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普通美国中产阶层的万般无奈 [2011/12]
- 回国腐败(3)--- 小县城大世面 【组图】 [2013/08]
- 回国腐败(5) -- 北京旅游第一天(天安门、故宫和天坛)【组图】 ... ... ... [2013/09]
- 纽约老正兴—舌尖上的美味 [2012/08]
- 回国腐败(2)--- 地铁、动车、高铁、高速公路及其他 【组图】 ... ... [2013/08]
- 一孔之见侃美国(2)-- 博士后 [2012/03]
- 回国腐败(6)--旅游第2天(北京荷花市场、天津文化街)【组图】 ... ... [2013/10]
- 回国腐败(4)___ 2次借扳手看中国城市人际关系 [2013/09]
- 奥巴马来了! [2015/07]
- 回国腐败(1)--- 一波三折的飞行与打的 【附大量航拍图片】 ... ... ... [2013/08]
- 美女帅哥靓丽纽约,亲情中华闪亮登场(组图) [2015/02]
- 传奇(王菲) [2010/03]
- 《蜗居》的编导演, 你们自己的道德低线在哪里?! (多图) [2009/12]
- 回国腐败(11)--香港,美丽的地方【组图】 [2013/12]
- 【活动报道】品尝钓鱼台月饼 参与习近平联合国讲话座谈会 [2015/10]
- 情人节的夜晚 [2011/02]
- 情网(上)__贝壳缘 (1) [2010/06]
- 情网(上)__贝壳缘 (4) [2010/06]
- 情网(下)_危机(1) [2012/04]
- 【小说接龙】娃娃的婚事 __(4)爱就是心疼? [2010/02]
- 情网(上)__ 贝壳缘(3) [2010/06]
- 网友相见---玫瑰花一样的心情,浪花般的心思 [2009/07]
- 用真情拥抱叔叔(真人真事 原创) [2009/08]
- 小学二年级课文 [2009/04]
- 【小说接龙】娃娃的婚事__(3)平凡心里还有一个她? [2010/02]
- 情网(上)__贝壳缘 (5) [2010/06]
“情”哥哥的油角
2-1-2010
在我年少时居住过的那个江南靠海的小城里,每到年关,家家户户都是要置办煎堆、油角、蛋散、萝卜糕、马蹄糕、芋头糕.....或买或自己做,煎堆、油角是少不了的:“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油角弯弯,家财百万……”不仅图个好兆头,这些零食实在是好吃,特别是那油角,皮酥馅香,百吃不厌。
我妈只管上学、上班,这些传统食物她一样都不会做。好在每年总有叔叔阿姨们送我们一些,虽说解了馋,但却少了自家做点心的热闹和温馨的气氛,这在童年的我是挺大的遗憾。
终于有一天,爸爸说,他已经请刘伯伯家的钢靖哥哥隔天来教我做油角。
“刚靖”用当地方言读得含糊的话,像“郭靖”。“郭靖”?如果他老实巴交的话, 弟弟岂不是要对他整蛊作怪了?!
第二天一早,外婆炸猪油,我在边上帮忙。弟弟正嚷着要吃猪油渣炒饭,有人敲门,弟弟趁着外婆出去应门的当儿,就把一块猪油渣塞在嘴里,太烫了,吐到两齿间嘘嘘着,一溜烟地跑了。
外婆领着钢靖来到了厨房,让我叫他“靖哥哥”。外婆讲普通话含糊不清,听起来像“情哥哥”。我偷偷看了他一眼,很清秀机灵的十四五岁的少年,眼睛很大很有神,看上去可比郭靖强多了。我有点不好意思,慌乱之中,随着外婆的话音,就叫了一声“情哥哥好!”
