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看病 [2009/03]
- 在美国考驾照 [2009/03]
- 第一次吃罚单 [2012/01]
- 面签时穿衣服的故事 [2009/03]
- 稀烂的美国航空 [2009/03]
- 闹了一个笑话 [2009/04]
- 魁北克的交通和老城 [2012/04]
- 公路惊魂 [2009/03]
- 神经病似的同事 [2010/06]
- 闲谈美国的中医 [2009/03]
- 美国人的效率 [2009/04]
- 再次参加驾照路考 [2009/04]
- 退不掉的电饭煲 [2012/05]
- 巴拿马纪行 [2012/01]
- 委内瑞拉纪行1 [2010/11]
- 机油漏光了 [2010/06]
- 温哥华印象(一) [2009/04]
- 看鼻炎 [2009/03]
- 遭遇无赖(一) [2009/06]
温哥华和洛杉矶基本上处于同一个经线范围,但是维度相差很远。因此这里的冬天比洛杉矶要冷得多,而且还有雪可以下。现在这个时间段,早上8点,太阳才露出地平线,下午不到4点,天就黑了下来,日照时间特别短。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的夏天白天特别长,早上4点天就亮了,晚上10点才天黑。
昨天是去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市拜访议员,需要换乘轮渡过海。因此大家很早就起床去赶床,一旦错过第一班,就得等到2个小时以后了,过去之后就会比较晚,显得失礼了。
一路走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虽然加拿大和美国是邻居,关系十分密切,而且很多人就把加拿大当作了美国的一个州,但是二者之间依然有着很多的不同。例如量度单位就不一样:美国的公路里程用英里,速度用英里,加拿大用的是公里;路旁加油站里的汽油价格是以升为单位,在美国则是“加仑”;但是在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两国的量度单位又都统一成了“磅”。在我们看来,实在是有些混乱,让人摸不着头脑。
突然前天参加一个庆典活动,还有一个更有趣的事情。要说起中国人最熟悉的加拿大人来,估计除了白求恩,应该就是大山了。其中大山之所以被熟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能说流利的中文,是个中国通。而我前天见到的一个加拿大白人,则号称“大山第二”。此人现年大约60多岁,曾任加拿大驻华外交官,现在一所大学服务,中文也是非常的流利。
庆典中最有意思的一幕是:庆典聘请的一个当地议员致辞,她是从香港过来的移民,只能讲英语和广东话,而前述的“大山第二”是庆典司仪,因此便当仁不让地充当起翻译来。于是有趣的事情出现了:一个中国人对着一群中国人用英语致辞,然后一个外国人充当中文翻译。
有趣,果然有趣!可是总觉得有点说不出来的无奈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