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的四姨夫”李靖“,追述烈士大哥:随时准备为党牺牲[图] ...转载 ...

作者:乐伦  于 2013-3-6 01:4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人生世事|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离休老党员追述烈士大哥:随时准备为党牺牲[图] 2011年6月28日 19:04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华宾 选稿:王丽琳

  

image

图片说明:李默烈士在信中留下了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的誓言

    东方网记者刘华宾6月28日报道:虹口区曲阳路500号一幢老式居民楼里,84岁的李靖老人拉开房门,闪身把记者让进简朴的家中。狭小的客厅中,一张餐 桌、一排书柜、一架旧钢琴,几乎再难插足了。客厅正中,排成树状的照片墙记录了一家三代“难得”的几次聚会,“这是family tree(家庭树)。”相濡以沫六十年的吴晏老人轻声说。
  
  李靖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儿女们的发展,照片上的李家“孩子”意气风发,三位在美国发展,一位在上海退休。而在老人身后的书柜中,还珍藏着一本特殊的纪念册,里面保存着李靖最深刻的记忆,那里,是他用一生缅怀的大哥——革命烈士李默。
  
  大哥李默烈士:随时准备为党牺牲
  
  对党龄近60年的李靖来说,李默既是自己敬重的大哥,更是一生信仰的指路人,“大哥用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言传身教,为我端正了革命思想、净化了入党动机。”
  
  李默又名李德山、李沧粟,是李家兄弟中的老大。1939年冬,17岁的李默参加浦东抗日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投身抗日洪流,1940年春,李默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6月,担任江苏宝应县望直区区委书记,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战争。
  
  “当时敌情越来越严重。大哥遵照上级党组织区不离区,乡不离乡的指示,带领小股武装出没在敌据点周围,敌人白天出来,他们就晚上活动,敌人晚上出来,他们就白天活动,打敌侧面,击敌后尾,与敌周旋,以弱胜强,坚持对敌斗争,保护群众利益。”李靖回忆说。
  
   宝应县对敌斗争形势有所缓和时,李默主动向党组织提出,要去斗争形势更为险恶的溱潼县。不久,他担任溱潼县大垛区任区委副书记。当年的战友回忆,李书记 每到一庄一舍,总要走访群众,关心人民疾苦......见到同志没鞋穿,将自己的鞋送给同志穿,见到一起打游击的战友缺少被子,就把仅有的一条毯子截成两 半,半条送给了战友。”1947年7月30日,李默带领武工队开展保卫夏收、反顽化、反扫荡斗争,当天午夜,几名国民党返乡团在叛徒的带领下,偷袭李默的 住处,“敌人用蚊帐蒙住他,让他不能拔枪,最后疯狂地连开数枪,致使李默光荣牺牲。”
  
  作为大哥李默的思想和信仰上的“追随者”, 李靖老人珍藏着大哥在战斗岁月中的家书,字里行间透露着一名共产党员随时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李默曾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敌人很疯狂气焰很盛。同 志:我是个革命的战士,我是不会疲倦畏惧的,我要勇敢地战斗下去,当我一踏进这个战场,我随时准备必要时为党牺牲,我枪镗里的最后一颗子弹是新的,准备用 来对付自己的。”
  
  加入革命洪流:”上海不翻身,永不回家乡”
  
  1944年5月初,17岁的李靖在大哥安排下,来到苏北新四军十八旅(沙家浜部队),这位一心要扛枪打鬼子的少年,从此走上革命道路。火车开出上海时,他暗暗立誓:“上海不翻身,永不回家乡”。
  
   进入新四军部队前,李靖在药厂做过一年练习生,当时部队在敌人封锁下缺医少药,他一来就成了“香馍馍”,被安排在材料科担任药剂技术人员。一天,旅首长 刘飞“突然”请李靖吃饭,饭后向他交待了“试制药棉”的任务。原来,苏北是产棉区,但不能生产药棉,从敌占区购买风险太大。
  
