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臥虎藏狼 交友須謹慎

作者:TCM  于 2010-8-4 09:4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14评论

关键词:

至7月21日止,成立才六年的Facebook用戶已達5億人,亦即全球每14個人當中,就有一人加入這個社交網站。Facebook創辦人馬克‧查克柏 格(Mark Zuckerberg)說,Facebook讓用戶互動生動有趣,譜出許多讓人難以置信的美好故事,如一名美國女子如何利用Facebook發起對抗乳癌 的活動等。但他沒有提及的是,線上社交也隱藏了一些潛在的危險,常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陷入險境。

凱蒂派柏(Katie Piper)曾經是英國演藝圈一顆閃閃發亮的新星,2008年,她正在璀璨星途平步青雲時,卻因為在社交網站上交友不慎,而陷入一場萬劫不復的噩夢裡。凱 蒂22歲時背井離鄉赴倫敦發展,期待能以自己亮麗的外型在演藝界闖出一片天,也很幸運在短短的幾個月裡,就得到許多平面或廣告模特兒的工作機會,其後更因 為活潑開朗的個性,讓她成為電視台和購物頻道的VJ及主持人。她作夢也沒想過自己的演藝事業能走得如此順暢,也期待能一步一步繼續往更高處爬,但這一場美 夢卻在一夜間變成噩夢。(參考影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GalJavsrPk)

天真女孩 落入陷阱

凱 蒂工作閒暇時喜歡泡網咖掛在社交網站上,也因此在Facebook上結交了一些網友,以及對她美貌一見傾心的粉絲,丹尼爾‧林區(Daniel Lynch)就是其中一位。當凱蒂才剛接受將他加入Facebook的「好友名單」後,丹尼爾就開始在她的「塗鴉牆(Wall)」上展開熱烈追求,還用該 網的「私人訊息」功能發了許多甜言蜜語,這讓隻身在大城市裡奮鬥的她備感溫馨。幾天後也接受了丹尼斯的邀請到咖啡廳見面,她才知道對方是一名以電視競技節 目「鐵籠格鬥士(Cage Warriors Fighting Championship)」比賽維生的職業格鬥手。

其實 丹尼爾並不是第一次見到她,凱蒂曾經在某些格鬥場客串當過回合之間的「舉牌模特兒(Ring Girl)」,從那時候開始丹尼爾心中就對她虎視眈眈,只是能正式認識凱蒂還是靠Facebook上的「人名搜尋」功能才如願與她搭上線。他們倆第一次正 式見面時,丹尼爾表現得非常緊張與害羞,但也不忘對她噓寒問暖,因此凱蒂對他的第一印象也非常好,還曾經發過幾則簡訊告訴故鄉的密友與妹妹,她目前正開始 與一位叫丹尼爾的男子交往,語氣中充滿了小女孩的雀躍與迷戀。

可是兩人相識不到兩個星期,凱蒂就發現丹尼爾忌妒心重與個性火 爆的一面,他甚至曾半哄半騙執意要凱蒂陪他上床,她斷然拒絕。結果事後卻因為粗心大意上了丹尼爾的車,而被強行架到他的寓所遭到監禁與連續強暴,兩天後才 將她放回家。當時丹尼爾曾要脅她絕不能對親朋好友提及,否則就讓她身敗名裂無法在演藝圈繼續混下去。

恐怖情人 痛下毒手

在 遭到那幾天的監禁與強暴後,凱蒂鐵了心決定不再和這名恐怖情人見面,可是嚐到甜頭的丹尼爾哪會輕易放手?仍然以手機「奪命連環Call」,還不斷在 Facebook上發送私人訊息,表明自己是因為比賽前的壓力才會行為失控。凱蒂向他表明從此一刀兩斷的決心,對方卻顧左右而言他,要她至少先到平日常去 的那間網咖,查查他最新傳過去的Facebook訊息,就可以從字裡行間了解他是真心真意的道歉,還語帶玄機地告訴凱蒂:「我一定會送給妳一份改變生命的 禮物。」

