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表现出社会的分裂

作者:TCM  于 2010-12-4 05:1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1评论

 今天你吃的什么?(图)   


  《新闻周刊》2010年11月29日刊封面图片


  最新一期的美国《新闻周刊》于2010年11月29日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标题为“食物表现出社会的分裂”。文章认为,在更多人追求本地产的新鲜和健康食物时,而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缺乏营养充分的食物。人们应找出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生活在纽约地区的人们对饮食有着自己的追求。有人希望能品鉴各类合口味的美食,而不太在意关乎身体健康的食物成份。另一些注意营养和健康的人群则对食 物营养斤斤计较。甚至有居住在人口稠密地区很有社会地位的律师,为追求食物新鲜和健康成份,开始在自家后院内养鸡下蛋。他们成为追求健康饮食的一类。

  这些热衷以有机肥生长的本地农产品(20.23,-0.40,-1.94%)的一类人,每天会用数小时来考虑食谱、采购食品和烹饪。其中有人自称是加 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教授MichaelPollan的信徒。此人所著的《杂食者的两难境地(The Omnivore's Dilemma)》一书,让追求本土新鲜食物的习气蔚然成风。跟风者相信,食用当地天然生长的动植物不仅对健康有益,而且还让农户饲养的牲畜和农户有实在 的幸福感,最终对地球生存也有益。无论是信仰美食、健康饮食、饮食公平,还是某些理想化的生活方式,人们总能找到与自己有相同价值观的同类。

  但是,食饱终日者不应对食物短缺和靠垃圾食品为生者视而不见,尽管前者可能对此一幕通常是力所不能及。像纽约较富足的家庭在食物上的开支占到家庭收入的20%,高于含在外就餐和送餐在内的全美家庭饮食开支占13%收入的平均指标。

  据美国农业部(USDA)上周公布的数据,全美有17%,逾5000万人口生活在食物无保障家庭。这意味着以上家庭有时缺乏购买食物的必要开支,或在 得到足够多收入之前食物已消耗殆尽。由单身母亲操持的家庭一般常出现此情形,而在南部和一些大都市区,这种情形更严重。据称,纽约市有约140万人常处于 食物来源保障不足的状况,其中25.7万人居住在纽约布鲁克林地区。

  食物来源无保障自然还与住房、就业等其他经济计量指标有关,因此,自USDA从1995年开始发布此统计数据以来,该指标在2007-2008 年的经济衰退期间出现峰值当然不会令人感到吃惊。按USDA定义的,食物保障程度很低的饥饿类的家庭的比例很低,仅约6%。与执著关注美食形成对比的是, 人们对海外贫穷、饥饿和美国自身饥饿儿童的关注似乎也在增加。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的美国总会有贫富。富裕者高兴时有在饮食上放纵自己的自由。食物在困难时期会变成划分穷富的清晰界限。在大萧条(Depression)早期,当穷人在面包房前排队时,富人们变得更专注于美食。

  但现代美国出现了极端情形,人们就餐时选用的食物品种成为了社会地位的确定象征。随着贫富间差距继续扩大,最新鲜,最有营养成份的食物就成为只有少数 人能负担得起的奢侈物。据官方统计数据,经济上处在最低层的美国家庭前20年的收入一直徘徊在1万-1.3万美元,而排在最高层者的同期收入却增长了 20%,达17.08万美元。这意味着富有人群可在任何季节买到自己想要的食物,而食物无保障家庭只能得到他们能负担起的一类,即可让他们尽快填饱肚子, 含高热量的皮萨饼和袋装食品类的快餐。据称,美国领取食品补贴券的人数在前3年内增长了58.5%。

  据近期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发现,纽约市从幼儿园到8年级的儿童中,40%的体重不是超重就是肥胖,而全美6-11岁儿童中的36%不是体重超重,就是肥胖。

  以往用于表现少数人富足生活的肥胖,现在变穷人的标志。患肥胖症人数随着收入差距拉大而在上升,目前三分之一以上美国成年人和17%的儿童已是肥胖体 型,而此问题在穷人中更突出。尽管患肥胖症与基因、环境和患者的活动水平高低有关,但USDA于2008年公布的研究报告发现,依靠食品补贴券获得食物的 儿童和妇女的体重,比那些不依靠者更可能超重。据英国流行病学家Kate Pickett的研究成果,肥胖症患者比例在贫富差距最大的发达国家中最高。美国是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而发病率在不公平程度相对低的日本最低。

  华盛顿大学流行病学家Adam Drewnowski多年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食物选择与社会等级密切相关。他称,最穷者无法获得包括大量新鲜水果和蔬菜、精瘦肉、鱼类和谷物在内的有营养的食物。营养学家提倡的理想饮食方法支持了经济优越感,而未考虑负担能力。

  尽管有些社区缺少食物品种齐全的超市,但大多社区并不是这样。低收入家庭通常只选择食糖、脂肪和袋装食品,因为它们价格低廉,且味道不错。 Drewnowski今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以西雅图地区超市数据为基础。它显示了一些特定食品价格在2004-2008年间的变化情形。在食品总体价格 上涨25%的前提下,最有营养的生蚝、红辣椒等上涨幅度为29%,而营养最低的白糖、胶质软糖等上涨16%。

  Drewnowski在报告中称,食物在美国已成为区别经济地位差异和社会等级的显著标识。这种标识以往以服装和流行时尚来体现,但现在完全不同,奢华已变为否能负担得起和能否得到。

  法国社会学家ClaudeFischler相信,美国人在与肥胖和缺乏食物保障的斗争中,更应向法国人学习。美国人对待食物和饮食习惯与史上的任何种 族都不同。美国人主要强调食物的营养成份。他们在回答何为良好膳食问题时,总是以每日摄入营养成份作为答案。他们关注卡路里、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糖。他们 从不把进食视为一种社交活动,且从不把食物看作一种共享资源,就像一大块面包应在同桌就餐者间相互传递那样。而法国人面对同样问题的答案是愉悦和快乐,即 以聚餐者盼望的方式所展开的团聚、亲密和美味。

  Fischler还认为,比专注于营养成份更奇特的是,美国人把选择食物视为个人自由,一种不可被剥夺的权力。美国人愿意食用他们想要的食品,他们也 好不在乎进食地点,不管是在旅途中,还是在室外。除了感恩节人人享用同一火鸡食谱外,美国人日常食谱也是各有所取。Fischler进行的调查结果发现, 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甚至难有家人坐在一起,共享美食的固定进食时间。而法国人的午餐时间是稳定在12:30。法国人肥胖比例仅9.5%。

  极力推崇本地出产的食物原料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教授Pollan认为,美国当前的食物供应体系存在着富裕农户供养最穷者,而贫穷农户在为富裕 人群提供高品质食物的错配问题。但近期令人欣慰的消息是,沃尔玛宣布了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当地出产食物原料的计划。这表明一些全美大零售商在逐步扩大供应 新鲜农作物的趋势。但Pollan同时表示,这些农作物可能不全是使用有机肥。人们在食物选择上不应绝对化,这种完美主义是改变饮食质量的大敌。他设想华 府今后会在食物与健康关系的政策上有大动作,并认为追求饮食健康的风潮还只是处在起始阶段。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2 回复 hu18 2010-12-5 01:36
世博会、亚运会不吃转基因食品。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6 21:0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