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普通美国中产阶层的万般无奈 [2011/12]
- 回国腐败(3)--- 小县城大世面 【组图】 [2013/08]
- 回国腐败(5) -- 北京旅游第一天(天安门、故宫和天坛)【组图】 ... ... ... [2013/09]
- 纽约老正兴—舌尖上的美味 [2012/08]
- 回国腐败(2)--- 地铁、动车、高铁、高速公路及其他 【组图】 ... ... [2013/08]
- 一孔之见侃美国(2)-- 博士后 [2012/03]
- 回国腐败(6)--旅游第2天(北京荷花市场、天津文化街)【组图】 ... ... [2013/10]
- 回国腐败(4)___ 2次借扳手看中国城市人际关系 [2013/09]
- 奥巴马来了! [2015/07]
- 回国腐败(1)--- 一波三折的飞行与打的 【附大量航拍图片】 ... ... ... [2013/08]
- 美女帅哥靓丽纽约,亲情中华闪亮登场(组图) [2015/02]
- 传奇(王菲) [2010/03]
- 《蜗居》的编导演, 你们自己的道德低线在哪里?! (多图) [2009/12]
- 回国腐败(11)--香港,美丽的地方【组图】 [2013/12]
- 【活动报道】品尝钓鱼台月饼 参与习近平联合国讲话座谈会 [2015/10]
- 情人节的夜晚 [2011/02]
- 情网(上)__贝壳缘 (1) [2010/06]
- 情网(上)__贝壳缘 (4) [2010/06]
- 情网(下)_危机(1) [2012/04]
- 【小说接龙】娃娃的婚事 __(4)爱就是心疼? [2010/02]
- 情网(上)__ 贝壳缘(3) [2010/06]
- 网友相见---玫瑰花一样的心情,浪花般的心思 [2009/07]
- 用真情拥抱叔叔(真人真事 原创) [2009/08]
- 小学二年级课文 [2009/04]
- 【小说接龙】娃娃的婚事__(3)平凡心里还有一个她? [2010/02]
- 情网(上)__贝壳缘 (5) [2010/06]
《古诗词歪解》
3-5-2010
最近累了倦了迷糊了,就歇网几天,养心修性去也。无聊当中,玩赏起古诗词,歪解其意,也怡然自得,特在此与各位分享: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我喜欢的一句话。我对古诗词基本上是一窍不通的,仅仅记得下句是“何事西风悲画扇?”,但却记不清全篇了。Google一下,是清.纳兰性德的《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
同时我看到了这样的诗译: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
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
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
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
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也许已过了为爱情悲悲切切的年龄,我并不喜欢这诗译,甚至不太喜欢这首词,读起来不太顺口,所以我总记不住。理解起来也颇费思量的,比如说,这“故人”的“故”如何理解,只解释成恋人、情人还不够吧?可下面的几句讲的分明就是情人恋人之间的恩恩怨怨!
读了好几遍,我忽然觉得这整首词就首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精彩,其他的几句可有可无,甚至束缚了这首词的意境和思想的延伸。如果单独把这句抽离出来,我可以把它理解成:“年少的意气风发,最初的感动和梦想,在时间的浸润下渐渐磨灭;一见如故的亲切,同舟共济的诺言,只剩下一个依稀的背影。。。”
这样,“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意义就广泛多了,爱情、亲情、友情。。。尽在不言而喻中。
(二)“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句,出自《诗经·国风·秦风》。记得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章倒还记得,后面的只记得是每章只换几个字,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但置换的字有些实在记不起来,又是Google一番: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很喜欢这首《蒹葭》,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把那刻骨铭心的相思写绝了,真是“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我本小女子,一直认定这是一首恋歌,一首情诗。这次Google,才猛然醒起: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除了爱情说,还有下列两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
唉,皆因为我先入为主,只关注情,却对本来隐在的“周礼” 和“贤才”视而不见啊。真所谓对诗的理解因人而异,心里有什么,眼睛就看见什么。
诗中反反复复出现的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透着浓浓的暮秋惆怅;而那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中央;在水之湄;在水中坻;在水之涘;在水中沚”,飘忽不定,来去渺茫,凄美隽永。由此我又想,这么美的古诗,应该也引申到友情。转念一想,如果交友如此,却也太折磨人了。美丽的伊人,何不拨开云雾,向那“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者款款走来? 这样的伊人需要勇气;懂得欣赏者,也必须有足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