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何为自己选择不同的救命方案? ZT

作者:HappyUSANA  于 2011-4-22 13:2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4评论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医生在为自己决定治疗方案和治疗病人的时候,对治疗方案会有不同的考量。

一项调查让940名初诊医师对两种假定的医疗情景之一进行评估,调查中,医生更有可能为自己选择死亡率更高、但严重副作用的风险更低的治疗方案,而不会为患者选择这样的方案。

调查报告的作者来自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和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他们写道,调查结果表明“给出建议的行为改变了影响他们决定的心理过程”。

研究作者之一、在杜克大学富科商学院(Fuqua School of Business)和桑福德公共政策学院(Sanford School of Public Policy)担任教授的彼得·尤贝尔(Peter Ubel)说,这种情况还意味着患者应当确保为自己治疗的医生了解自己的价值观,而且应当询问医生为什么推荐某种治疗方案。

在《内科学档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的该研究向医生提出了两种临床情景之一。其中一种情景涉及结肠癌手术,另一种则是有关禽流感的治疗。研究随机让医生们选择,是考虑他们自己的治疗方案还是为患者推荐治疗方案。

在结肠癌情景中,一个选择是一项手术,可以完全治愈80%的患者,不会导致并发症,有16%的患者无法治愈(也就是说他们会在两年内死亡),其余 4%的患者可以治愈,但会导致结肠造口术或慢性腹泻等并发症。另一个选择则是一项不同的手术,也可以完全治愈80%的患者,无并发症,但有20%的患者不 能治愈。

死亡风险较低的那个选项似乎是合乎逻辑的选择。但为自己考虑治疗方案的医生中,38%的人选择了死亡率较高的治疗方案,宁愿不要冒并发症的风险。另 一组的医生中,只有25%的人说他们会推荐患者走这条路。在禽流感情景中,63%的医生为自己选择了死亡率最高的治疗方案,只有49%的医生向病人推荐这 样的方案。

尤贝尔说,这样的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医生总是会为患者做出比为自己风险更低的决定。它确实意味着这些决定的心态受到不同的心理偏差的影响。他建议患者“让医生多了解你一点,然后才寻求医生的建议”,包括了解你对生命的质量和寿命长短等问题如何权衡。

尤贝尔还说,当医生给出建议时,要询问他/她为何这样建议,从而确保其中的原因与你的意愿一致。

Katherine Hobson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供稿并保留版权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1 回复 世外闲人 2011-4-22 22:09
看每人自己对生活质量的看法。
0 回复 xinsheng 2011-4-23 01:16
等孩子成年以后,我会更追求生命质量而不是寿命。
1 回复 HappyUSANA 2011-4-23 04:00
xinsheng: 等孩子成年以后,我会更追求生命质量而不是寿命。
我敢肯定,你到了60岁后思想会改变的。
1 回复 xinsheng 2011-4-23 04:02
HappyUSANA: 我敢肯定,你到了60岁后思想会改变的。
很可能。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6 21: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