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荐:在家做出最鲜嫩味美的包子馅料(包子馒头篇) [2013/12]
- 大屁股,丁字裤 [2012/07]
- 种菜记--芝麻菜丰收在即(图) [2012/05]
- 周日请客在家吃饭--无敌家常菜 [2013/12]
- 吃不腻上得了台面的家常菜(组图) [2013/12]
- 人间美味:教你做黄澄澄的鲜鸡汤 [2013/11]
- 这德国女人真猛,与包工头偷情竟搞出大肚子来... [2012/01]
- KTV那些事:一个为已婚德国男人打胎四五次的中国女孩 [2014/02]
- 奢肉族大爱:口水肉片 烤鸡翅 手擀面 [2013/12]
- 美食大汇总--食肉篇 [2013/12]
- 核桃是怎样长成的(附实图) [2011/10]
- 一丝不挂 [2011/11]
- 酒吧小姐与德国客人入房之前后(少儿不宜) [2010/03]
- 【贝壳美食】详解千吃不厌意面二吃:肉酱面+培根炒面 [2014/01]
- 今儿吃这些:青椒酿肉,香煎五花肉等 [2014/01]
- “有奶便是娘”(18+) [2012/02]
- 后院的诱惑--才艺达人秀 [2012/08]
- 晴天霹雳!阴囊肿块为癌组织侵袭慈父! [2011/04]
- 在德国分娩,我的月子是怎样坐的?(慎入) [2010/03]
- 谁的美味抵得上自家种的呢(实拍) [2011/10]
- 看都是些什么德国人?!(完结篇,多图) [2011/01]
- 梦醒情在--滴血之梦(慎入) [2010/08]
- 当金发碧眼人对你打招呼时,你有几分热度? [2010/12]
- 有人说我是日本人 [2012/05]
- 红妹子声明--捍卫自己 [2012/01]
- 一个人非得要有宗教信仰吗? [2010/11]
- 外婆带我回娘家(六)体验茅坑(慎入) [2010/06]
早上送小儿去亲子班,到大门口9:02分,诧异门口的停车坪空了很多位,心想今日有变动么?没人在?
大门是紧闭的,门上有张条:请随手关门!细看门上,并无特殊情况啊:一切正常。
按想门铃,出来一位30多点的陌生女子面孔,她帮我们开的门,我随声“早上好”,此女子也回应一声“早上好”。与小儿入门内,下来一位妈妈和一个四五岁左右的男孩,男孩随门开步出朝外走,其母俯身下台阶说了句“快跑...”更像是说给自己听的...我听见男童哭:“哭声传自您的孩子?”“对,是我的,”此妈妈回了句。
大门是紧闭的,门上有张条:请随手关门!细看门上,并无特殊情况啊:一切正常。
按想门铃,出来一位30多点的陌生女子面孔,她帮我们开的门,我随声“早上好”,此女子也回应一声“早上好”。与小儿入门内,下来一位妈妈和一个四五岁左右的男孩,男孩随门开步出朝外走,其母俯身下台阶说了句“快跑...”更像是说给自己听的...我听见男童哭:“哭声传自您的孩子?”“对,是我的,”此妈妈回了句。
答案明了:这孩子不愿待托班,嚎着要妈妈...
进去亲子班内,里面四五个孩子,一个阿姨手里正抱着这哭叫的男孩哄着他在窗前与妈妈挥手道别,我瞟了眼,不太熟悉。保育员告诉我:他叫Nils,今天第二周在此。原来是他,难怪。我说:哦,是最小的那个吧,刚两岁...另一保育员点头说是,她过来与我家小儿道早,我鼓励小儿向老师回问声好,小儿抬头面带微笑地与老师握握手,早安环节结束。
我故意对小儿说:“你不会哭了吧?”
