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粉过敏治花粉症小偏方(转贴) [2010/04]
- 在美国找女朋友为什么这么难zt [2010/10]
- 是什么原因造成西方这么多过敏症呢? [2010/10]
- 夏天回国机票好象特别贵zt [2010/04]
- 中国人涌上邮轮,航游业迎来春天 [2013/09]
- 犯罪团伙引诱受害人的新招zt [2010/10]
- 美国各类医生的收入状况ZT [2010/02]
- 在美华人女性的感叹引热议:找个合适的男朋友怎么这么难?zt [2010/10]
- 纽约人要注意: 地壳变化,纽约随时会有大地震 [2011/08]
- 北欧女神夫君声明 [2010/08]
- 山哥:国内同学那些淫乱事儿( men only) [2010/04]
- 为了您身心健康,小鸡鸡保健操(黄色的)zt [2011/02]
- 贝壳网上一男一女死缠烂打对话聊天记录 [2010/06]
- 选房看房有学问zt [2010/10]
- 中国独生子女四字姓名渐多 [2010/09]
- 不让上网隐私泄密zt [2010/08]
- 大有炸平贝壳村停止地球转动之势 [2010/04]
- 为什么要结婚?不如找红颜蓝颜 [2010/05]
- 认识你,真好! read by 娃娃W-W719 [2010/07]
- 老三届 [2011/09]
- 朋友们,请把剑收起来,让贺梅们在爱中成长吧!zt [2011/08]
- 和村里的爱,反党朋友们谈心 [2010/07]
- 老头, 你又不是姑娘, 发这种感慨 [2010/09]
这份发表于11 月20日的最新报告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英国《卫报》(Guardian)的头版赫然写着“2025年:美国统治地位的结束”。这一次,这个标题基本准确。 就像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坦率指出的那样,新报告和4年前发表的报告之间“最具戏剧性的区别”在于,新报告现在预测,“美国将在全球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不 过美国被视为许多全球参与者之一”。4年前发表的报告曾预测“美国将继续占据统治地位”。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报告令人警醒,因为它来自美国安全部门的核心。但这是美国更为广泛的学术趋势的一部分:“新衰落主义”(new declinism)。这一情绪标志着彻底告别布什(Bush)时代的盛气凌人和“单极时刻”。报告开头的假设就是,尽管美国仍是全球最为强大的国家,但已进入相对衰落过程。
三大事态滋长了新衰落主义。首先,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突显出,美国的绝对军事优势没有自动转化为政治胜利。其次,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表明,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日子已屈指可数。第三,此次金融危机支持了这种看法,即美国正入不敷出,美国模式出现了严重问题。
表达这一悲观情绪的不是别人,正是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General Brent Scowcroft)将军,他回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所学院,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会议上致开幕词。斯考克罗夫特将军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发现自己是一 个强大的世界大国,这 “令人陶醉”。但“我们动用这一实力一段时期后就意识到,这些都是短暂的”。
这种对美国实力局限性的新认识,反映在了很多新书和文章中。最具影响力的可能是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的《后美国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据说这是奥巴马(Barack Obama)今年读过的唯一一本关于外交事务的著作。尽管扎卡里亚竭力指出中国、印度和“其它国家”的崛起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但不可避免的结论是,布什 时代是美国实力的最高峰。
另外一本抓住这种新情绪的有影响力的著作,是安德鲁.巴塞维奇(Andrew Bacevich)的《实力极限》(The Limits of Power)。巴塞维奇教授是一位保守派历史学家和退伍军人,他的儿子在伊拉克战争中阵亡。他提出:“美国实力……不足以实现由狂妄与伪善带来的野心。”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主席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s)堪称美国外交政策部门资格最老的人士,他是另一个主张“美国的单极时刻已结束”的重要人物。
但就像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的威廉.沃尔福斯(William Wohlforth)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会议上所提醒的那样,美国以前也经历过衰落主义时期。现在的辩论让人回忆起1988年保罗.肯尼迪 (Paul Kennedy)的《大国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所引发的争论。肯尼迪教授认为,以前的大国都败于“帝国过度扩张”,这一看法当时在美国引起极大反响,当时许多人对里根(Reagan)时 代的预算赤字以及日本日益壮大的经济实力表示担心。
然而,冷战得胜、日本经济增长10年一蹶不振以及克林顿时期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令肯尼迪教授代表的“衰落主义”迅速消失。这为美国信心的复兴和布什总统任期内的狂妄自大奠定了舞台。
现在回忆起来有点奇怪,但在冷战初期,确实有些人担心,苏联可能超过美国。此外,越南战争引发了美国人的信心危机,当时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警告他的同胞们,他们看上去可能像是一个“可怜、无助的巨人”。上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美国霸主地位的最新挑战者。现在轮到了中国。
沃尔福斯教授辩称,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报告反映了“一种情绪的变化,而非根本层面的实力评估的变化”。正如他所言,崛起的强国并非总能完成崛起过程,经济实力也并非总会转化为政治实力。
确实如此。但我们仍有理由认为,新的衰落主义可能建立在比之前版本更为健全的基础上。中国拥有持续且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的记录,而苏联从未有过。而且,与日本这样的相对小国相比,中国的规模令其成为一位更可信的挑战者。对于欠债的来说,债主可以像是独裁者。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华盛顿涉嫌策划在纽约大规模抛售英镑,迫使英国政府从苏伊士运河撤军。美国威胁将阻断英国所急需的融资,除非后者从苏伊士运河撤军。时任英国财政大臣哈罗德·麦克米伦后来回忆道,这是“一个衰落大国的最后喘息”,“或许n年后美国会像我们一样感受衰落的切肤之痛”。般而言,经济主导地位代表一国可用经济手段促使别国做它想要的事情,或阻止其做它不想要的事情。
现在谣传中国打算行使金融权力,抛售部分美元储备。为维持信心,美联储 大幅提高利率,并向石油出口国求助,但昔日的友好独裁者已经被吝啬的民选政府所取代。美国于是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但这一次,中国拥有主导 权。IMF的救助有前提条件:美国海军撤出西太平洋。这个要求可谓刺到痛处,因为中国作为IMF的大股东,可以轻易阻止美国的融资请求。
这一次确实感觉不同。不过,事情总是如此,不是吗?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