當她一邊走在去網咖的路上,一邊握著手機和丹尼爾攤牌時,他曾幾度詢問凱蒂今天是什麼樣的穿著?有沒有戴帽子?毫無 戒心的她還如實回答。結果就在她快接近網咖時,人行道上突然出現一名身著連身帽、手中拿著咖啡紙杯的男子,從對街跨過馬路走向她,並作出乞討的動作。善良 的凱蒂並無任何防備之心就走向前,想要掏出硬幣投入紙杯內,可是男子卻迅速將杯內的液體往她的臉上潑,然後馬上逃逸無蹤。凱蒂驚惶失措往反方向瘋狂地奔跑 著,本來還以為是被惡作劇潑了熱咖啡,後來才發現那些不明液體瞬間在她臉上與胸前刺痛地灼燒。當時丹尼爾仍在電話上,聆聽整起慘案發生的經過。

凱 蒂被附近目擊的商家報警後馬上送進醫院,也證實是被硫酸(Sulfuric Acid)毀了容,她的臉部、頸部、胸部、上臂、手腕及手掌都呈現三度灼傷,左眼失明,咽喉燒傷,鼻子完全被溶解了,整張臉也皮開肉綻、面目全非。幾個星 期後,當她第一次見到鏡子裡那個沒有鼻子且面目扭曲的自己,她用沙啞的聲音虛弱地向父母喊著:「讓我死吧!求求你們成全我吧!」這讓在一旁心急如焚的母親 也跟著快崩潰。在倫敦警方的追查後確認,潑硫酸者是一名叫史蒂芬‧希爾維斯特(Stefan Sylvestre)的男子,而幕後教唆者竟然就是心狠手辣的丹尼爾‧林區。(參考影音http://www.youtube.com /watch?v=fMat76pv8jQ)

容顏盡毀 靈魂不屈

院方在18個月裡除了為凱蒂作 燒燙傷治療,也陸續為她進行了34次大大小小的整容手術,其中還包括一項全球首創的植皮療程。起初她完全無法接受自己毀容後的恐怖模樣,所幸顏面再造成效 良好,讓凱蒂的五官與外觀至少恢復得較接近正常人。如今她也勇於公開自己毀容後的面目,將那一段Facebook的網路約會夢魘拍成紀錄片─「我的美麗容 顏(My Beautiful Face)」,並且一舉拿下2010年「英國金像獎(BAFTA Awards)」最感人的紀錄片獎。她與該片的女導演在得獎後表示:「雖然丹尼爾‧林區曾奪走我肉體上的尊嚴,又毀掉了我的美貌,他自以為那些醜陋的疤痕 能讓我永遠記得他。可以我卻要向全世界公布他的所作所為,讓他知道他並未得逞,因為就算他毀掉了我的容顏,卻永遠無法打倒我的靈魂!」(參考影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OZi7jOERTU)

2009年5月,倫敦法庭經過二審判決,丹尼爾‧林區被判終身監禁,最少要在獄中服刑16年,而史蒂芬‧希爾維斯特則被判最少入獄6年。

這 一起駭人聽聞的網路約會慘案,剛開始在媒體上報導時,為了保護女主角的隱私,新聞中都刻意隱去凱蒂的真實姓名。直到半年多前她開始勇敢面對鏡頭,並且接受 全球許多主流新聞節目的專訪,將顏面重建的心路歷程公開後,觀眾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凱蒂派柏就是2008年3月那名被硫酸毀容的英國模特兒。這再度引起眾 人對網路約會是否隱藏著危機、社交網站是否過度暴露自己的行蹤、Facebook的隱私權限是否安全等諸多質疑。

所謂的社交 網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SNS)與「微博(Miniblog)」其實是屬於同一類型的網站,它們是繼「部落格/博客(Blog)」之後,所發展出一種更輕薄短小的介 面,用於與親朋好友日常互動的網站。每位使用者可以在自己的塗鴉牆上張貼文章、照片、影片或連結,不過所有的張貼就只有你好友名單上的人才能閱讀。不同於 過往的部落格是以「開放式瀏覽」為架構,在社交網站上則是以避免讓外人看到自己的私人貼文或照片為理念,對於貼文內容也力求精簡,有些網站還會要求每則貼 文不得超過140個字。除了可使用一般電腦來貼文或上傳照片,網友亦可隨時隨地透過3G手機來讀取和回應朋友們的動態。

目前 比較知名的社交網站有:Facebook(臉書)、Twitter(推特)、Plurk(噗浪)、Sina Miniblog(新浪微博)等,其中Facebook坐穩全球龍頭寶座。Facebook這個名詞是引用許多美國大學,在每學年初所發給學生的一本認識 師長同學、校方工作人員與校內名人的手冊名稱。該網站由查克柏格與他的四位同學及室友共同創立,於2004年2月開始在哈佛大學內部上線。草創期間僅開放 給哈佛的學生使用,其後也延伸給其他大學的學生加入,直到2006年9月,才正式開放給全世界網友註冊使用。

