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台铭言行雷人, 是没有人性资本家的自画像 [2010/06]
- 让我们为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默哀 [2009/05]
- 资改派忽悠我们30年 [2009/08]
- 毛泽东是如何被否定的--非毛赞刘的逻辑该休矣--潘左著 [2009/07]
- 爱国主义还要讲, 阶级斗争不能丢 [2010/07]
- 从齐奥塞斯库后人寻尸想到的 [2010/08]
- 评价文革正面价值也许需要时日 [2009/03]
- 主席的品格、其时社会现象和文革--回一网友的留言 [2009/08]
- 纪念领袖毛泽东--写在33周年祭日 [2009/09]
- 佚名: 毛公论 [2010/07]
- 重在行动--读《求是》杂志纪念主席文章有感 [2009/08]
- 人民必须夺回话语权 [2010/04]
- 这三段话不能不察 [2010/07]
- 我合法企业在美频频受辱, 美转基因公司在华却受礼遇 [2010/03]
- 杯水车薪--评富士康在五月工潮后给工人加薪 [2010/06]
- 两篇关于毛泽东和斯大林的短文--潘左 [2009/05]
- 从“难得糊涂”想开去――毛泽东和他发动的文革 [2009/03]
- 我的基本态度--兼回网友“红旗” [2009/10]
- 答一个小右的提问 [2009/06]
- 中国经济安全吗?主权有保障吗? [2009/03]
潘左自选于其主博客 (http://blog.sina.com.cn/panzuo)
张斌老师就文革在我博里作了下面的评论,我的回应越写越长,只好搬到这里来,供大家参考并特别回答张老师在评论中提出的现象和问题,并向他请教。
张斌老师:现在很多人把文革的一些教训说成是毛泽东的错误,其实是不公正的。还毛泽东以公正,左派们要研究清楚的是文革有没有必然性?究竟是国内外各种形势逼人所产生的呢?还是毛泽东诗人的情怀?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三中全会的决议没写清楚,只说是毛错误发动?一场涉及全民,影响几代甚至于今后中国历史的运动,怎么可能是一个人错误发动呢?我怀疑……文革的正面价值呢?为什么不总结?总结正面的价值应该是左派的任务
我的回应:
你提的问题我也有一些零星思考。
毛是接受“否定”文革的,他让邓小平主持会议搞“三七”开。实际上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总结教训。我觉得毛泽东能这样做还是反应他的胸怀博大。毛即使全部否定文革在当时也不可能,恐怕会混乱吧?
文革实际上是三年(66-69)。毛一直说一年开张三年结束,九大从法理上和组织上是终结文革,但是正式文件已经没有办法讲了,因为文革之伟大是要进行到底的,革命哪能停?后来很快出来陈伯达、再后来林彪摔死,而他们的粉碎自然又是毛文革思想和运动的胜利。所以从正面理解文革的角度,把从刘邓倒台到林彪摔死看成整个文革一盘棋也是一件省工省料的好事。毛总结文革的事一拖再拖,在毛看来不得不做,后来还必须由邓做(三七开)。他拒绝了毛的要求。(不瞒您说,我在看到网上有相同观点,甚至在第一次看到毛自己的三年说之前感觉到是三年的--我一个外行能发现这个“事实”说明一个简单的事情可以被有意无意地扭曲成人人皆信的“真理”,反观整个文革也是如此.)
