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聯誼假期和北美中旅的違法欺騙行為公告!請相互告知 [2012/05]
- 图解美国开始没落了吗? [2011/09]
- 吃熊肉乐 [2011/10]
- 求救:朋友坐东航丢失3个iPad,如何索赔? [2012/07]
- 忘带驾照警车前直线却左拐遭遇人生中第一次被pull over [2012/08]
- 你家的床单被罩枕头套多长时间洗一次? [2012/04]
- 周末美国串门去 [2011/07]
- 比刘谦还厉害的华人魔术师 [2012/12]
- 延误乘客大闹昆明机场14小时 获赔后嫌钱太少 [2012/08]
- 美丽的西雅图 [2011/09]
- 信不信由你: 一个让你每天只花十分钟就能变年轻的运动 [2012/04]
- 美国开始没落了吗? [2011/08]
- 温哥华周末”赶集 “ [2011/07]
- 张国涛的回忆录白纸黑字!--从张的角度说明毛泽东与西路军的失败一点关系都没有 [2012/03]
- 深圳航空,谎言欺骗加无赖 [2012/07]
- 读后泪如泉涌 [2010/09]
- 科学的外衣 [2011/12]
- 今天悲剧了 [2012/04]
- 给反中医者再提供一个活靶,炮火再猛烈一些吧!! [2013/03]
- 看看你自己的小手指 [2012/04]
- 世博:桑那与冰窖的洗礼 [2010/07]
- 情人节贝壳村流行租情人 [2012/02]
- 归还从陌生人那里借的信用卡与大街上要钱 [2010/08]
- 男人永远39岁 [2012/02]
- 又被糟蹋了 [2013/04]
前段时间我说过要写样板戏,主要是因为看了凤凰卫视的“样板戏”访谈节目,网上可以找到一些视频。看了一些,想说的如下:
1:《智取威虎山》把童祥苓给毁了。他们家本是京剧世家,他大姐解放前就已经红了,但文革期间被批的利害,为了让童祥苓能再上舞台,他的姐夫找他,让他也批他的姐姐,因为也不差他一个,但批评后他就解放了,划清界限了。他的发言内容不详,但这却成了他的心头病,一直都很愧疚。下文中说他开饭馆,不对,实际是他儿子开的,他只是帮忙。在上海生活,比较困难。当年领导已经决定不让他演电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找演员,无奈没有人能达到他的水平,后来领导提醒,写份检查就可以演了,后来他在他以前写的80多份中随便找到一份,交了就演电影了。演完没几年4人帮就倒了,他也随着住过监狱,再也没有正式上台演出。
经典唱段:打虎上山,甘洒热血献春秋,以及少剑波的“老乡,我们是工农之弟兵”(因为老师教过这一段)
这个戏我们学校的老师演过,那时太小,只记得当时座山雕是一位教体育(中学时教美术,画的很棒)的老教师演的,座椅是:八仙桌上绑条凳,再上面是太师椅。滦平跑到威虎山上的一段有印象,其它全都是后来才知道的。
2:《沙家浜》里面的阿庆嫂本来是北京的一位名演员演,只是因为在中南海的舞会上,刘少奇给她说,地下工作者不是原来她演的那样。结果被江青看到,后来被下放劳动了。洪雪飞原来是演昆曲的,后来被抽调演阿庆嫂。
经典唱段:郭建光的“朝霞映在阳澄湖上”,18棵青松,等。在拍成电影前,他是主角。
还有“智斗”,以及阿庆嫂仍斗笠的那段;
沙奶奶的那段“共产党就像天上的太阳”,还有:找部队去,那哪儿成啊。
当时没什么书看,偶尔找到一本《沙家浜》,是拍电影前的,才知道原来沙奶奶是有8个儿子,6个冻饿夭亡。
3:《红灯记》:李玉和本来是一位老演员演的,网上还能找到他的视频,无奈他的脸不好化妆,更重要的是他身材较矮,最后换了浩亮。应该说他演的非常到位,只是后来升官,对老师傅不太尊敬,使不少人反感。文革后仍然演古装戏,有时也走穴演样板戏,但总按规定上交部分劳务费。后来得过脑血栓,记性差,不得不告别舞台。
经典唱段:比较多,像“痛说革命家史”,小铁梅的几段,李玉和的多段,还有磨刀人“红灯高挂迎头照,我吆喝一声,磨剪子来锵菜刀”。刘欢还有首歌,里面有磨剪子来锵菜刀。
我比较熟悉的也就是这三出戏。
4:《海港》,方海珍,著名唱段是“手捧宝书满身暖”,老工人的那段“黄浦江啊,黄浦江,。。。。。大吊车,真厉害”。我记得好像是将要运往非洲支援革命的粮食中被人偷放了一把刀。