  “初 生牛犊不怕虎”的李靖领命后,想出用烧碱皂化棉花中的脂肪,以此制造药用脱脂棉。他就地取材用石碱(碳酸钠)和石灰水(氢氧化钙)反应,得到氢氧化钠(烧 碱)和碳酸钙,再把棉花放到氢氧化钠溶液里热煮、漂洗、晒干。有一次,他把晒干的棉花放到水里,棉花居然吸水下沉——药棉试制成功了!1945年2月,李 靖调到苏中军区卫生部材料科,用土法办起药棉生产工场,大批生产脱脂棉花、纱布,保证了部队医疗的需要。
  
  1945年抗战胜利的前 夕,部队的药材依然严重匮乏,只好就地取材、自制药材。李靖回忆说,当时做药片的方法很土,先将原料和淀粉制成薄薄的药饼,再用子弹壳压出一个个小药片, 不但产量低,质量也难保证。旅首长决定,想办法从上海买一台打片机。问题是,如何让笨重的打片机通过敌人层层关卡?李靖托了上海一家药店的杨老板,倾向抗 战的杨老板果然有办法,他买通一个船老大,把打片机拆散后涂上凡士林,吊在船底下,从水路通过敌人封锁线,安全运到了解放区。
  
  由于海水的侵蚀,打片机运到苏北时已锈得不像样,经过旅卫生部长张光裕精心擦洗、安装,终于在1945年秋生产出阿司匹林、大黄苏打、止咳片等药物,这台机器成为苏中军区第一台打片机,为抗战胜利立下了“功劳”。
  
  相濡以沫革命伴侣:一生坚持为党工作
  
  1949年5月25日,解放上海的炮声打响,不久,百年外滩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作为接管干部进驻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后,李靖认识了药专毕业生、地下党员吴晏,两人在工作中相知相爱,并结为一生的伴侣。
  
   吴晏回忆,1944年进入私立中法药专时,学校里一片死气沉沉,很多人对民族存亡充耳不闻。当时班上有位同学王文绚,平时乐意帮助同学,还积极印发全校 通信录,在同学中有很高的威望。王文绚经常找吴晏谈话,引导她思考毕业后怎办?“资本家剥削人民很厉害,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抗日。”她还向吴晏借阅社会发 展史、灯塔小丛书、学生报等进步书报。在王文绚的启发下,吴晏逐步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她慢慢知道,王文绚也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1945年7月,吴晏提出入党申请,在当时白色恐怖条件下,入党申请书要用米汤写,再用碘酒“显影”。但吴晏和家里人住在一起,用米汤写不方便,后来就 改用了钢笔写。“当我把申请书交给王文绚,她握住我的手说:现在你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了。”1945年7月,吴晏与沈百余、何巧娟、张文芸三位同学,在王 文绚家中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
  
  入党后,吴晏在党组织领导下,团结和依靠群众参加学生运动,她带着同学办起“小药厂”,夏天制作 花露水、DDT液、痱子粉,冬天制作冷霜,用义卖形式的来募集助学资金;还参加了抗议“5·20”惨案活动、罢课斗争;到处张贴“反抽壮丁”大字报,参加 “反美扶日”示威游行等政治斗争。
  
  1948年1月17日,港英当局用暴力拆民房,驱逐中国人民,引发强烈的愤慨。吴晏等党员和积 极分子步行到外滩,与几十所大中学校的同学汇集,在英领事馆前抗议示威。当时领馆门已关闭,国民党军警护把把枪口对着学生队伍,同学们情绪激昂,高唱“枪 口对外,瞄准敌人”,有几个学生还爬到领馆墙上,刷写“打倒英帝国主义”等大字标语。下午4时许,游行队伍主席团派出4名代表,进入英领事馆递交抗议书, 英国国旗被迫降下。后来,游行队伍转到南京路时,听说递交抗议书的代表被扣押,游行队伍又返回英领馆门前,在广大学生的强烈抗议下,英领馆被迫释放了被扣 学生代表,“这次游行让我们认识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人民灾难的深重。”
  
  上海解放后,吴晏一直在医疗卫生行业工作,和相濡以沫的李靖一样,两位老人一生坚定革命信念,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工作。现在,两位老人离休后的生活很充实,一个打得一手好桥牌,一个练得一笔好书法,还经常被请去给年轻人上党课。
  
  “如果给年轻党员讲一句话,您觉得什么最重要?”面对记者的问题,李靖老人转头望着记者,认真地说:“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http://sh.eastday.com/qtmt/20110628/u1a895929.html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9 23:0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