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粉过敏治花粉症小偏方(转贴) [2010/04]
- 在美国找女朋友为什么这么难zt [2010/10]
- 是什么原因造成西方这么多过敏症呢? [2010/10]
- 夏天回国机票好象特别贵zt [2010/04]
- 中国人涌上邮轮,航游业迎来春天 [2013/09]
- 犯罪团伙引诱受害人的新招zt [2010/10]
- 美国各类医生的收入状况ZT [2010/02]
- 在美华人女性的感叹引热议:找个合适的男朋友怎么这么难?zt [2010/10]
- 纽约人要注意: 地壳变化,纽约随时会有大地震 [2011/08]
- 北欧女神夫君声明 [2010/08]
- 山哥:国内同学那些淫乱事儿( men only) [2010/04]
- 为了您身心健康,小鸡鸡保健操(黄色的)zt [2011/02]
- 贝壳网上一男一女死缠烂打对话聊天记录 [2010/06]
- 选房看房有学问zt [2010/10]
- 中国独生子女四字姓名渐多 [2010/09]
- 为什么要结婚?不如找红颜蓝颜 [2010/05]
- 不让上网隐私泄密zt [2010/08]
- 大有炸平贝壳村停止地球转动之势 [2010/04]
- 认识你,真好! read by 娃娃W-W719 [2010/07]
- 老三届 [2011/09]
- 朋友们,请把剑收起来,让贺梅们在爱中成长吧!zt [2011/08]
- 和村里的爱,反党朋友们谈心 [2010/07]
- 老头, 你又不是姑娘, 发这种感慨 [2010/09]
昨天晚上巴巴儿的花两块钱去苹果店买了个《三只小猪》的APP,准备睡前哄儿子高兴,讲个带PPT的高科技故事。结果还没讲到我拿手的大野狼“huff
and puff”那段就觉得有点儿不对味儿。怎么农场里的小鸡爱吃菠菜?老大的草屋里装上了壁炉?老三的房子里居然还配上了cable TV?
强装着胸有成竹状讲完了故事,看到结尾恍然大悟,原来我买的是一个politically correct版本的童话故事。
Political
correctness俗称PC,跟电脑没什么关系,中文翻译叫“政治正确”。很多人初听到这个词会觉得这不像是Made in
USA的东西,实际上这可是地道美国本土制造的特产。这里说的政治正确不带有官方意识形态的色彩,而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慢慢侵入并占据美国人思维的一
种表达方式──个人或者机构对于自己的语言、思想和行为等进行反省和改进,以力求消除对社会弱势群体呈现出歧视。
起初,PC的最主要影响表现在语言上。简单地说,即便宪法早就赋予了美国人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一个人在公众场合下说话都要掂量掂量。不小心触碰了PC的敏感词,虽不至于被投入天牢,但被社会舆论所群殴是迟早的事儿。有人评论这是一种powerful form of censorship,还挺形象。
于是,美国的中小学老师们在“没有蛀牙”这一目标之外又给孩子们建立起了一个“没有歧视”的语言乌托邦。保护少数族裔──黑人不是black或者negro,就算是马丁·路德·金在他的著名演说里自己这样称呼过自己也不行,改用African American代替;保护残疾人──handicapped听起来不够积极向上,要改成physically challenged;
保护妇女──凭什么做business的都是man?商人叫business
professional;家庭主妇干嘛一定就是housewife?homemaker 就看不出来男女了嘛。什么policeman/
mailman/fireman/ salesman/ freshman统统都改成police officer/letter
carrier/fire fighter/salesperson/first year
student……凡是有可能引发歧视的有关性别、宗教、职业、年龄和性取向等等的用词,在过去的二十来年全都经受过了political
correctness之文化大革命的洗礼。
这种压力自下而上,轰轰烈烈地覆盖着美国的每个犄角旮旯。若是没有社会多数人的理性反思,想
要这样的全面贯彻可是不容易。现如今我们听美国总统演说,总是不怕累赘的在每一个he的后面要加上一个she,在每个his后面加上一个her。曾经对待
“敏感词”如履薄冰的美国民众已经在二十来年的训练下练就了铁掌水上漂的神功。
今年春天,奥巴马政府把“Islamic extremism”等词汇列入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敏感词;两个月前,Muhammad因为带有种族宗教针对性被动画片《南方公园》列为敏感词;康涅狄格州New Haven中学的毕业生今年拿到的毕业文凭和以往一百多年都不太一样,里面的“in the year of our Lord”被列为敏感词“屏蔽”掉了。
政
治正确的旋风如此强大,以至于很多时候美国的政客们为了树立自己politically
correct的端庄形象,做出一些很让老百姓费解的姿态。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很多政客站出来表示支持在世贸中心遗址隔壁建清真寺,这其中包括信基督教的
奥巴马总统和信犹太教的纽约市长彭博。一定是我的境界不够高尚,为什么就联想到“打碎牙齿和血吞”的悲壮场面呢。
关于“政治正确”的趣事太多,下周咱们继续聊聊political correctness gone mad的疯狂场面,以及PC版《三只小猪》的童话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