的包子馅料(包子馒头篇) [2013/12]
- 大屁股,丁字裤 [2012/07]
- 种菜记--芝麻菜丰收在即(图) [2012/05]
- 周日请客在家吃饭--无敌家常菜 [2013/12]
- 吃不腻上得了台面的家常菜(组图) [2013/12]
- 人间美味:教你做黄澄澄的鲜鸡汤 [2013/11]
- 这德国女人真猛,与包工头偷情竟搞出大肚子来... [2012/01]
- KTV那些事:一个为已婚德国男人打胎四五次的中国女孩 [2014/02]
- 奢肉族大爱:口水肉片 烤鸡翅 手擀面 [2013/12]
- 美食大汇总--食肉篇 [2013/12]
- 核桃是怎样长成的(附实图) [2011/10]
- 一丝不挂 [2011/11]
- 酒吧小姐与德国客人入房之前后(少儿不宜) [2010/03]
- 【贝壳美食】详解千吃不厌意面二吃:肉酱面+培根炒面 [2014/01]
- 今儿吃这些:青椒酿肉,香煎五花肉等 [2014/01]
- “有奶便是娘”(18+) [2012/02]
- 后院的诱惑--才艺达人秀 [2012/08]
- 晴天霹雳!阴囊肿块为癌组织侵袭慈父! [2011/04]
- 在德国分娩,我的月子是怎样坐的?(慎入) [2010/03]
- 谁的美味抵得上自家种的呢(实拍) [2011/10]
- 看都是些什么德国人?!(完结篇,多图) [2011/01]
- 梦醒情在--滴血之梦(慎入) [2010/08]
- 当金发碧眼人对你打招呼时,你有几分热度? [2010/12]
- 有人说我是日本人 [2012/05]
- 红妹子声明--捍卫自己 [2012/01]
- 一个人非得要有宗教信仰吗? [2010/11]
- 外婆带我回娘家(六)体验茅坑(慎入) [2010/06]
父亲还未出院,预计也是近几日的事了,前天拆了一部分切除淋巴结部位的缝线,因小部分伤口缝合处还有点肿,故推延几日消肿后再拆。阴囊肿块切除后伤口愈合较好无了疼痛,老爸这次受苦了。
上篇介绍父亲病情的初步病理诊断:阴囊肿块为癌组织,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见癌转移2/2,建议免疫组化不排除性癌,进一步检查癌组织来源,及采取化疗。我是怀有对父亲这个病理诊断的忐忑心情,及对网友的满腔热情和真诚把这一家庭爆炸新闻登上来的,同时邀请了几位学医的朋友来指导分析。主要我们心里没谱,网上的知识有限,虽然与你们的很多素不相识,但我觉得来贝壳村两年多,闲聊热聊中慢慢建立了友情。人都是一心相连,捅破一层纸,心扉就慢慢敞开,性格就慢慢表露,无论你是谁,现实与网络的变换,在这里就认准你,只要你不反感,就当成是接受,不用会面的那种,识来就是缘,我是这样来概括自己的贝壳情缘的。
所以上篇求助,得到了一些善良好友及过路人的指引安慰与开导,我心里特别感激,我会记得这份情。尤其以“冷眼向洋”,张医生,“在美一方”“xqw63”“goodoctor"等人的专业指导建议与分析,还有一些送来真挚祝福的好友,我都满怀收下。目前最明确的事就是确诊,来证实这个初步诊断是否正确,多希望是次误诊虚惊一场。这些话说出来并不轻松,比起第一天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没那么惧怕,但并不踏实,想想以后做的事还多。似曾都想到了身体并不好的母亲入住招待所与父亲共同奋战的辛酸日子,奔波于简陋招待所与肿瘤医院的身影,父亲强忍病痛的脸庞...不敢再想,眼睛会模糊...还是把这几日的感触先写下来吧。
有人说:说句没心没肺的话,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你父亲年龄也挺大的啦,能治疗积极治疗,生死自有天命,别太担心。
还有人不无担心地建议,催促赶紧去上海北京作治疗,似乎那里才有让人值得信任的医生,能挽回和延缓一个人的生命。这些都好,但作为父母不想再长途奔波,也不适宜其它地方的环境,所以还是考虑周边的专科医院,这样用来稳定他们的情绪,实施下一步计划。
对于父亲本人,与他对话时他没有恐惧感,似乎接受了这个初步诊断,只是还会提到那个淋巴结被切除的耿耿于怀,弄不明的感觉,还说哪个德国医生建议不该切那个淋巴结免疫组化的,本来老年人发展慢,有此而来癌细胞会扩散得更快...其实这是xqw63说的,之前听弟弟说起,他把我给他在这里收集的各位网友的资料转给了父亲阅读,父亲可能弄错了,张冠李戴,“美国医生”变成了“德国医生”,他看了更有疑虑,似乎从中证实了他的判断,不过他是依自身身体反应来判断的。
关于那个几十年的淋巴结,哪儿跌打损伤,淋巴结处就“现形”,“有包或包褪”,这是个免疫组织,犹如一个感应器一样自我调节,这也是父亲近几日说出来的。这就是他为什么对此--医生为什么要切除他的这个淋巴结,敢情是对这个结有感情了啊,当然这只是我们这些不明事理之人说出来的,专业人士可以不听。我把这话儿说给63听,也就是这个其实长了几十年的淋巴结与两年前初始的阴囊炎致肿块有无因果或间接关系的事,他又说了,是祸躲不过。一步一步看来,这除了质疑就是慢慢接受,但最终结果还是会被落实的,我们在积极应对着。
最后一件事就是,鉴于邀请了“水影儿”,我是多么希望她能给个小建议或一段分析,不过我预算错了,她的丈夫是美国的肿瘤医生,为美国效劳的,而不是她。她看了我的求助帖子后特意写了个<<祝福老人们>>,也就是求助帖子后没有半句提议,只是告知我她发了个小东西。文中提到国内越来越多的老人被诊断为癌症患者,且子女却多在美国,老人只有在国内看医生,为了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得注射杜冷丁止痛,医生担心老人剂量大会上瘾,减轻剂量,她痛心地说医生啊,老人还能坚持多久,该怎样治就怎样治,为老人们减轻疼痛是首要,这也证实如果老人在美国接受治疗,会让他们得到最好的止痛治疗,美国治疗癌症的方案很系统规范,与国内是否一致很难求说,这也是她不想插手为国内老人求助或咨询的问话,并有力地提醒素不相识的网友爱莫能助,美国的医生只管救助美国的病人,中国的老人应当找当地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口头的建议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意思是别对他们抱任何希望,只有祝福。
虽然有点残酷,现实的残酷,网络再粘稠都经不起几行黑字,把界限划分得一清二白,毫无瓜葛,尽管我“死缠烂打”在详情诉说着父亲的前因后果,还力求请她转告给她先生。她回话来的确是爱莫能助,从头至尾,没有牵扯到任何关于我父亲这一事之说,半个字都没有,与其他热情真诚同样素不相识的网友相比,他们则更是守口如瓶,唯有揽一丝一毫之关联,她的祝福与对其他老人的担忧我心领了,不过也让我醒悟了许多,以后我不会有事没事就拿家里的事来求爹爹拜奶奶了,自己的事自己掂量着办,网上的希冀就到此为止吧。
感谢所有驻足的网友,祝你们复活节周末愉快,健康平安!
2011年4月23日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