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普通美国中产阶层的万般无奈 [2011/12]
- 回国腐败(3)--- 小县城大世面 【组图】 [2013/08]
- 回国腐败(5) -- 北京旅游第一天(天安门、故宫和天坛)【组图】 ... ... ... [2013/09]
- 纽约老正兴—舌尖上的美味 [2012/08]
- 回国腐败(2)--- 地铁、动车、高铁、高速公路及其他 【组图】 ... ... [2013/08]
- 一孔之见侃美国(2)-- 博士后 [2012/03]
- 回国腐败(6)--旅游第2天(北京荷花市场、天津文化街)【组图】 ... ... [2013/10]
- 回国腐败(4)___ 2次借扳手看中国城市人际关系 [2013/09]
- 奥巴马来了! [2015/07]
- 回国腐败(1)--- 一波三折的飞行与打的 【附大量航拍图片】 ... ... ... [2013/08]
- 美女帅哥靓丽纽约,亲情中华闪亮登场(组图) [2015/02]
- 传奇(王菲) [2010/03]
- 《蜗居》的编导演, 你们自己的道德低线在哪里?! (多图) [2009/12]
- 回国腐败(11)--香港,美丽的地方【组图】 [2013/12]
- 【活动报道】品尝钓鱼台月饼 参与习近平联合国讲话座谈会 [2015/10]
- 情人节的夜晚 [2011/02]
- 情网(上)__贝壳缘 (1) [2010/06]
- 情网(上)__贝壳缘 (4) [2010/06]
- 情网(下)_危机(1) [2012/04]
- 【小说接龙】娃娃的婚事 __(4)爱就是心疼? [2010/02]
- 情网(上)__ 贝壳缘(3) [2010/06]
- 网友相见---玫瑰花一样的心情,浪花般的心思 [2009/07]
- 用真情拥抱叔叔(真人真事 原创) [2009/08]
- 小学二年级课文 [2009/04]
- 【小说接龙】娃娃的婚事__(3)平凡心里还有一个她? [2010/02]
- 情网(上)__贝壳缘 (5) [2010/06]
跟一位朋友闲聊,笑谈准备如何度过圣诞长假。想起若干年前的滑雪经历(见博文《另类滑雪》),我为自己当年的窘况哑然失笑,不禁恶作剧心起,想诱导不会滑雪的他去滑雪场出出他的洋相。
“咱们两家一起去Vermont度假,我负责教你滑雪,如何?” 我逗他,其实我至今还不会滑雪。
“干嘛跑那么远去滑雪?新泽西不就有很多滑雪场嘛。”他倒当真了。
“我说的是度假,顺便学滑雪。Vermont有个度假村,环境优美舒适,是冬季休闲的好去处。”
“罢了罢了,咱消费不起如此奢侈的度假。”他打哈哈。
“废话,这样的度假不过是美国普通工薪阶层的普通消费,你怎么消费不起?”我较真了。
“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家虽然也算中等的中产阶层,仍然还是入不敷出,买不起房养不起车。” 他轻叹。
“怎么可能?”我快人快语说出我的疑虑。他好歹也是有硕士学位的专业人士,有一份中不溜秋的工作,怎么把自己说得像个穷人似的。
“听好了,我给你算算账。”
“洗耳恭听。”
“我家太太不工作,全家的收入就是我那份干工资。我每张支票大慨$2000,一年的税后工资也就大慨$50000。”
他在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下,我赶紧飞快地算账,税后$50000, 也就是税前7万多的年薪,这在纽约,也是中等甚至中等偏上的工薪了。他拥有这样的年薪还叫穷,其他的普通纽约客怎么生存呀。要知道,纽约的平均家庭收入也就5万多也---这统计应该是指税前的吧?
“我单位只保我个人的医疗保险,不包我儿子和太太。太太身体不太好,这些年就没再工作,自然也就失去医疗保险。万幸的是,她参加一个group的医保,费用自讨腰包每年大慨是$5000。儿子原来享受过一段免费医疗保险,最近政府消减开支,把他踢了出来;我只好利用他的未成年身份,在政府系统内重新为他申请到一份医疗保险,我们自己每年大慨得支付$5000。”
“乖乖,光是医疗保险就一万,这5万去掉1万,剩下4万。”我忍不住插了一句。
“每月房租1500,加水电、宽带费、电话、一家三口的手机费,每月也超$2000了。”
“每月两千多,一年就是2.5万,这下4万去掉2.5万,还剩1.5万。” 我接口帮他汇总,心里嘀咕,每月1500的房租是租不到什么好房子住的,肯定比较拥挤,社区也不会太好的。
“我每月上班往返的火车票是$300多, 纽约市内地铁卡$100多, 一年下来又是$5000。”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那剩下的1.5万减去你的通勤费$5000,就只剩下1万的生活费啦。” 我不由感叹。
“这每月不到$1000生活费,得包括一家三口伙食、生活杂费、娱乐;儿子上中学了,也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开销。你说我哪里买得起房子养得起车子?我说捉襟见肘,还真是并无虚言。贫贱夫妻百事哀,我们哪能有什么度假之类的浪漫和奢侈?!”
他的语调有一些不甘,也充满了无奈。
我听了,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本来是节日逗乐,没想到却引出如此沉重的话题。他毕业于名校并升职为大学讲师才出国。来美后靠端盘子赚学费获得硕士学位,好不容易拥有目前这份还算不错的工作,居然还入不敷出。唉!
“来美国寻求更美好的生活,到头来没房没车没存款,让老婆孩子跟着我吃苦受罪,真是对不起他们呀。想想真是窝囊啊,我怎么这么无能!”
他语调低沉,让我觉得有点压抑。
“别瞎说什么无能、窝囊这样的废话!读书时你是佼佼者;工作以后,你至少也是工薪族中等偏上的。你该为自己自豪而不是自怨自艾!知足常乐吧。”
我这话虽有恭维鼓励的性质,但我说的也是大 实话。尽管我们总是听到谁谁脱颖而出,或谁谁挣7位数工资,很多时候其实也只是一个传说,真正混上中上层或能挣10万以上年薪的,毕竟是少数或者根本就是极少数。就说我自己,当初也努力过追求过,到头来也就是一份平平常常的工作获取一份普普通通的工资混混日子而已。因为我家夫妻俩人都工作,经济状况比他家稍微好一点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仅不能在曼哈顿的好区买套房子,甚至连租都租不起,离富裕更是还差一万八千里。可大家不都这样吗?!称得上富裕的有几个?就连小康,也远非普遍呢!
看看周围的人,不管是土生土长的普通老美,还是所谓的海外华人精英,大家不都在紧巴巴地过日子吗?!他的千般无奈,其实也是普普通通的中产阶层的万般无奈!
美国乃至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都是这样,中产阶级占据了整个社会的80%的人口比例,却只拥有不到20%的社会财富。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地工作,换取的不过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基本物质保障。所谓撑不着饿不死,富,富不到有太多的闲钱闲情商讨革命变天;穷,也穷不到揭不开锅而揭竿起义,社会就这么平平稳稳地运转,权贵们就这么平平安安的享受他们的荣华富贵,平民老百姓就这么万般无奈地劳作着打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