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聯誼假期和北美中旅的違法欺騙行為公告!請相互告知 [2012/05]
- 图解美国开始没落了吗? [2011/09]
- 吃熊肉乐 [2011/10]
- 求救:朋友坐东航丢失3个iPad,如何索赔? [2012/07]
- 忘带驾照警车前直线却左拐遭遇人生中第一次被pull over [2012/08]
- 你家的床单被罩枕头套多长时间洗一次? [2012/04]
- 周末美国串门去 [2011/07]
- 比刘谦还厉害的华人魔术师 [2012/12]
- 延误乘客大闹昆明机场14小时 获赔后嫌钱太少 [2012/08]
- 美丽的西雅图 [2011/09]
- 信不信由你: 一个让你每天只花十分钟就能变年轻的运动 [2012/04]
- 美国开始没落了吗? [2011/08]
- 温哥华周末”赶集 “ [2011/07]
- 张国涛的回忆录白纸黑字!--从张的角度说明毛泽东与西路军的失败一点关系都没有 [2012/03]
- 深圳航空,谎言欺骗加无赖 [2012/07]
- 科学的外衣 [2011/12]
- 读后泪如泉涌 [2010/09]
- 今天悲剧了 [2012/04]
- 给反中医者再提供一个活靶,炮火再猛烈一些吧!! [2013/03]
- 看看你自己的小手指 [2012/04]
- 世博:桑那与冰窖的洗礼 [2010/07]
- 情人节贝壳村流行租情人 [2012/02]
- 归还从陌生人那里借的信用卡与大街上要钱 [2010/08]
- 男人永远39岁 [2012/02]
- 又被糟蹋了 [2013/04]
2011年03月08日新闻晚报
晚报见习记者 俞佳 报道
民以食为天,最近一则名为《少在外面吃饭》的帖子却让人不得不为了吃饭
这点事忧心忡忡。一名自称是厨师的匿名网友,通过拍摄照片,揭示了饭馆后厨
的“秘密”。
食品添加剂再度成为关注热点。
自揭内幕,厨师呼吁“少在外吃饭”
这则名为《少在外面吃饭》的帖子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当前广泛流行于餐饮行
业的一些“佐料”,据称都由一名匿名厨师拍摄。
这些图片可以说是触目惊心,在一道道佳肴从餐馆厨房端出的背后,隐藏着
的是各种不知名添加剂的使用甚至滥用以及食材的偷梁换柱。比如说,奶茶里加
三聚氰胺以达到香嫩润滑的口感、无色无味的A料据说会让人吃上瘾、增香膏和
飘香剂“香得要命”、刷了色素的红烧肉色泽诱人、加了高弹素的肉丸嚼劲十足、
芝麻油的香味也可以用香精模拟……
此帖一出,再度引发网友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热议,转载分享不计其数。不少
网友留言连呼震惊,怒斥商家无良,也有网友调侃表示,自己吃了多年馆子已经
“百毒不侵”。
无独有偶,近日在天涯论坛“吃遍上海”版块,一则名为《饭店里为什么烧
得这么好吃好看的原因》的帖子也非常火热。帖子中列举了各种饭店常见菜品的
特殊配药,例如鱼香肉丝使用了嫩肉精、石粉和色素,烤肉和香酥鸭均含有硝等。
方舟子开火,微博揭露罂粟油
昨天傍晚,“打假斗士”方舟子也开始将炮火对准了食品添加剂。
在方舟子微博发布的一组照片中,一些人正在吃火锅,方舟子则手持一个白
色塑料瓶站在一边。他称:“我手里拿着的就是传说中的 "一滴香",其实根据
其在火锅的用量应该叫 "一杯香"。另一个瓶子装的"魔籽油"其实就是罂粟油。
罂粟油如果未经去毒处理,可能会含有微量的吗啡成分。 ”
方舟子表示,其实火锅涮料比“一滴香”更可怕。牛百叶、牛肚、凤爪、肥
肠、鹅肠等都是用工业烧碱、双氧水处理过的,可能含重金属等杂质;鱿鱼是福
尔马林泡过的;肉是用苏丹红染的;海带和菜丸子是用可致癌的工业染料孔雀绿
染的,丸子还加了不知道什么成分的弹力素。
偷梁换柱,“魔油”“魔精”“魔膏”泛滥
昨日中午,记者专门走访了毛家塘南北干货批发市场。
在批发市场的众多调味品专卖店中,出售一滴香等添加剂的不在少数。在其
中一家小店,听闻记者是想为麻辣烫增味,老板娘立马推荐了一种名叫“魔油”
的添加剂,售价40元/瓶,加一点就能香飘四溢。记者观察了一下,“魔油”用
黄色塑料瓶包装,产地为云南,印有QS标志。它还分了多种香味,可用于火锅等
用途,包装上均有“魔油”二字。
在“魔油”的左侧,还有一种标着“魔精”的塑料瓶,可加入烧烤、方便面
等。上方排列着“魔膏”,用于熬制猪骨汤等高汤。
在另一家调味品批发店,店主推荐了更为常见的白色瓶火锅添加剂。一名女
店员介绍:“一瓶是让食物吃起来香的火锅增香剂40元,一瓶是让食物闻起来香
的飘香剂60元。”在使用说明上,注明了使用量为菜量的0.3%-1%,如想提高香
味,可使用1%-2%。记者拿到手后,连瓶盖都还没拧开,就已经闻到一股香气。
老板表示,这两种添加剂都卖得很好,一般都是餐馆来买的。
走访下来,除了火锅的香剂,记者还见到了其他五花八门的添加剂。牛奶香
精能玩“水变奶”的魔术;牛肉精粉可以让其他肉类吃出牛肉的味道;嫩肉粉也
很神奇,较老的肉拌上它后会变鲜嫩,还可以缩短烹饪时间。
“一滴香”虽合法生产但应合理使用
3月1日,卫生部官员为“一滴香”正名,“一滴香”与鸡精一样,属于咸味
香精,为合法产品,但仍未平息争议。民众不解,食用化学制品难道不会损害身
体健康吗?
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协会副秘书长吉鹤立解释,根据国际惯例,并非完全无毒
无害的才是安全,只要少量食用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就可以被归为安全。比如说
家里自制的咸肉、咸鱼等,也含有少量亚硝酸盐。吉鹤立表示,除了一些无证非
法生产的,大部分食品添加剂都属于合法的生产和使用。但是,他也表示,添加
剂种类众多,不同添加剂的差别颇大,合理的使用剂量很难断定,再加上法律上
相关标准的缺位,导致了一些人滥用添加剂。
添加剂使用监管难、检验难
记者从上海市餐饮行业协会获悉,自《食品安全法》颁布后,协会也对餐饮
企业实行了“专柜、专人、专门文档”的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有专门的保存柜
放置饭店里的食品添加剂,由专人保管,进出货都要有相关记录,对什么人拿、
拿多少都有规定,而不是过去随随便便的乱状。
不过,餐饮协会旗下只有近5000家会员单位,与全市近5万家餐饮店相比只
是少数,众多小饭馆存在更严重的问题,但很难进行有效监管。
市民张小姐告诉记者,她曾拿着不放心的食品专门去找检验机构,没想到却
被告知被检物质标准还是空白,而且在一件食品存有多种不同添加剂的情况下,
检测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张小姐建议:“像飘香剂这样非必需的食品添加剂,为何不像面粉增白剂一
样直接禁止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