那年我也十二三岁了,这“情哥哥”一出口就知道自己出大丑了,赶紧低下头,心里暗暗希望他没听清楚。
“哈。。。”感觉他在忍住笑,清了一下嗓子,吐字很清晰地:“我叫刚靖。”
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这令我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这地方是粤语、客家话和闽南话三大语系民族的混居地,各语系相差有天涯之别,难于交流,故大家需要时就采用普通话沟通,但各自带了浓重的口音,很少听到这么纯正的普通话。刚被他逮到口误的尴尬,还是令我不快,就抬起头,瞪他一眼,默不作声地转身去把面粉、鸡蛋、炒花生、糖等拿出来摆在桌上。
正发着呆,只听见他在我身后说:“你过来跟我一起炸猪油好不好?得有猪油才能和面。” 我只好乖乖的跟他回到厨房。
厨房挺小的,外婆就退了出去。后来她说要去找找弟弟,顺便买点包子当午饭,这样家里就剩了我和他两个人,我益发感到尴尬。
他倒不在乎,一边捣鼓着猪油,一边告诉我,猪油可以提前一天炸好,如果凝固了就稍微加热就好。还提醒我,“如果明年你自己炸猪油,要小心,可以在锅里加一点盐,以免油溅起伤到脸上手上。”
听着他娓娓道来的指点,看着他手脚不停地干活,而且还挺细心体贴地呵护着我,我绷着的脸也就有所松动,心里也渐渐地释然了。
“吃过猪油渣沾糖吗?” 我摇头。他突然地就捻起碗里一块猪油渣,沾上一点糖,不由分说地送到我的嘴前。我也没多想,不由自主地张开嘴吃了进去。猪油渣不冷不热,外皮香酥内里油嫩,配着糖的清甜,真的好吃。
“真好吃!”我由衷地说。“你终于开口说话啦?!” 他高兴地笑了起来,我和他的僵局就被这小小的猪油渣打破了。
猪油炸好后太热不能直接和面,他就把油碗坐到水盆里冷却,一边手脚麻利的打 鸡蛋。鸡蛋打好了,猪油也凉了下来,他就开始和面。
“一斤面三只鸡蛋三两油,拌匀。。。” 他一边干,一边解说。
“我来试试?” 他让开了一点,一只手还帮我扶着盆。
和面有点费劲,而他站在我的右后方,离得那么近,感觉他呼出的气呵在我的后颈上,我不由得燥热起来,脸上冒出了细汗,脸肯定也红了。他见了,就不让我和面,说:“和面擀面是个力气活,你女孩子家的会很累的。你明年再做油角的话,我还过来帮你。。。”这话说得真是贴心,心下就想:“他要是我的亲哥哥就好了,楼里停水的时候,出去挑水的就会是他而不是我。每次停水,都是我一个人到外面去挑回全家的用水,几十斤重的担子在肩上还得爬阶梯,好几个来回,那可比和面辛苦多了。我心里轻轻地叹息了一声,有点落落寡欢。
他发现了我脸上的变化,稍一沉吟,说:“如果我们不用猪油而用水和面,你猜会怎样?”我眼睛望着他,没吱声。他作势拿油角咬一口,“哎哟。。。”,用还沾着面粉的手捂一下嘴,大笑,“牙崩掉啦。”面粉在他的嘴边留下一些痕迹,像长了白胡子,我也禁不住大笑起来。
那天他很能搞笑,连一向郁郁寡欢的我也难得地活泼欢快起来。
他教我调花生芝麻砂糖馅,教我擀面,教我用酒杯口盖印似地切下一个个的油角皮,又手把手地教我包油角。。。两人一边干活一边聊天,不知不觉地,在外婆买了包子跟弟弟回来的当儿,我们也包好了五斤面的油角。
吃过午饭我们开始炸油角。他一边炸,一边又给我介绍过年炸油角的缘由:“粤语语系的民众过年要炸油角,取‘起镬’意头。为求来年的日子过得像这只油锅般油润。人们一边炸,一边还要讲好意头的话:‘你睇,油角慢慢地鼓起,就像荷包涨卜卜,明年赚得盆满钵满啊!’…… ”
