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普通美国中产阶层的万般无奈 [2011/12]
- 回国腐败(3)--- 小县城大世面 【组图】 [2013/08]
- 回国腐败(5) -- 北京旅游第一天(天安门、故宫和天坛)【组图】 ... ... ... [2013/09]
- 纽约老正兴—舌尖上的美味 [2012/08]
- 回国腐败(2)--- 地铁、动车、高铁、高速公路及其他 【组图】 ... ... [2013/08]
- 一孔之见侃美国(2)-- 博士后 [2012/03]
- 回国腐败(6)--旅游第2天(北京荷花市场、天津文化街)【组图】 ... ... [2013/10]
- 回国腐败(4)___ 2次借扳手看中国城市人际关系 [2013/09]
- 奥巴马来了! [2015/07]
- 回国腐败(1)--- 一波三折的飞行与打的 【附大量航拍图片】 ... ... ... [2013/08]
- 美女帅哥靓丽纽约,亲情中华闪亮登场(组图) [2015/02]
- 传奇(王菲) [2010/03]
- 《蜗居》的编导演, 你们自己的道德低线在哪里?! (多图) [2009/12]
- 回国腐败(11)--香港,美丽的地方【组图】 [2013/12]
- 【活动报道】品尝钓鱼台月饼 参与习近平联合国讲话座谈会 [2015/10]
- 情人节的夜晚 [2011/02]
- 情网(上)__贝壳缘 (1) [2010/06]
- 情网(下)_危机(1) [2012/04]
- 情网(上)__贝壳缘 (4) [2010/06]
- 【小说接龙】娃娃的婚事 __(4)爱就是心疼? [2010/02]
- 情网(上)__ 贝壳缘(3) [2010/06]
- 网友相见---玫瑰花一样的心情,浪花般的心思 [2009/07]
- 用真情拥抱叔叔(真人真事 原创) [2009/08]
- 小学二年级课文 [2009/04]
- 【小说接龙】娃娃的婚事__(3)平凡心里还有一个她? [2010/02]
- 情网(上)__贝壳缘 (5) [2010/06]
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纽约地铁系统接连发生了两 起推人下地铁轨道致死案,纽约时报披露2012年有55人死于纽约地铁轨道(几乎每周一例呀!),媒体哗然,纽约通勤族更是心惊胆战!不得不,我们开始跟孩子探讨乘坐地铁的安全措施,讨论乘坐地铁的各种安全细节,包括在地铁站 内行走时该如何避开地铁轨道,等车时该怎样远离站台边缘,万一掉下地铁轨道时该怎样呼救攀上月台,危急之中又该如何甩掉书包就地贴着枕木平躺在两铁轨间的 空隙之处。。。
讨论这些问题时我故作轻松,但心里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我心里太清楚,纽约的地铁系统实在太不安全,所以,怎么也不放心已经上中学的女儿独自乘坐地铁上学,宁可自己辛苦一点,迁就孩子的作息时间,上班的我与上学的她同进同出,尽可能堵住安全漏洞。
然而,这样那样的突发事件却防不胜防!
昨天, 新年第3天的旁晚,女儿放学、我下班,我俩一起乘坐 地铁回家。女儿不敌一天的劳碌,坐了一会就安然入睡。我在地铁到站前几秒叫醒她并快步朝车门走去;训练有素的女儿迅速从梦中醒来并站起尾随我走向车门。车 门开了,我回头看了身后的女儿一眼,身不由己地随着人流走出车门,走上月台,走上楼梯,进入车站大厅,继而被人流涌出了地铁验票口。这会,人流分散而去, 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回头看看女儿。不回头不要紧,一回头立刻魂飞魄散:跟在身后的是个大男人而不是我的女儿!深吸一口气,我告诉自己要镇定:也许她走得慢 落后了,等一会就出来了。
我站在地铁验票处往下望,在适当的角度之下甚至能看得到地铁站台,却久久不见女儿上来!
刚镇定一会的心又慌乱起来:地铁车门关闭得 实在太快,肯定是跟随在我身后的女儿来不及迈出车厢就被迅速关闭的车门滞留在车厢里了!但愿她没被车门夹伤。这什么鬼地铁系统呀,人还在车门之中就被关闭 的车门夹住的事件时常发生;我自己也被夹过,只是好在现场的其他乘客赶紧使劲帮我撑开车门才不至于受伤罢了!天呀,但愿吉人自有天相,女儿一切平安。
等了5分钟还不见女儿上来,我心慌,但却不容许思绪混乱!我强迫自己做出判断:女儿有可能在下一站出车厢,再换乘对开的地铁返回这里,这一过程所需时间应该是5~10分钟;如果下一个5分钟之内她没回到这,我到下一个地铁站找她。
正在我焦急之中,我的手机响了,是女儿打来的。感谢Verizon, 居 然在地铁站内还有信号!可惜,只听到一声“妈。。。”,信号不足中断了。女儿的声音听来平和,应该没有受伤。我释然了一点,赶紧走出地铁站到地面上给女儿 打电话。这孩子却没接电话。我转而给家里打电话,准备通知先生到下一个地铁站找女儿。刚刚跟先生通上话,女儿的电话打到了他爸爸的手机上了,女儿失而复得 啦!当然是她爸爸到她所在的地铁站把她接回家啦!
我回到家问女儿事情的经过,果然是车门关闭 太快造成的有惊无险。不过,还有一个小细节:她尾随我走向车门时把书包忘在座位上了。别的乘客发现了并好心给她递来书包。她接过书包之际,车门开始关闭。 目睹我离开车厢的另一个乘客情急之中试图为女儿撑开车门,但她胆小不敢闯过关闭中的车门,从而避免了被车门夹住受伤的威胁,只是遭遇了跟妈妈分开滞留在车 厢的小意外。
这意外的母女短暂分离,逼得我们又不得不讨论车门关闭之际是否该强行进出车厢;母女被车门分隔车厢内外或者被人流冲散之后又该如何找到对方;找不到对方又该怎样向家人或警察求助。。。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本该简简单单的乘坐地铁上下班,却隐藏着那么多的安全问题。纽约地铁,我真不知道该爱你还是恨你!
附录《The New York Times》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