5:《奇袭白虎团》,不记得有什么著名唱段,只记得有次演出,偷袭前战士从高处往下跳,好像是翻转360度,这是武戏,结果一位演员没站稳,趔趄的比较厉害。他一急,原地连翻数个跟头,赢得观众掌声。
6:(芭蕾舞)《白毛女》,著名唱段,喜儿的“北风吹”,杨白劳的“扯下二尺红头绳”。
这个戏我们学校的老师演过(改编成地方戏了),那时太小,实际上没记得什么,只记得喜儿是我们音乐老师演得,同学们传说她带的白头发套是白麻做的,不知真假。搞笑的是华黄世仁和穆人治逃跑时的滑稽表演,以及地主婆是男人扮演的,将鞋反穿,走路一扭一扭的,很搞笑。
7:《红色娘子军》, 当然是通过看电影以及画报知道的。也听过地方戏,好像有连长唱的“党代表是海员出身”。但是演党代表的演员后来被判17年徒刑,大家知道姚文元才18年。因为后来他当了团长,据说整了不少人。实际上他也是苦出身,他的家乡东北解放后看部队演出,非要参军不可。解放后才转跳芭蕾,应该是吃了不少苦。凤凰卫视访问他时,他说当时整人不是他,因为一切事由工宣队做主,整的某个人,是因为其父是中统特务,跑到台湾了,这在当时不管是谁做领导,都会挨批的。
8:钢琴伴唱《红灯记》, 电影啦,只记得那位钢琴家留着长头发,当时一般人是没有的,关键时刻头发一甩,满潇洒的。
9:《杜鹃山》, 电影,只记得柯湘的一段”3代挖煤难糊口,地狱里面度春秋“,还有雷刚,凤凰卫视访问时,说这两个名字都是后改的。
10:《平原作战》,可能看过电影。
11:《磐石湾》 没有什么印象。
12: 《沂蒙颂》是不是”红嫂“改编的?有一点点印象。就是伤员在昏迷中要水,红嫂在唱过一段后,毅然用自己的乳汁喂伤员。后来大家知道,红嫂的原形是为聋哑人,一直在做拥军鞋和鞋垫,直到去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沂蒙山区的老人。
13:《龙江颂》,里面盼水妈的一段“旧社会,咱后山缺水,,,,”,江水英唱过什么没有印象,阿坚伯给江水英送鸡汤,以及那个杨国忠,“把火烧得越旺越好”。那个狗地主“将水源”也成了一段相声里的笑料,因为那并不是他的姓名。
事实上,小时候对这些戏没有什么深的印象,主要是后来广播里每天放,电影反复看的结果。
从凤凰卫视节目里知道,虽然江青为人刻薄,迫害了不少人,但她对样板戏的成功倾注了大量心血,对演员的一招一式,唱腔和唱词都有直接的参与;另一个就是余会涌,也贡献了很多。如节目中的一位老演员所说,当时的演员只会演传统老戏,要演革命戏,着实也费了不少功夫。不过,余会涌在听了11届3中全会的广播后,认为自己没有出路了,再加上他有胃病,自溢身亡,江青最后也是自杀。因此,我对样板戏的评价是:艺术上达到顶峰,过程中很多人受苦,到最后一声叹息。
毛主席语录里有说过,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舞台上全是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现在看来仍然正确。君不见,现在所有的剧团演出的都是古装戏。但有个别例外:
北京京剧团(或者是中国京剧团)曾经重演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电视上看过),一些地方剧团也重演过部分样板戏。但都是昙花一现。唯有河南豫剧3团,从成立到现在,一直演出现代戏(并非样板戏),不知市场如何。
下面转载”闲聊当年样板戏的演员及70年的改版“,大家可以搜索找到原文。
$$$$$$$$$$$$$$$$$$$$$$$$$$$$$$$$$$$$$$$$$$$$$$$$$$$$$$$$$$$$
记得样板戏的推出顺序大概是:
1。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乐《沙家浜》
2。钢琴伴唱《红灯记》
3。《龙江颂》
4。京剧《红色娘子军》
5。《杜鹃山》,《平原作战》
6。《磐石湾》《沂蒙颂》
一. 样版戏中的名人之《红灯记》,中国京剧团演出
浩亮,饰李玉和。本名钱浩梁,文革后又演出一些传统戏,据说基本功很扎实。已死?
