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在和谐社会脸上一记响亮的耳光! [2011/10]
- 中国社会已经呈现出严重分化的趋势 [2013/01]
- 衙门里的故事(5): 乱伦 [2010/04]
- 小平错了 [2013/06]
- 奴才,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2010/04]
- 男人出轨的十大征兆 [2011/09]
- 最新的调查结果, 女人嫁不出去的原因 [2010/04]
- 梦里的白桦树 [2009/10]
- 金融危机下的地产投资 [2010/09]
- 再谈中国的房价问题 [2013/01]
- 也谈美国的枪枝问题 [2010/04]
- 也说芝加哥 [2013/04]
- 中国文化"富"不得, 一"富"就会丑态百出 [2010/05]
- 海外华人面临一个道德上的难题 [2010/04]
- 关于奴才和精英的教育问题 [2010/04]
- 如何解决地沟油的问题 [2010/04]
- 谁不允许中国人为中国政府说一句好话? [2010/04]
- 衙门里的故事(1): 罢工 [2010/04]
- 公民社会和法制建设应该从何处抓起? [2009/10]
- "卖国"君子与"爱国"痞子 [2010/10]
- 咱开动车了 [2011/09]
信访制度起源于建国初期, 各级政府和共产党的领导机关通过对人民来信、来访接待等方式来接受基层群众的建议、要求和冤假错案的申诉.
在法制相对完善的国家, 信访制度的作用非常有限. 人民可以通过相对独立的媒体和合法的司法申诉渠道等来达到信访制度同样的作用,
而且会更规范和有效.
许多年前笔者在国内省级的政府机关工作的时候, 当时国内的政府改革思路已经比较清晰, 即通过简政放权,
弱化中央政府在经济和各种社会事务领域里的过度集中的权力, 由此来调动地方上发展经济以及解决地方上面临的多样化的社会问题的积极性.
在中国还没有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和有效的权力制衡的前提下, 笔者即意识到中央极权的弱化如果没有相应的对地方上有效的监督和制衡,
将会造成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实际的结果也确实如此.
理论上讲, 在中央分权的同时, 如果人民还无法有效参政、议政, 那么相应的监督和制衡的职能就必须由上级的政府部门去完成. 也就是说,
一方面地方政府享有较大的权力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等, 但同时与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相对平行的某些职能就有必要采用特殊的方式相对集中,
然后再随着国家政治的民主化提高人民参政议政的程度, 把这部分职能逐步交还给民众. 譬如, 司法、监察、环境保护、信访等等.
所谓的特殊的集中方式就是垂直管理模式.
今天的信访部门接受同级政府部门的管理, 即所谓的儿子处理老子的案例, 怎么可能做到有效的上传下达和及时化解矛盾并平息民怨呢?
直接的结果就是人民不得不越级上访.
上级的信访部门和地方上又有空间和权力上双重的距离. 因此许多的案例就变成踢皮球, 增加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成本,
也增加了上访人员的申诉成本, 不利于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笔者当年就曾经建议信访部门应实施垂直管理. 与今天的各地在北京设立驻京办事处正好相反的是, 中央在各个省和直辖市设立直属中央的信访部门.
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 实行任期和轮换制度. 由此类推, 设立由中央到省和市的信访部门. 分布的机构和集中的管理.
这样的制度有三个明显的好处, 一是地方上的民意能及时向上传达. 二是垂直的管理模式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 三是非常有利于监督案例的执行情况.
当年的建议早已经湮灭在某个首长的故纸堆里面化为灰烬. 人民直接参政议政仍然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 今天加强信访工作依然是不得已的选择.
这么多年过去了, 那个大年三十在信访办门前跪着的老人的背影依然在我的脑海中无法抹去.
仅以此文献给那位老人.
愿我的祖国有一天再也没有上访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