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看病 [2009/03]
- 在美国考驾照 [2009/03]
- 第一次吃罚单 [2012/01]
- 面签时穿衣服的故事 [2009/03]
- 稀烂的美国航空 [2009/03]
- 闹了一个笑话 [2009/04]
- 魁北克的交通和老城 [2012/04]
- 公路惊魂 [2009/03]
- 闲谈美国的中医 [2009/03]
- 神经病似的同事 [2010/06]
- 美国人的效率 [2009/04]
- 再次参加驾照路考 [2009/04]
- 退不掉的电饭煲 [2012/05]
- 巴拿马纪行 [2012/01]
- 委内瑞拉纪行1 [2010/11]
- 机油漏光了 [2010/06]
- 温哥华印象(一) [2009/04]
- 看鼻炎 [2009/03]
- 遭遇无赖(一) [2009/06]
来美国之后,令我印象很深的地方很多,前面的博文里也多次提到过,其中之一就是美国人的相互关照。出入电梯的时候,大家都会自觉地先下后上,让女士和年长者先行;推门的时候,如果后面有人跟着进出,一定会拉着门,直到人走完。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大家似乎也不习惯这种做法。有个同事告诉我,他以前在上海的写字楼里,拉开门后,见后面有位女士跟着,就拉着门一直等女士走过去。结果那位女士站着不进去,而且用一种警惕的目光扫视着他,一脸“你想干什么?你有什么企图?”的表情。
昨天去加油,对于这一点又有了新的认识。我加油的地方是美国很有名的COSTCO加油站,它是COSTCO超市附属的加油站,油价要比市价便宜2毛钱,但是必须得凭会员卡才能加油,且都是自助加油。我去的时候人比较多,大家都在排队。和国内的小型加油站差不多,每竖排都有2个加油泵,可以同时供2辆汽车加油。
我在离我最近的一个泵排队,我前面有一辆车(称为A车)正在加油,那辆车之前是另外一辆车(B车)在加油。A车先加完油,但是并没有急着走,其实路的宽度足够他越过B车。他一直等着B车加完油,走了,他才开走。轮到我加油了,我自然是到比较靠前的B加油泵,免得堵着后面的车加不了油,后面有一辆车紧跟着到了A泵。我加油加到一半的时候,在B泵加油的小车已经加完了,而且超过我走了。后面来了几辆排队的车,但是奇怪的是,排在第一的车并没有到A泵去加油,而是在站外等着,后面排队的车也不着急,没有按喇叭之类的催促措施。同事告诉我,这是美国的“礼让”文化。那辆还在排队的车知道我快加完了,如果他去A泵加油的话,势必会妨碍后面的车到B泵加油,所以他一定要等我离开后,直接到B泵。
我有些将信将疑,等加完油离开后,我特意回头观察了一下,发现果然如此。让我不由得对美国社会和美国人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内心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其实美国人的“礼让”还表现在很多地方,例如高速公路上。美国的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几乎和中国市内主干道上的车流量差不多,但是车速要快出许多,除了上下班的高峰时期之外,车流的速度基本上都在110公里/小时左右。按说在这种速度、这种车流下变道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光是两边“嗖嗖”穿过的车流声就足够让很多司机心生怯意的。可是在美国,尤其是在加州这边,如果你打了转向灯,后面的车基本上就会给你留出空间来,让你变道;其实在市内驾车也是如此。可是如果在中国,很多情况下,后面的车只会加速和你并行或者维持原速,使得变道成为一个对技术、胆量都要求很高的活,只能见缝插针,甚至有时候会强行逼迫后面的车减速,从而使得双方都有些心惊胆战,进而骂骂咧咧 。而有的时候,由于后面的车不让道,根本就变不了道,只好一口气往前开。我在武汉就遇到过这种情况,逼得我只好违规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