社交網站 隱私難保

許 多使用者都認為,從來沒有一個網站能夠如此透明與公開地交友,並且還可全方位搜尋龐大的資料庫,以人名來尋找想要加入的網友。最重要的是它非常好玩!可以 在上面跟朋友或陌生人聊天、「戳(Poke) 」一下好友、評論一下照片,除了可跟好友增進友誼,還可結識到朋友的朋友。可是就是因為它對個人隱私資料的透明與公開,也為Facebook引來排山倒海 的爭議與抵制行動,歐美和中東國家還曾發生過幾次大規模遊行,抗議Facebook洩漏個人隱私。

今年的5月31日,全球也 有超過3萬6000名Facebook用戶,因為擔心自身的隱私問題,而加入一場名為「退出Facebook日(Quit Facebook Day)」的網上抵制活動(參考連結 http://www.quitfacebookday.com),在指定時間開始停用自己的帳戶。該活動的發起人約瑟夫‧迪(Joseph Dee)與馬修‧米蘭(Matthew Milan)指出:「在Facebook上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那些你需要如實填寫的基本資料,日後到底會被利用在什麼途徑?資料庫裡的隱私資料是否可能被 任何國家的情報單位竊取或挪用呢?」

美國的「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也在5月收到來自「電子隱私資訊中心 (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的控訴,指出Facebook的隱私設置變動過於頻繁,而且經常在介面上動手腳誤導使用者。儘管Facebook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查克 柏格及時宣布,將簡化該網站上個人隱私設置的操作方法,讓用戶們不需像過去一樣,必須從170多個隱私設置中一項一項去勾選,才能達到保護自己個人資料的 效果。可是這種亡羊補牢的改變,卻無法讓「退出Facebook日」的擁護者們心服口服,他們認為這項隱私設置的簡化,充其量只是將操作介面作了一些重新 排列,根本就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加強與改變。

停用臉書 表達抗議

加拿大卑斯省大學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新聞系教授阿爾弗瑞德‧赫爾米達(Alfred Hermida),也曾提出與約瑟夫‧迪類似的觀點。他說:「Facebook的隱私政策從創站以來,壓根子就沒有任何改變與進步,他們獨斷的政策仍認 為,既然在社交網站上是透明化的交友模式,理所當然『所有使用者的個人資訊也應當務求真實且公開』!」以目前Facebook在全球5億以上的用戶群而 言,這起「停用Facebook日」所招募的3萬6000人,也許只能算是小蝦米對大鯨魚,可是卻讓許多社交網站的用戶們認清,就算是要在網上交朋友,也 沒有必要將自己的隱私赤裸裸公開在網路上。

有些國外的IT企業為了招聘性格與特質符合的人才,又礙於在製式履歷表中無從找出 應徵者的真實個性,因此早已開發出一種內部使用的應用程式,可以讓該企業的相關主管搜尋到應徵者在網上的一舉一動,舉如:每天花多少時間在 Facebook上、都是在哪些時段上去、每天會在塗鴉牆上貼多少文章、貼文的內容通常為何、好友名單上有哪些人、玩過哪些遊戲、每次會玩多久等。然後將 這些看起來不痛不癢的資訊,經過程式重組與分析後,就可大致歸納出當事人的人格特徵。這種輕易就可讓企業窺伺某人Facebook資料與紀錄的漏洞,當然 更惹惱了許多待業求職的網友。2010年5月,英國Sophos網路安全公司,針對Facebook的隱私顧慮進行了一項線上問卷調查,參與受訪的 1588位網友中,有16%表示「已經停用」;30%認為「非常可能停用」;30%則選擇「可能會停用」。

有不少 Facebook的使用者,將「好友名單」視為是一種象徵人際關係的「勳章」,彷彿只要名單上的朋友越多,就越能彰顯自己交友廣闊的形象。網友時常可以在 Facebook上發現,有些人的名單上有成百上千位好友,可是這些所謂的「好友」到底是否真和他(她)聊過天、見過面或彼此認識,就只有當事人才心知肚 明了。有些較注重隱私的網友,在加入Facebook沒多久後就忿然關閉帳號,不再接受任何人的好友邀請,因為他們發現Facebook的交友型態,嚴重 暴露了他們的隱私,甚至還禍及他們的親朋好友。