“不会不会,”儿子忙摇头。
“对,不应该哭,这里很好玩,来这儿是玩的,你就喜欢这里了,对不?”我趁机鼓励儿子。
“嗯”,儿子轻轻回应一句。他是习惯了这个环境,8月24日启蒙,明日两个月,他是平衡期了。何况一周里二三四连续三个上午9--12点三个小时,一共才九个小时的寄托,很快就会过去。这个Nils是过渡期,慢慢会好的。
给儿子书包外套挂好换上布鞋,他准备自由活动了,以前听一老师说他爱玩拼图,没完没了地拼,当时我听了奇怪,说:在奶奶家他不太上心这个呢,一会儿就玩开别的玩具了。老师却说:他在这里可喜欢了,一两次后他自己去找拼图,都熟门熟路的了,认认真真地在那里一直玩,很乖巧的一个孩子。保育员有亲和力,孩子容易靠拢。
大概是Nils见哥哥与妈妈已离去,他也许是哭累了,失望绝望了,无期盼念想了,那环抱他的阿姨把他放下地,今天两位保育员当班。这时只见Nils一咕噜趴地,面向地板,手捂面孔,还在地板上哭泣...
被这场景搞笑,我与两位保育员相视看了看,面露笑意:“我家三个从没这样过的,不过我知道有些孩子这类把戏,见过的,不奇怪”。其实在有经验的老师与妈妈面前,这个场面的确有趣--童趣。
抱他的阿姨尝试去唤醒他,他不听,哭声已渐小,“耐心等五分钟就好了,”她自信地说。
另一阿姨尝试用一本书去唤他起来,还是不奏效...
我笑言:“最好让他自行平息吧,一会儿他无趣了就起身了,”我轻松地带了句。
带孩子什么情况没遇到过,这个脱手经历我是有过的,只是我家孩子没整个儿趴过地上哭,哭是站着或坐着,手捂面是很正常的。印象最深的是小儿,他不喜欢被指责,或是语气过重,否则他会很伤心,伤心时他希望有人理睬他,越是有人理睬他他越是摆架子,不给人脸看,要人去在乎他。事情可大可小,如果是他犯的错,责备是应有的惩罚,汲以教训;事小时,他摆弄着他的小脸,捂着脸眼睛从指缝里观察动静,这小家伙鬼灵吧?家长也故作糊涂,放下颜面来与他互动:“你这是玩的什么游戏啊?妈妈也来一起玩好不好?”小孩就是小孩,一下两下他就被逗笑:“不要你玩,”嘴巴虽然蹦出否定,小手也还没完全挪开,其实小脸已绽开。小孩的脸如六月天,说变他就变...这事儿不就解决了么?
见小儿平静地在屋里踱步,与他拥吻下,与他道别。老师柔柔地问了他句:“要站窗子边看妈妈吧?”
这是惯例动作,小孩目送爸妈离去,他挥舞着小手,眼里满目的柔情,父母同是,撞击心灵的时刻,我们回回如此。出门时告知老师中午孩子奶奶来接他,昨晚他特意打电话给奶奶的,奶奶爽朗应承。老师说好的,知道了。
有次我俩说好,中午奶奶来接他,可是那天上午与他奶奶联系不上,中午12点儿子又见我,他瞥见我小嘴喃喃自语“Oma holt mich ab,Oma,Oma...nicht Mama..."(说好奶奶接我的,不是妈妈)。看这小人儿,信用问题何等重要,起初他些许抱怨和失望,我解释清楚后他明白其中内容,说好下次一定提前与奶奶约好。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在他们眼里,长辈是值得信任的人,一起做守信的事情,共同完成孩子的心愿,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孩子眼里,幼小的心灵里,今天Nils的这个“趴功”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的课,在幼小的身影里是非分明,悉心感悟孩子的点滴成长。
2012年10月23日13:04
进去亲子班内,里面四五个孩子,一个阿姨手里正抱着这哭叫的男孩哄着他在窗前与妈妈挥手道别,我瞟了眼,不太熟悉。保育员告诉我:他叫Nils,今天第二周在此。原来是他,难怪。我说:哦,是最小的那个吧,刚两岁...另一保育员点头说是,她过来与我家小儿道早,我鼓励小儿向老师回问声好,小儿抬头面带微笑地与老师握握手,早安环节结束。
我故意对小儿说:“你不会哭了吧?”
