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龍脊梯田 [2019/11]
- 上海宝燕海鲜超市买了活海鲜 [2019/11]
- 顽石难化(二)- 我的肾结石与碎石记 [2012/05]
- 顽石难化 – 我的肾结石与受洋罪 [2012/03]
- 桂林的点心 [2019/12]
- 德州自由港海邊 [2019/03]
- 上海在1983 (二) [2012/09]
- 我们在阿根廷依瓜苏大瀑布看到的大嘴鸟,中文又叫鵎鵼 [2018/03]
- 上海外滩陆家嘴-去年十月 [2017/04]
- 上海在1983 (三) [2012/09]
- 上海在1983 (一) [2012/09]
- 休斯頓的鱷魚潭 - 手机拍摄 [2013/07]
- 上海音樂廳的一個優美夜晚 [2017/04]
- 一条让你仿佛回到旧上海的小街 - 12月7日2012年 [2012/12]
- 苏州在1983 (一) [2012/09]
- 上海在1983 - 震撼记 [2013/03]
- 读建筑系时的练习画 - 一画四种针笔画技巧 [2012/03]
- 杭州在1983(一)- 西湖 (一) [2012/09]
- 波罗的海游轮之旅 —— 3 柏林(3)博物馆岛与帕加馬博物館(八月十二日) [2014/12]
- 美国军费吓人 [2013/01]
- 杭州在1983(二)- 西湖(二)与岳王庙 [2012/09]
- 天坛在1983 [2012/10]
其間,民進黨執政年代,王金平即受陳水扁倚重而出任董事長。到得二次政黨輪替,轉任董事,照樣呼風喚雨,不僅和連戰固為數十年好友,更每每利用這一平台互動熱絡,相率廣結善緣,累積政治籌碼。
今年九月初,該會推出演講文宣,題為〈浪漫的革命者─永不妥協的民主鬥士〉,安排王金平在7日上午十點半負責介紹演講貴賓施明德先生。白紙黑字,載之甚明,凡知情者哪會懷疑這位王「院長」敢在前一天的6日上午,倉皇遠離台灣,硬是放了「浪漫的革命者」好大鴿子。
然則眾所周知,9月6日特偵組向國人舉發王金平受柯建銘所託,挾院長之尊向高檢署關說司法個案。但當時,王幕僚說詞指稱「王金平正在家庭旅遊」,翌日改口「王金平在馬來西亞嫁二女兒」。
果然託辭為真,則何以台灣民主基金會竟仍安排其7日上午,主持介紹演講貴賓施明德?足見王之缺席、遠遁,蓋因自知司法關說案東窗事發,一時無法把握會不會被逮捕,只得舉家溜之大吉。然則有關單位豈能不徹查,是誰向王金平暗地通風報信?
即便如此,王金平顯然深信德國納粹「謊言說上千遍,必成真理」信條,遂不計二女兒名節,一再強辯匆忙離台,「確實」在辦喜事。以是乃有人用之為「武器」,先後在其回國當天前後炮轟馬總統「不該這樣羞辱王院長」、「現在不是大明王朝」。
但王金平這番嫁女謊言,終究經不起考驗,不管他如何從「二女兒在前年出嫁」、「我是口誤,二女兒是在兩年前訂婚,不是結婚」,乃至7日王幕僚所言「去年訂婚,今年9月8日才結婚」,以及「不是結婚,是補辦喜宴」云云,統統抵不住台灣民主基金會的這幅文宣─王金平按照預訂行程,7日上午應該、必然出現在台北國家圖書館3樓國際會議廳。
至此斷無可疑,王金平一直在欺騙台灣民眾,凡所圖者無一不在操弄民粹,扮演慘遭馬英九殘忍迫害之悲情角色,賴以持續竊奪立院,橫行國會。很不幸的結果是,他的狡計得逞,繼續一手《金剛經》,一手海撈各界之同情,儼然以「台灣救世主」形象,笑容可掬出現在大眾傳媒上。
請問,該基金會之所有活動,素為國民黨大老所知所密切掌握。再請問,民進黨何以不追究柯建銘,反倒侵門踏戶管起國民黨家務事?乃至被關說的司法機關,如台北地院者,竟亦淪為王某打手,宣稱立院不能沒有王金平。
而被放鴿子的施明德,竟也為之掩飾,轉而要求馬辭黨主席。
此外,以知識分子自命的台灣大部分公益團體、社團法人,若非保持沉默,即相率以盲引盲相偕「護王打馬」。令人駭異司法關說無罪,舉國盡皆王柯黨!
然則彼等以往對著我們高喊「知識分子要站在政府的對立面」,但王金平也是國民黨大老、立法院長,卻何以縱放?
不只此也,當知這句傳自西方自由主義者的口號,實在只抄了前半句,卻故意忘了後半段─不管以撒.柏林、薩依德、卡爾.波普爾、安伯托.艾可、薩拉馬戈都在提醒和呼籲,知識分子更應站在道德的基石上,勇於自我批判,勇於站在邪惡的對立面。
倘非如此,我們不妨檢視毛澤東在準備發動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2年,對著共產黨高幹講的一席話:「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階級是這樣,反革命階級也是這樣。」
請捫心自問,民進黨倒行逆施,王柯飾詞狡辯,以及權貴利用媒體「大鳴大放」,能不是重施毛澤東文革故技?可悲的是,現在的台灣社會依然活在毛澤東的陰影下,既被民進黨之「去中化」所脅迫,又被王柯之司法關說無罪所綁架。而在若干媒體護航下,放眼望去,無一不是趁機批鬥馬英九之「司法關說黨徒」。
台灣,台灣,有良心的知識分子們,曷可坐令巨奸大惡竊據國會?(作者為作家)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09190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