在Facebook上,只要你和某個人結為好友後,很「理所當然」的對方就可 以看到你的貼文、相簿、塗鴉牆與基本資料,並且一覽你交友名單上每位朋友的姓名與頭像,如果你的朋友們不懂得以隱私權限來鎖住某些頁面,對方便可點擊進入 他們的塗鴉牆、相簿與基本資料,或對你的任何朋友也發出「交友邀請」,甚至發私人訊息向他們問東問西。

好事網友 別有用心

這 也就是為什麼有一部分在「婚友網站」上的網友們,已經不再將自己的Facebook連結透露給剛認識的陌生人了。因為不少女性朋友們發現,當她們將某些男 子加入Facebook的好友名單後,常會有好事的男性會發些「私人訊息」給她們好友名單上的親友,想從這些人口中明查暗訪當事人的底細,或者詢問名單上 其他男子是否為她的前任或現任男友。更為嚴重的是有些Facebook的網友,會將朋友們的好友名單當成是拓展自己人脈的途徑,把對方當成跳板去結交他人 名單上姿色外表不俗的朋友,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狂加朋友的朋友到自己的好友名單上,作為其後散播網路派對邀請或商業性貼文的管道。

儘 管Facebook多次對外發布絕對不會外洩使用者的隱私權,可是最讓網友受不了的就是他們與微軟Windows Live、AOL及ICQ合作,只要在Facebook上輸入自己的MSN、Hotmail、Live、AOL或ICQ帳號及密碼,就可自動掃描你的網上 地址簿,以電子郵件地址查出你有哪些聯絡人已經在Facebook上了,或者有哪些聯絡人還未加入該網,然後以你的名義群發一封邀請函給他們。這就是為什 麼許多人時常會收到不同人寄出的邀請信函,或是被不速之客發現自己在Facebook上的「秘密基地」。

暴露行蹤 竊賊上門

前 一陣子,在美加地區還發生過一些以Facebook動態作為犯案根據的闖空門事件,犯案者就是看準了許多Facebook上的使用者,每天都會貼文發布自 己的行蹤、以手機即時上傳所見所聞,就連出國旅遊也時時刻刻都在分享異地美景的照片或影片,結果這些蛛絲馬跡就成了好友名單上某些有心的「陌生人」,掌握 當事人行蹤的指標。

只要對方得知你正在海外旅遊,也從你的基本資料上獲得你的姓名或電話,那麼想要在網路白頁(White Pages)或其他途徑查到你的地址,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在 浩瀚的網路世界裡,其實並沒有百分之百安全的網站,因為再怎麼強大的隱私設置程式也是人寫出來的,只要有更高段的程式設計師或電腦駭客,就有可能會竊取到 那些資料。我們也需要警覺,在表面上一片溫馨與和樂的社交網站上,絕對有一些對你心懷不軌的陌生人,是藉著加入你的好友名單來觀察你的動態伺機行動。因此 無論是社交網站所延伸出來的網路活動、聚會、舞會或約會,使用者都必須隨時提高警覺,善用你的網路基本常識(Internet Common Sense)三思而後行,就可避免陷進許多騙局與悲劇裡。

/提 墨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回复 雨中独行 2010-8-4 10:03
回复 xinsheng 2010-8-4 10:40
谢谢分享
回复 yuki-1217 2010-8-4 13:11
谨慎!
1 回复 caro 2010-8-4 13:22
要小心
1 回复 sisi5 2010-8-4 13:26
可怕啊
1 回复 Ao太太 2010-8-4 13:42
支持!
所以我从来不见网上任何人。
1 回复 chocopina 2010-8-4 14:35
我facebook都是我家人。。笑
回复 wazhh 2010-8-4 15:46
小心为妙
1 回复 cartoonyang 2010-8-4 18:23
这篇文章的英文版有不?
我来这里才有FB。
1 回复 Ao太太 2010-8-4 18:34
这么复杂,我干脆封主页了。
1 回复 hr8888hr 2010-8-4 22:09
小心驶得万年船
回复 TCM 2010-8-4 23:26
cartoonyang: 这篇文章的英文版有不?
我来这里才有FB。
这篇文章no英文版,but u can find that girl story if you search her name
1 回复 cartoonyang 2010-8-5 00:12
TCM: 这篇文章no英文版,but u can find that girl story if you search her name
回复 蓝天雨天 2010-8-5 20:21
幸好我Facebook都是我的同事和朋友,谢谢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5 05: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