“不会不会,”儿子忙摇头。
“对,不应该哭,这里很好玩,来这儿是玩的,你就喜欢这里了,对不?”我趁机鼓励儿子。
“嗯”,儿子轻轻回应一句。他是习惯了这个环境,8月24日启蒙,明日两个月,他是平衡期了。何况一周里二三四连续三个上午9--12点三个小时,一共才九个小时的寄托,很快就会过去。这个Nils是过渡期,慢慢会好的。
给儿子书包外套挂好换上布鞋,他准备自由活动了,以前听一老师说他爱玩拼图,没完没了地拼,当时我听了奇怪,说:在奶奶家他不太上心这个呢,一会儿就玩开别的玩具了。老师却说:他在这里可喜欢了,一两次后他自己去找拼图,都熟门熟路的了,认认真真地在那里一直玩,很乖巧的一个孩子。保育员有亲和力,孩子容易靠拢。
大概是Nils见哥哥与妈妈已离去,他也许是哭累了,失望绝望了,无期盼念想了,那环抱他的阿姨把他放下地,今天两位保育员当班。这时只见Nils一咕噜趴地,面向地板,手捂面孔,还在地板上哭泣...
被这场景搞笑,我与两位保育员相视看了看,面露笑意:“我家三个从没这样过的,不过我知道有些孩子这类把戏,见过的,不奇怪”。其实在有经验的老师与妈妈面前,这个场面的确有趣--童趣。
抱他的阿姨尝试去唤醒他,他不听,哭声已渐小,“耐心等五分钟就好了,”她自信地说。
另一阿姨尝试用一本书去唤他起来,还是不奏效...
我笑言:“最好让他自行平息吧,一会儿他无趣了就起身了,”我轻松地带了句。
带孩子什么情况没遇到过,这个脱手经历我是有过的,只是我家孩子没整个儿趴过地上哭,哭是站着或坐着,手捂面是很正常的。印象最深的是小儿,他不喜欢被指责,或是语气过重,否则他会很伤心,伤心时他希望有人理睬他,越是有人理睬他他越是摆架子,不给人脸看,要人去在乎他。事情可大可小,如果是他犯的错,责备是应有的惩罚,汲以教训;事小时,他摆弄着他的小脸,捂着脸眼睛从指缝里观察动静,这小家伙鬼灵吧?家长也故作糊涂,放下颜面来与他互动:“你这是玩的什么游戏啊?妈妈也来一起玩好不好?”小孩就是小孩,一下两下他就被逗笑:“不要你玩,”嘴巴虽然蹦出否定,小手也还没完全挪开,其实小脸已绽开。小孩的脸如六月天,说变他就变...这事儿不就解决了么?
见小儿平静地在屋里踱步,与他拥吻下,与他道别。老师柔柔地问了他句:“要站窗子边看妈妈吧?”
这是惯例动作,小孩目送爸妈离去,他挥舞着小手,眼里满目的柔情,父母同是,撞击心灵的时刻,我们回回如此。出门时告知老师中午孩子奶奶来接他,昨晚他特意打电话给奶奶的,奶奶爽朗应承。老师说好的,知道了。
有次我俩说好,中午奶奶来接他,可是那天上午与他奶奶联系不上,中午12点儿子又见我,他瞥见我小嘴喃喃自语“Oma holt mich ab,Oma,Oma...nicht Mama..."(说好奶奶接我的,不是妈妈)。看这小人儿,信用问题何等重要,起初他些许抱怨和失望,我解释清楚后他明白其中内容,说好下次一定提前与奶奶约好。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在他们眼里,长辈是值得信任的人,一起做守信的事情,共同完成孩子的心愿,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孩子眼里,幼小的心灵里,今天Nils的这个“趴功”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的课,在幼小的身影里是非分明,悉心感悟孩子的点滴成长。
2012年10月23日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