听他的粤语讲得也不错,我不由得好奇他们家的母语是什么。原来他妈妈是当地人,讲闽南话;他爸爸是北方人,说纯正的普通话。我会粤语和和客家话,但不会闽南话。他乐了:“客家人是从北方南迁到当时的南蛮地区,因为相对地封闭,保留了相对传统的古汉语;而所有的方言都以古汉语为基础,会客家话就不难听懂其他方言。” 那是真的,虽然我不会讲闽南话,但能听懂一些。心里认同,嘴上我还是不服:“你从哪里找来的歪理论?” “我从书里看到的,这是经过方言学家的多方论证的。” 看来这家伙还真有点歪才的。
两人一边炸油角,一边听他聊起了当地的过年民俗:“粤语语系的民众过年做萝卜 糕、马蹄糕、芋头糕,取的是“步步高”的新年期许;客家人则喜欢做芝麻花生酥(糖煮溶后和芝麻花生拌一起,冷却后成型切块),取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美意;闽南语系的人喜欢做大红年糕,取的是红红火火之意。。。”
说着说着,他突然说:“你十五那天跟我一起去我外婆家偷菜,好不好?”
“偷菜?”
“对,也叫偷青。广东及周边地区的客家、闽南、粤语民众都有偷青的习俗。旧时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男女青年到别人的菜园去‘偷’些葱蒜萝卜脉菜芥菜等青菜回来让全家老少生吃或熟吃。生菜谐音‘生财’;萝卜也叫‘菜头’,音近‘彩头’;蒜音同‘算’,取其意为‘好打算’。青菜被‘偷’的人家,按祖传的习惯,不准追查,不准生气,不准哼声,只准暗暗高兴,‘偷’去越多越有福气……外婆他们在海角里,这民俗还保留着。偷青回来,就用那清脆爽口的生菜包着热乎乎的酿豆腐吃,再去看村里的地方戏,演的是渔民对出海平安的祈求。。。”
我自然就想起了鲁迅的“社戏”,还有那神秘又诗情画意的鱼火。我来了兴趣,问: “划船去吗?” “不划船。你要想划船,我叫表哥第二天带我们出海,在浅海滩捕鱼。。。” 一听到海边,我神往得眼睛发直。虽说我们所在的城市算是滨海小城,其实离海还挺远的。长这么大我还没见过海,早就想看海去。但我是决计不敢跟父母提要求的,提了也是白提。但如果弟弟要去就不一样了,他是家里的‘土皇帝’,向来有求必应的。
想到这,我扬声道,“油角可以吃了。” 弟弟应声而来。我乘机问弟弟:“我们正月十五去海边玩好不好?” “不好!” 弟弟干脆利落。我心里一沉,知道我是不能跟刚靖去偷菜,也不能跟他坐船出海了。
油角炸好了,“战场”也清理完毕,钢靖要回家了。 他跟外婆说他明年还来帮我包油角,又悄悄塞给我他家的住址,说:“你十五那天2点前来我家,我们一 起坐车去我外婆家,我的压岁钱够我们搭车。”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咬咬牙,摇摇头,再挥挥手, 就跟他告别了。
我知道我不可能跟他去“偷青”,但我没想到我再也没有见到过他:那年十五过后,他来过我家,送来了他外婆家的年糕,可我不在家;我们也不在一所中学,虽在同一座城里,却从没遇到过;第二年,我妈说买一点油角就算了,不在家里包了,他也就没能再来;第三年,随着各自父母工作的变动,我们先后搬了家;再后来,听说他去了上海。。。, 而我又离开了中国。。。
一晃20多年过去了,在这春节和情人节双双来临之际,我想起了那香喷喷的油角,我也想起了那教我做油角的刚靖,我想起了我少年平淡生活里的一点亮丽。。。
我的“情”哥哥,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