邓没有使用三年说,首先从广义上,大家能接受10年说,一时也看不出有问题。其次,从他的角度看:“刘邓”下台、林彪上台又自取灭亡,后来“四人帮”又搞他,这些是连贯的一整套事件,“折腾”10年,再好不过的名字就是“文革”了。第三,纯粹从政治功利看,邓把这些一起否定比分开否定要容易得多,尤其可以把林彪和四人帮轻易否定的同时,把他们作为文革的恶果解释,一箭双雕。其实林彪是林彪。四人帮是四然帮。文革是文革。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仅仅是政治逻辑,但是每个事件是有独立性的,是有自在性的。
这样我们就更好理解文革了。张老师和大部分来访的网友一定对文革发动的时间、动机、发展过程等有详细的研究。我就略去这一段。
至于必然性,我觉得文革有必然性,必然性是共产党的政治逻辑,也源于共产党如何执政和如何保护政权这样的重大和根本的问题。这个负担是非常重的。如果当下我们的党对中国今后还会不会让共产党执政,共产党会不会瓦解,中国现在是不是和将来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问题无所谓,那么这个逻辑不存在了,回头看文革当然是荒唐的一个存在了,那当然人们会认为文革不是毛泽东整人是什么?偶然性就是一个毛泽东,毛也是经过从八大、大跃进以后到大概在64年左右经过对共产党、国内外形势的认真研究和痛苦思考作出的决定。毛没有通过“组织”是因为这个组织正是需要整治的。用这一条来否定毛和文革是用命题证明命题的循环论证。
对毛是否错误发动的看法其实是受现实政治影响的,我对现在中国现实产生了越来越负面的看法,因而回过头来越来越理解文革,我已经开始认为要对文革全部肯定,局部对方法进行总结教训。因为当时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让中国从50年到78年每年7.4%经济增长,让中国建成了完整经济体系,是世界上的奇迹,这个制度当然应当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慢一些,谁都知道是中国物质还比较落后造成的,而且中国当时的国际环境不允许我们只做物质享受。高积累是不得以而为之。在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分配非常公平,而社会其它各指标也是特别高。那么这个政权和这个政权下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究竟需要改什么,为什么要改? 改到什么程度?改向何处?改革说清楚了吗?现实其实说的清清楚楚了。开放是个伪命题。毛时代大多数国家跟我国建交了,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来华访问了,这在被敌意封锁几十年后是个不小成就吧?那究竟开放什么?现实的开放在外交和文化层面上不还和过去一样吗?经济上的开放就是让资本进来,还要牺牲我国利益(对国外资本免税对国内企业不免算不算?)求他们来。现实里对过去的种种反动在道德和法律上依据的究竟是什么,而毛用任何方法阻止这个现实的发生不能不说首先有极高的远见和政治魄力,现实里又有极大的勇气。
毛的文革从现实意义上是失败了。失败在他不得不使用人民群众的无序力量去打击官僚机构的有序 "权威”和“合法’的力量,同时还要打击掌握话语权的舆论和知识“权威”。毛泽东最后还是回到了那个有序的官僚机构,不得不使用它继续“革命”。这个机构交给谁,基本上就由他们“随意”使用了。无序使得社会出现壮观的革命浪潮,但是会是细节上出现很多摩擦、伤痕。这些摩擦、伤痕几乎是后来否定文革的最重要的手段。 你见过谁把一个士兵的尸体(哪怕何等惨不忍睹)到处张贴然后告诉你这发生在1945-1949,继后控诉三年解放战争的吗?但是你会发现到处是人“坐飞机”(我见到最惨的了)和一个人站着低头被批判的照片,调动你的善良同情的情绪,让你流泪拂手说再也不要看到文革了。
说到诗人的情怀, 毛听到一个人(故事细节记不起来了,也是看来的)跟他讲,“坐飞机”了,他还比划比划并哈哈大笑。毛的乐观主义还是感人的。但是毛一直在阻止“武斗”,他68年对宋彬彬一声“要武嘛”立即传遍全国,你无法指责他。当时他恐怕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影响,谁叫他一句顶一万句呢。(有人迫不及待指责)。毛后来不断呼吁“要文都,不要武斗”。
是的,文革的正面价值是很多的。遗憾地是,文革实际重要性和影响是全社会性的,但是一些极右分子操控了话语权,《决定》又制造了障碍,普通百姓无法涉及也无暇涉及文革的重新审视。我担心,文革的真正价值的被发现、被肯定还需要时日。
潘左自选于其主博客 (http://blog.sina.com.cn/pan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