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龍脊梯田 [2019/11]
- 上海宝燕海鲜超市买了活海鲜 [2019/11]
- 顽石难化(二)- 我的肾结石与碎石记 [2012/05]
- 顽石难化 – 我的肾结石与受洋罪 [2012/03]
- 桂林的点心 [2019/12]
- 德州自由港海邊 [2019/03]
- 上海在1983 (二) [2012/09]
- 我们在阿根廷依瓜苏大瀑布看到的大嘴鸟,中文又叫鵎鵼 [2018/03]
- 上海外滩陆家嘴-去年十月 [2017/04]
- 上海在1983 (三) [2012/09]
- 上海在1983 (一) [2012/09]
- 休斯頓的鱷魚潭 - 手机拍摄 [2013/07]
- 上海音樂廳的一個優美夜晚 [2017/04]
- 一条让你仿佛回到旧上海的小街 - 12月7日2012年 [2012/12]
- 苏州在1983 (一) [2012/09]
- 上海在1983 - 震撼记 [2013/03]
- 读建筑系时的练习画 - 一画四种针笔画技巧 [2012/03]
- 杭州在1983(一)- 西湖 (一) [2012/09]
- 波罗的海游轮之旅 —— 3 柏林(3)博物馆岛与帕加馬博物館(八月十二日) [2014/12]
- 美国军费吓人 [2013/01]
- 杭州在1983(二)- 西湖(二)与岳王庙 [2012/09]
- 天坛在1983 [2012/10]
為何說可將九一一與史諾登連成一線?
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
是史上最驚悚的恐怖活動,
也是史上最駭異的反美事件;
現在正進行中的史諾登事件,
則是網路時代最駭人聽聞的政府侵害人權事件,
美國政府解釋監偵網路的理由是反恐,
把根源推到九一一。
九一一事件源自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對「美國文明」的敵意,
而史諾登事件則暴露了美國憲政法治燭台下的黑暗角落。
九一一事件固然是杭廷頓所指的跨國界的「文明衝突」,
而史諾登事件則是國家與網路世界的「文明衝突」;
二者在內容及外觀上迥然而異,
卻皆可視為具有「文明衝突」指標意義的大事件。
其實,從九一一到史諾登,
其間尚有二○○三年的美國侵略伊拉克,
與二○○七年揭幕的華爾街金融海嘯。
四者連成一線,
皆是對美國標榜的民主體制與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嚴酷檢驗。
九一一的恐怖攻擊受到全球嚴厲譴責,
但美國亦應省思為何凶手對美國仇恨至此。
長期以來,
在美國那種藉著武力支撐的強勢文明,
和其實主要是軍力不如美國的弱勢文明之間,
一直存在著力量不對稱的衝突。
沒有一個阿拉伯伊斯蘭國家能夠以政府之力抵抗美國,
但當恐怖分子跳脫了國家與軍隊的框架,
那就不是國與國的衝突,
而是人與人的衝突,
也是弱者與強者的不對稱鬥爭。
小布希侵略伊拉克,
將人與人的衝突又拉回到國與國的衝突;
這是美國的強項,
卻引發了強烈的文明爭議。
事後證明,
美國揮軍伊拉克,
是裹著「查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謊言的侵略行為。
七年後,美軍從伊拉克抽腿時,
留下了一個在精神及實體上皆幾近廢墟的伊拉克,
及成千上萬的孤兒寡婦。
美國出兵時也許不會想到,
它對伊拉克造成的實質損傷恐猶逾於海珊政權。
這裡又留下了一個「文明」的問號:
一、為何在美國崇高的道德論述下,
卻仍會出現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侵略戰?
二、為何美國這種自稱先進的民主,
也會被小布希及其身邊的野心家所利用?
三、這難道只是一場「文明」的誤會?
接下來又一場文明的誤會,
是二○○七年自華爾街爆發的金融海嘯。
金融市場的自由與寬縱,
給了金融兀鷹肆無忌憚的空間;
兀鷹們買空賣空,
卻造成了全球多少人血本無歸、
家破人亡,
甚至國本為之動搖。
在此,資本主義的「文明」極致,
儼然只是刀俎魚肉;
政府的法制防範不了這種慘禍,
美國的「文明」更無能阻擋金融兀鷹的「野蠻」。
這場金融海嘯,
使人們對資本主義的信仰動搖,
更使市場上人與人的信任關係受到重創。
如今,海嘯仍餘波盪漾,
人們心中的疑問是:
難道這就是「文明」?
史諾登所舉發的「稜鏡計畫」,
則是政府肆無忌憚的罪行。
諷刺的是,
如今有人將史諾登與陳光誠作比較。
北京為了制伏陳光誠,
幾乎封了東師古村,
引來內外民主人士交相責罵,
最後無計可施地把陳光誠交給美國,
北京政權面子裡子皆失。
然而,像「稜鏡計畫」這樣的政府行動,
只要向大科技公司下達命令,
即可進行政治成本及金錢成本皆低的「維穩」方案,
政府作盡髒事,
卻不留汙名。
如今,收容了陳光誠的美國政府,
卻千方百計要引渡史諾登。
這裡又觸發了幾個有關「文明」的疑問:
一、美國的核心價值究竟是「統治權力」,
抑或是「人權」
(包括自由、民主等一長串概念)?
二、政府可以違反憲法精神指使公務員
(包括外包人員)侵犯人權,
但受指使者卻不能有不服從或舉發的權利?
三、當「政府權力」與「人權」發生「文明衝突」時,
像美國這樣的文明國家,
會不會使史諾登受到比陳光誠還不如的處遇?
近年美國國力滑坡,
一方面固然是因軍事力量愈來愈不足憑恃
(如出兵伊拉克事件),
更重要的則是因其倫理道德受到質疑
(金融海嘯);
因而,遂有稜鏡計畫以防範「九一一」的再發生,
但這卻使得美國的文明典範地位更受重創。
這已不是「國力」的問題,
而是「國魂」的問題。
相對而言,
美國依然是一個在自由民主的尺標上值得尊敬與效法的國家;
但是從九一一到史諾登這些年來的轉折卻顯示,
美國文明確亦面臨了如何自我改善及自圓其說的問題。
這當然是一個「文明」層次的問題。
http://dateline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