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龍脊梯田 [2019/11]
- 上海宝燕海鲜超市买了活海鲜 [2019/11]
- 顽石难化(二)- 我的肾结石与碎石记 [2012/05]
- 顽石难化 – 我的肾结石与受洋罪 [2012/03]
- 桂林的点心 [2019/12]
- 德州自由港海邊 [2019/03]
- 上海在1983 (二) [2012/09]
- 我们在阿根廷依瓜苏大瀑布看到的大嘴鸟,中文又叫鵎鵼 [2018/03]
- 上海外滩陆家嘴-去年十月 [2017/04]
- 上海在1983 (三) [2012/09]
- 上海在1983 (一) [2012/09]
- 休斯頓的鱷魚潭 - 手机拍摄 [2013/07]
- 上海音樂廳的一個優美夜晚 [2017/04]
- 一条让你仿佛回到旧上海的小街 - 12月7日2012年 [2012/12]
- 苏州在1983 (一) [2012/09]
- 上海在1983 - 震撼记 [2013/03]
- 读建筑系时的练习画 - 一画四种针笔画技巧 [2012/03]
- 杭州在1983(一)- 西湖 (一) [2012/09]
- 波罗的海游轮之旅 —— 3 柏林(3)博物馆岛与帕加馬博物館(八月十二日) [2014/12]
- 美国军费吓人 [2013/01]
- 杭州在1983(二)- 西湖(二)与岳王庙 [2012/09]
- 天坛在1983 [2012/10]
转载,作者不详
剛看到這一篇文章很有感觸如有耐心就看完它吧!
刚收到一个美国的台湾球友发来的一段“到上海的新體驗”:
近十年來,每年都會來上海一兩次,去年因為生病沒來,昨天又來上海了,以前都是住在人民廣場旁邊的新世界麗笙酒店,這次訂不到房,就住浦東的長榮桂冠酒店。很多事對我來說是第一次,餐罷無聊,就來野人獻曝一番吧。
首先,這是我第一次以卡式台胞證入境,是人工通關,從把證件遞進窗口到我離開窗口,最多十秒鐘,不用翻文件,不用打鍵盤,不用蓋章,只把台胞證感應"嗶"一下,就OK過關了。
住進酒店,本來以為浦東沒有浦西熱鬧方便,結果酒店對面就是一個購物廣場,和浦西的新天地差不多但是大得多。 酒店旁有一家歐尚超市,奇大無比,台灣的大賣場根本無法相比。
今天早上出發去人民廣場旁的銀行辦事,不過兩年前,那銀行還像台灣的銀行,一排櫃台,四五個行員,民眾拿號碼牌叫號辦事。 現在是一排機器,只有一個行員和一個警衛,要辦甚麼事全部在機器上辦,包括開戶填文件,只有一些需要本人辦理的事情時才到行員前面人工驗證簽名授權一下證件。
久聞支付寶大名,本來想說這沒甚麼,台灣早就有像悠遊卡這種小額支付的第三方支付方式。 這次是我第一次使用支付寶,讓我大為吃驚,因為它厲害的地方不是付款方式,而是它的普及性,我吃飯,路攤買水果,超市結帳,全部用支付寶,我就是想看哪裡不能用,我投降了,連地鐵車票充值機,甚至路旁飲料販賣機也都可以用支付寶,等於鈔票了。
台北UBike很方便,我也常常用,但是上海的共乘單車更是方便得多,你看到路邊有車就可以借,沒有固定的停車樁,就算沒看到車也可以用手機看附近哪裡有車,看到後可以用手機預約十五分鐘,這十五分鐘內別人借不走,然後你掃描車上條碼就會自動解鎖讓你騎走,最棒的是隨停隨還,只要把車鎖一拉,就算還車了。這共乘車到處都是,還有電動車,台北起步早,現在落後多了。
以前上海人對外人滿冷漠的,問路甚麼的,要不亂指一通,要不不理不睬,這次嚇一跳,今天我有三次只是和我太太在討論去哪裡要怎麼走,三次都碰到有人主動幫忙,一次是五十歲左右的婦人告訴我幾號轉幾號地鐵,一次是兩位三十左右的夫妻幾秒就從網上列出乘車及步行路徑要我用手機照起來,第三次更棒,她說她也要去附近,我帶你們去吧! 轉了兩趟地鐵,把我們帶到目的地才離開。 這才是上海最大的變化,我觀察到在人民廣場附近,在我住的旅館附近,有90%的車子會禮讓行人,很少路人闖紅燈穿馬路,在我今天搭的十次地鐵上,看到四次讓座老弱婦孺,沒有不讓的,這是我以前從未經驗過的。
剛才去餐廳吃飯,先排半小時隊,是在門口輸入手機號碼,然後可以去逛逛,隨時可以用手機看排到幾號了,快輪到時也會手機提醒,這台灣也普遍,沒啥。讓人搞不懂的是進去坐定後沒人理,和我們同時進去的隔壁桌連菜都上了,我們連點菜的服務員都不見蹤影,經過觀察,原來是要用手機掃描一下帶位牌上的條碼,手機上就會顯示菜單及每個菜的說明,直接用手機就可以點餐了,人家一家七八個人,每人一個手機就各自點菜,菜也就一個一個上來,隨時可加點,買單也是幾秒就來,支付寶一掃就完事了。效率奇高。
我這次算是土包子了,台北啊! 二十年前看上海大力建設,我還想這樣還要好久才能追上台北,心想他們硬體建設漂亮,軟體內在不行,這次是認知到我們是在看人家車尾燈了。 而且人家是上下一心,大家的嘴上都是要國家富強,要站上世界第一。我的幾位年輕親戚各個幹勁十足,信心滿滿,認為努力就會帶來美好回報,完全不認同小確幸。這次到上海不過24小時,卻感受到和以前不同的事物。我已退休,不拚了,台灣的下一代就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