刘长瑜, 饰李铁梅,今天仍然活跃。
高玉倩, 饰李奶奶,还在另一出《平原作战》中饰张大娘。文革后在电视剧《西游记》中演高老庄的地主婆。
袁世海, 饰鸠山。后来以花脸泰斗自居,但纪念京剧200年专场演出《龙风呈祥》饰张飞,当着包括最高领导人在内的观众,不留神掉了帽子,说声对不起,跑到后台带上后接着演,传为笑谈。
二. 样版戏中的名人之《沙家浜》,北京京剧团演出
谭元寿:饰郭建光。谭家是中国最有名的京剧世家: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
马长礼,饰刁德一。他是马连良的义子。
洪雪飞,饰阿庆嫂,当时迷倒亿万人民群众。文革后恢复唱昆曲。可惜在94年赴新疆走穴,遇车祸身亡。
赵燕侠,在洪雪飞前饰阿庆嫂,后得罪权贵被整。文革后露面不多。
三. 样版戏中的名人之《平原作战》,中国京剧团演出
李光,饰赵勇刚,出生在京剧世家,至今仍很活跃。
李维康,饰小英。剧中形象似乎不太起眼,但一曲《做一个中华的好儿女》已经显露潜质。实际上她11岁入中国戏曲学校,大师姐刘长瑜曾有专文淡到这位小师妹。如今已是青衣行当的领军人物,在舞台上极其活跃。85年还触电,在电视剧《四世同堂》中饰长孙媳妇。
四. 样版戏中的名人之《杜鹃山》,北京京剧团演出
杨春霞,饰柯湘。当时也是万人迷,君不见那时满大街的青年妇女都梳“柯湘”头。文革后沉寂数年,复出后经常露面,但功力衰减很快。杨女士后来在电视剧《西游记》饰演白骨精。
五.样版戏中的名人之《龙江颂》,上海京剧团演出
李炳淑,饰江水英。文革后拍了电影《白蛇传》。
李文华,饰阿莲。后唱歌剧,曾拍电影《北斗》
阿庆嫂,江水英,柯湘,乃样板戏中三大美女形象。她们的老公都干什么呢?值得一提!
阿庆嫂的老公自然叫阿庆,按剧中交代,是我党的地下交通员。阿庆嫂撒谎说和她拌了两句嘴,去上海跑单帮去了。
江水英的老公大概是军人,这可以从她家门口的“光荣军属”的牌子看出。
最不幸的是柯湘的老公,结婚才三年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
六.样版戏中的名人之《智取威虎山》,上海京剧团演出
童祥苓,饰杨子荣。文革后多次参加演出,每次必唱打虎上山的《迎来春色换人间》,大受欢迎。但苦于收入不高,老先生曾开过一个很小的饭馆,也不成功。
齐淑芳,饰小长宝。此角色原著中并没有,京剧中为了增加旦角,杜撰了这个人物。原来只有一段唱腔:《只盼着深山出太阳》。70年样板戏改版,增加了一段《坚决要求上战场》。
艾世菊,饰座山雕。江青曾说他很会演戏。在《智取威虎山》中,由于他表演出色,抢了正面人物的采。所以为了三突出的需要,70年版中删除了他的唱腔,仅剩下一句:“联络图我为你朝思暮想,今日如愿遂心肠!”后面的都删了。
七. 样版戏中的名人之《磐石湾》,??京剧团演出
李崇善,饰XXX,文革后多次出台,演过《野猪林》的林冲。
京剧《磐石湾》给人印象不深,但来源于同一素材的电影《南海长城》倒是值得一提。
男主角王心刚,继《侦察兵》后再次复出,老树新藤,但毕竟是过气的影星。
女主角刘晓庆,这是她被张勇手选演员中标后的首次触电。谁知道她以后有那么多故事,仍没有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南海长城》中的插曲“永远不能忘”,其演唱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李谷一,这是她文革后较早期的电影插曲,她以后的故事也不少。
八. 样版戏中的名人之《红色娘子军(芭蕾舞)》,中国舞剧团演出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经常用来招待外国人,包括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氏,大概因为洋鬼子听不懂京戏的戏词。
刘庆棠,饰洪常青,与四人帮关系密切,曾官至文化部寺郎。当然以后就倒霉了。蹲了几年大狱,出来后陷入与两个女人的感情纠纷,不服不行!
