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在和谐社会脸上一记响亮的耳光! [2011/10]
- 中国社会已经呈现出严重分化的趋势 [2013/01]
- 衙门里的故事(5): 乱伦 [2010/04]
- 小平错了 [2013/06]
- 奴才,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2010/04]
- 男人出轨的十大征兆 [2011/09]
- 最新的调查结果, 女人嫁不出去的原因 [2010/04]
- 梦里的白桦树 [2009/10]
- 金融危机下的地产投资 [2010/09]
- 再谈中国的房价问题 [2013/01]
- 也谈美国的枪枝问题 [2010/04]
- 也说芝加哥 [2013/04]
- 中国文化"富"不得, 一"富"就会丑态百出 [2010/05]
- 海外华人面临一个道德上的难题 [2010/04]
- 关于奴才和精英的教育问题 [2010/04]
- 如何解决地沟油的问题 [2010/04]
- 谁不允许中国人为中国政府说一句好话? [2010/04]
- 衙门里的故事(1): 罢工 [2010/04]
- 公民社会和法制建设应该从何处抓起? [2009/10]
- "卖国"君子与"爱国"痞子 [2010/10]
- 咱开动车了 [2011/09]
网络技术方面, 无论是从社会的、文化的、市场的、心理的还是技术的角度都有许许多多的地方可以作为切入点. 从中发现问题并且找到突破口.
做市场的都知道, 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因此机会总是存在, 因为市场和社会总是会有一些新的问题产生出来,
需要有心的人通过仔细分析去找到新的经济的解决方案.
我们时常讲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或者技术领头人(在创新型的企业里二者合一)必须有良好的视野 (vision or big picture).
视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悟出来的. 大视野是建立在对许许多多细节的透彻的理解, 并且能够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 即所谓的 connecting
dots, 因此是十年磨一剑. 而且许多技术上的革命本身就是对一些常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的改变. 许多情况下一个微小的变化,
或者是一个不起眼的技术突破就有可能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技术革命.
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就是需要非常的眼光, 当所有的人都还没有看到那些细微之处的重要意义时能够力排众议, 为企业开拓新的未来.
举一个例子. 在欧美有一家连锁的杂货店 ALDI 主要是在中产阶级集中的居住区出售食品和日用品, 特点是价格特别有竞争力.
这家连锁店的老板在欧洲开了一辈子的小杂货店, 但是总是做不大. 在他 60 岁的时候, 有一天, 当他检查库存报表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
一般杂货店都有一万到两万个商品种类. 而杂货店日常销售中大概 600-800 个商品占了销售额的 80-90% 以上.
管理上万个品种的商品带来一系列的管理与成本问题. 因此 ALDI 决定开一家杂货只卖那 600-800 个品种的商品.
同时在其它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因此成本大大降低. 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哈佛大学商学院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们研究和分析2000个类似的商业案例. 目的就是让学员们建立敏锐的商业头脑.
我曾经反复强调,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对数字有特别敏锐的感觉.
这是一种能够从一些常人认为毫无关系的经济数据、市场统计等等当中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的超常能力.
历史上韩战后期的李奇微就是通过分析战情简报发现志愿军的星期攻势这样一个弱点的, 从而一举扭转美军在韩战劣势的.
在商届这样的例子更是俯拾皆是.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原有做市场的那些 "歪门邪道" 的作用会越来越小,
同时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必须逐步积累这方面的智库, 这就象是在市场上打正规的攻坚战.
我们绝大多数人所受的常规式的教育, 我把它称之为机械式的教育. 这种教育的结果使得我们被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所束缚. 比如说工程化
(engineering)这个词, 但我很难得见到国内出来的人能深刻理解工程化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工作去.
工程化是指把一个复杂的系统或产品分解成许多相对简单的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能够被具有简单技能的初级技术人员 / 工人进行处理或加工.
一个杰出的工程师的能力在于能够经济地进行这种划分并且能够制定出系统组合的方法或标准.
所有的这些划分与组合还必须顾及到经济的、技术的、管理的、成本的、质量的、市场的、社会的、过去的以及将来的种种考虑等等.
在大型的科研项目中要求领头人具备类似的经验或能力. 对这些能力的培养通过循规导矩的教育体系是不可能达到的.
今天我们越来越看到带头人无论在一个项目、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以及一个国家是如何重要. 同样任何错误的选择也会付出巨大的社会经济代价.
如何创造出一个培育杰出人才的教育及社会文化环境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之路必须解决的课题.
创新型人才最起码要具有两个方面的才能. 一个是能够打破成规的能力和信心. 再一个就是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持久的毅力.
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 艺术不仅仅陶冶人类的情操, 提供给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特定的视角, 是我们人类智慧最高的表现形式.
同时在新的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 缺少艰苦环境的磨炼, 克服困难和持之以衡的能力远远不足. 艺术训练包含大量长时间枯燥、繁复的动作训练,
对培养儿童的细心和耐心非常有益. 这些能力是将来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特质.
所以从经济和商业发展的角度看, 中国的教育有必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从未来着眼、从完善市场经济着眼全面开放,
向全世界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和制度学习. 努力建立一个塑造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 在开放、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应中国国情的教育体系.
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文化事业的大繁荣.
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我们仍然引以为自豪的文学家、诗人、画家、音乐家、哲学家们对塑造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并且也影响了人类世界的进程.
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将会再造一批伟大的艺术家们. 而文化艺术的复兴更是必须从教育改革开始.
教育改革应该超前所有其它的改革事业. 时间已经不容许任何的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