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荐:在家做出最鲜嫩味美的包子馅料(包子馒头篇) [2013/12]
- 大屁股,丁字裤 [2012/07]
- 种菜记--芝麻菜丰收在即(图) [2012/05]
- 周日请客在家吃饭--无敌家常菜 [2013/12]
- 吃不腻上得了台面的家常菜(组图) [2013/12]
- 人间美味:教你做黄澄澄的鲜鸡汤 [2013/11]
- 这德国女人真猛,与包工头偷情竟搞出大肚子来... [2012/01]
- KTV那些事:一个为已婚德国男人打胎四五次的中国女孩 [2014/02]
- 奢肉族大爱:口水肉片 烤鸡翅 手擀面 [2013/12]
- 美食大汇总--食肉篇 [2013/12]
- 核桃是怎样长成的(附实图) [2011/10]
- 一丝不挂 [2011/11]
- 酒吧小姐与德国客人入房之前后(少儿不宜) [2010/03]
- 【贝壳美食】详解千吃不厌意面二吃:肉酱面+培根炒面 [2014/01]
- 今儿吃这些:青椒酿肉,香煎五花肉等 [2014/01]
- “有奶便是娘”(18+) [2012/02]
- 后院的诱惑--才艺达人秀 [2012/08]
- 晴天霹雳!阴囊肿块为癌组织侵袭慈父! [2011/04]
- 在德国分娩,我的月子是怎样坐的?(慎入) [2010/03]
- 谁的美味抵得上自家种的呢(实拍) [2011/10]
- 看都是些什么德国人?!(完结篇,多图) [2011/01]
- 梦醒情在--滴血之梦(慎入) [2010/08]
- 当金发碧眼人对你打招呼时,你有几分热度? [2010/12]
- 有人说我是日本人 [2012/05]
- 红妹子声明--捍卫自己 [2012/01]
- 一个人非得要有宗教信仰吗? [2010/11]
- 外婆带我回娘家(六)体验茅坑(慎入) [2010/06]
潘老三是转学来的,就同过一年学。不知哪来的,反正口音与我们有别,他有一哥没见过。父母亲好像总是很忙,从没有时间去学校探望俩子。潘老三成绩也不好,感觉这人有点毛躁,聪明不用在学习上。感觉那时多数的男孩都调皮,与女孩话也不多,正是男女朦胧的意识阶段。
潘老三显然是小名,全名是啥有点模糊了,反正人家都这样叫他,包括他的父母都是。
那一年冬天,他家着火了。起因相传是他家火箱里的炭火引燃了不该烧着的一切,烤完火后全体外出,烤焦了里面随手搁置的被子从而引发了大火烧屋。通常而言,如果室内生有炭火,出门前尽可能用灰掩住,拿走一切易燃物品,这样既可以保留火种又杜绝了安全隐患。正因这家粗心,待这一家人还未到家,屋子已烧得面目全非,黑糊糊的一片。因住得独立,所以当邻居们发现为时已晚,救火已经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了。
此情此景,见了这好端端的木房子烧成这样,心头留下痛惜和不忍,疏忽可以酿成大祸,这可是谁都不想的...
余下的事是集体捐赈,申报乡政府,集资给他们家盖房,尽管钱力有限,但至少先得让他们四口有个栖身之地,或解决温饱问题。这样,捐助的对象延伸到了学校,到了班级,到了人头。尤其我们五年级这个班,也就一个班三四十来人。学生本来就穷,父母给的五毛或一两块钱,有些还没零花钱花,有饱饭吃就不错了,零花钱是大人口袋里省出来的。
幸运的是,那时的我常会有一块或五毛钱来买些小零食吃,记得学校门前有个小店铺,最羡慕他们家的两个男孩有零食吃上学还近。喜欢去买一种叫“发饼”的饼来充饥,当时嚼着都是美味。
有天上学前的清早,我在床前柜上发现一块钱纸币,那时用纸币好像多。我悄无声息地揣入口袋,心想把这作为潘老三家捐助的资费,出显自己的小份力,望筑起他家的小屋子来...
来到学校,心里一直惦记着班主任老师来下达此“文件”,给我“表现”的机会。终于等到小李老师开口:同学们,潘xx家的大火你们大概听闻了吧,今天我们班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想想看我们怎样帮助他们一家度过难关,数目不论多少,重在心意...
同学们相继走向讲台,掏出自己的分分角角投入捐款箱,目前为止,大数也就是五毛,当时的五毛对于孩子已不是小钱了。在自我一番心里斗争后,也许是颜面问题后,手里不断在口袋里揣摩着那一元纸币,终于缓缓走向讲台,把它投进了捐款箱...
同学们向我投来钦佩的眼光,连老师都抬头看了我一眼,一元钱,不少啊,真慷慨。
课后,我很快“出名”了,有一两个同学总与我走在一起,问其它班级捐赈的最大数目是多少。当听到其它班的学生说“五角”时,随行的同学赶紧自豪地说“我们班最高的是一块,是红妹子捐的”,好像她俩脸上都有光似的。奇怪的是,当时的我好像还喜欢听到这个,虚荣心得到强烈地满足...
不过,回到家,母亲问我那一元钱去向时,我不知是母亲另有用途的,吞吞吐吐地说是捐了,她肯定觉得可惜,三个孩子的当时,一元钱也小有用途的。她说:我们队里已经捐过了,我们家已经出了份子了。怎么说,钱出去了,是要不回来的了,对于潘老三家可是雪中送炭啊...
潘老三,我留下的就是这个名和这件事,他的模样早忘了,好像就见过一年的面,后来不知去哪儿了。他家后来在原地盘上又建了一座小屋子,是砖头房了,介于被烧毁的木屋惨训,房子小但是日后有能力还可以再建。
这就是整个童年岁月皆同桌的故事。谢谢大家的跟踪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