薛菁华,饰吴清华(琼花)。舞功明显高人一筹,从与连长的双人舞中就可看出。文革后复出,演一些单人舞片段,参加走穴。后嫁一香港人,在港办一舞蹈学校。
九. 样版戏中的名人之《红色娘子军》(京剧),中国京剧团演出
京剧《红色娘子军》在舞剧之后推出,估计是演示不同的艺术门类都能演好同一题材。
该剧唱腔设计怪诞,人物扮相搞笑,那吴清华看上去简直就象常青同志的阿姨。
冯至孝,饰洪常青,人物扮相搞笑主要是指他。冯是马连良得意弟子,其唱功颇有马派遗风。冯后来还多次出台。他毕业于中央戏剧学校,与杨秋玲,王晶华,孙岳,毕英奇,杜幼莲同窗一场,毕业演出就是颇有影响的新编历史剧《杨门女将》,冯饰寇准。
杜近芳,饰吴青华。 WG前在京剧电影《野猪林》中饰林娘子(李少春饰林冲,袁世海饰鲁智深)。杜的名气更大, WG后主演新编历史剧《谢瑶环》,唱功极佳,真是得到梅派的真传了。
曲XX,饰连长。她是《红灯记》中李玉和的扮演者浩亮的太太。
十. 样版戏中的名人之《海港》(京剧),上海京剧团演出
李丽芳,饰方海珍。《海港》中方海珍的唱腔很独特,如果我没有记错,这是样板戏中绝无仅有的类似程派的唱腔,但比正宗的程派要高亢。
李长春,在电影中为角色高志扬配唱。注意该李长春不是当今中央首长。
十一. 样版戏中的名人之《奇袭白虎团》(京剧),山东京剧团演出
方荣翔,饰王团长。方先生是裘盛荣的得意高足。文革后也很活跃。1988年6月赴香港演出,因心脏病临场突发倒在了后台,后经抢救治疗无效,于1989年4月逝世。
宋玉庆,饰严伟才。
十二. 样版戏中的名人之《白毛女》,上海舞蹈学校演出
石钟琴,饰白毛女。
舞剧《沂蒙颂》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妇女红嫂用乳汁救解放军伤员的故事,解放军伤员的原型是后来成为国防部长的迟浩田,当时他只是一个受伤的排长。
这里主要说在70年的改版。
一.《沙家浜》
1. 沙老太婆本来有七个儿子,改成四个了。所以原来的唱腔“七个儿有五个冻饿夭亡”也相应调整为“四个儿有两个冻饿夭亡”。看来基本国策要从沙奶奶年轻时候就抓起。
2. 交代了阿庆嫂的LG阿庆的去向,他成了我党的地下交通员了。
3. 县委陈书记也改姓了,姓程。大概原型人物出什么问题了?
4. 削减了反面人物的唱段,如刁德一和胡传葵的《我虽然留学在东洋》和《上海滩、炮声响》
5. 新四军最后还活捉了日本鬼子黑田大佐,所以郭建光的“奔袭”唱词也由“要消灭胡传葵汉奸匪帮”,改成“要消灭日寇、汉奸匪帮”
二.《红灯记》
1. 地下交通员没有死,所以还增加了李玉和的唱腔《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
2. 最后还刀劈鸠山。
3. 李奶奶痛说革命家史中,将“慌慌张张走进一个人来”,改成“急急忙忙走进一个人来”
4. 削减了反面人物的唱段,如鸠山给王连举绶勋章时唱的《只要你忠心的为帝国卖力气》
5. 叛徒王巡长有名字了,叫王连举。
6. 增加正面人物的唱段,李奶奶,铁梅的《我一家饥寒交迫渡时光》,刘大娘的《穷不帮穷谁照应》,田桂莲的《铁梅已从我家走》。
7. 李玉和“孩儿我本是个刚强铁汉”,改成“党叫儿做一个刚强铁汉”
三.《智取威虎山》
1. 为了消除原著《林海雪原》的影响,大规模地改角色的名字:少剑波-》参谋长,孙达得-》申德华,李鸿义-》吕鸿业,一撮毛-》野狼嚎,白茹-》卫生员。
当时《红旗》杂志撰文写到,最近有个姓孙的人到处讲他就是《威》剧中的申德华,革命群众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云云。
2. 增加小常宝的唱段《坚决要求上战场》
3. 削减座山雕的唱腔,如《联络图我为你朝思暮想》仅唱两句。
4. 杨子荣的《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在结尾的行腔中融入乐曲《东方红》的旋律,故改称《胸有朝阳》。
5. 缩减了匪徒的规模,八连长改成三连长。其实原著中交代的很明白,匪徒的一个连只有10人。那时整个“滨绥图佳保安第五旅”也就是百十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