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人嫌的八种人 (译自 Brett Blumenthal from Yahoo) [2009/05]
- 笑话一则 (未成年慎入) [2009/11]
- 也玩一剪梅,少儿不宜 [2010/02]
- 天下的烦恼多半源于思考 [2010/03]
- 无题 [2015/03]
- 求画 [2010/03]
- 昨天,今天 [2012/08]
- 咏梅 [2010/12]
- New Year [2016/01]
- 风歌 [2011/02]
- 如梦令 两首 [2009/12]
- 译诗一首 [2009/12]
- Méav Ní Mhaolchatha - One I Love [2012/12]
- 跟着平凡做梦 [2010/03]
- 和琼台鹤 网上情怀 (一剪梅) [2010/02]
- 译诗一首 [2009/08]
- 也谈诗和诗人,借平凡老弟一点灵感 [2010/02]
- 花歌 [2011/04]
- 临江仙·樱花时节 (和琼台鹤) [2010/04]
- 心境 [2010/04]
- 和 越湖 [2010/05]
- 也说唐先生 [2010/07]
朱启是我刚进贝壳村时就加为好友的几个人之一,也是村中亮出“作家”旗号的第一人。牛皮不是吹的,作家不是封的。您去看看他的“作品一览表”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了。https://www.backchina.com/space-261748-do-blog-id-71952.html
评论朱启的文字我怕不够资格,但读他的文章总让我心生感慨。无论作家做不做,人总是要做的,读朱启的《父亲的骨气》让我对如何做人有如下思考。
1) 父亲是儿子的榜样。友情提醒每一位父亲,不管有意无意,你的儿子在学你,你儿子身上总有你的影子。所以不光教训儿子“behave”,还要慎思自己“behave”。也友情提示每一位母亲,你如果想让你的儿子有一位有骨气的父亲,就应该给你的丈夫松绑,让他有机会行动“恣意妄为”,开口“掷地有声”。
2) 身教重于言教。朱启的父亲不识字,文章中也没有令人震撼的语录,只有几件事,如在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狼狗时的表现及做蔬菜公司经理时的故事。但父亲的骨气却印在了朱启的心中,也通过他的文章印在了读者的心中。如今我们人在海外,言教的效果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和语言表达限制已然大打折扣,我们做父亲的更要注重身教。以自己的行动来爱家人,爱朋友,爱邻舍,爱世人。做一个正直可信赖的人。
3) 关于“与时俱进”和“保持晚节”,这个不是朱启文章的重点,只是我的一点引伸。人到年老时总是让年轻人觉得跟不上形势,可老人们自己觉得不屑于与年轻人为伍。孰是孰非,各执一词。但如果想做一个有骨气的父亲,还是要我行我素,坚持自己的理念。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每一代人都不能阻挡“文明的前进”,所以每一代人终究是会“落伍”的。
《父亲的骨气》原文在此:
http://www.famehall.com/qizhu/20090726050505.shtml
顺祝朱启作品讨论会圆满成功。
https://www.backchina.com/space-261748-do-blog-id-7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