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中毒事件调查》

作者:HappyUSANA  于 2012-3-25 11:3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根据资料,丁晓平详细介绍了王明住院治疗的过程。

1941年10月,由于突发心脏病,王明住进了延安中央医院。住院后,中共中央派中 央副秘书长李富春去看望王明。由于当时延安伤寒大爆发,导致内科人手不够,因此李富春选派中央医院外科和妇产科主任金茂岳担任王明的主治医生。住院期间, 王明出现扁桃腺发炎,对症下药 ,金 茂 岳 开 出 了 一 种 名 为Streptocide的磺胺类消炎药。“这种药在当时延安十分罕见,也很贵重。”由于王明体质问题,在服用此种药的过程中,发生了药物反应,导致肝胆 出现疾病,突发卡塔尔性黄疸。“针对便秘和黄疸,金茂岳等医生采取了当时内科学比较流行和稳妥的治疗方法———清泄。饮食要清淡,并服用药物甘汞。”甘汞 在医药中常用作泻剂和利尿剂,在服用甘汞之后,王明肝区疼痛减轻,黄疸也减少了,治疗效果不错。

好转之后,金茂岳让王明停用甘汞。但这件事 情他只告诉了白班护士,白班护士没有通知夜班护士,而且甘汞又是放在王明的窑洞里,接班的夜班护士按部就班,按照药方来配药发药,王明出现了疼痛、发烧、 口腔发炎等状况。而当年会诊作出王明所谓“汞中毒”的结论,完全是在延安整风运动进入审干“抢救”阶段作出的,并不客观。再加上临床医学证据不足、检验技 术条件落后的条件下,参加会诊的医疗专家都没有从正面论述汞中毒的药理和病理情况。更重要的是“王明一直在那里闹,中央也没有办法,得有一个交代”。因 此,作出这样的结论,显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而王明却抓住这一点,咬定有人要给他“下毒”。对于这一事件,丁晓平采访了时任中央医院总护士 长、参与过王明护理工作的郁彬。郁彬介绍,金茂岳开的甘汞剂量是正常的,不会损坏身体健康,只是服用的时间长了些,但并没有超过日服最大剂量,属于工作疏 忽。“了解了事情的前后经过,我们也可以看出,针对王明的中毒事件根本是子虚乌有,他将一起简单的医疗事故扩大为政治事件。”丁晓平总结。

《中 共五十年》中,王明一直称是毛泽东指使人给他下毒。丁晓平介绍,其实对于王明身份地位的变化,以及对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斗争,一直限于中央政治局高 层领导范围内,当时在延安是属于党内机密。“也就是说,在金茂岳给王明治疗时,在金茂岳眼里,王明是中共中央的高级领导人,他要负好责任看好病,根本不知 道王明路线受到党内批判。”

在治疗中,金茂岳和王明一家的关系也十分融洽。金茂岳之子今天仍然保留着王明夫人孟庆树赠送的,上有王明、孟庆树和毛泽东等人题词的红色笔记本。那是一本烫金的《救国日记》,“在缺少纸张的延安,可谓十分宝贵。”

丁 晓平创意性地提出了毛泽东和王明“志同,道不合”的关系;王明虽然犯了错误,但非常聪明,对中国革命也有一定的贡献,当年毛泽东对王明也是非常尊重的;历 史不是温度计,历史应该是火种,研究历史旨在引导人们思考历史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从而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吸取前进的力量

为了厘清历史真相, 经过4年的采访写作,《王明中毒事件调查》终于在今年2月出版。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郭德宏在序言中指出:“全书既从微观视角透视了‘王明中毒事件’的经 过,又从中观视角考察了王明的一生,还从宏观视角俯瞰了中共第三次批判‘左’倾路线斗争及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

在 本书中,丁晓平创意性地提出了毛泽东和王明的关系是“志同,道不合”。他说:“在当时,王明和毛泽东的矛盾不是个人矛盾,更不是敌我矛盾,他们之间的争论 是原则之争,是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之争。通俗地说,当年在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上,王明是用错误的方法去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而毛泽东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 事情。”书中,丁晓平对此有个言简意赅的概括:王明和毛泽东的矛盾是“王明主张为了斗争以广泛的合作达到团结,而毛泽东则主张通过斗争以有限的合作达到团 结。”

丁晓平介绍,王明虽然犯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错误,但非常聪明,对中国革命也有一定的贡献,毛泽东对王明也是非常尊重的。“曾护理过王明的李坚介绍,一次毛主席来看王明,当时王明正在睡觉。但主席不让叫醒王明,在外面等了一个小时一直到王明睡醒。”

“其实王明写作《中共五十年》也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当时中苏两国两党关系紧张,王明寄人篱下,他在莫斯科写的文章显然带有严重的错误倾向,发泄个人私怨,标榜自己。而中国革命的胜利已经证明毛泽东的正确和伟大,这就是历史,任何人也无法否认。”

《王明中毒事件调查》出版后,得到史学界高度评价。

丁晓平介绍,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实,服务未来。“引导人们思考历史中最有价值的那部分,从而能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吸取前进的力量。”

在 当今的现代史研究中,存在一种误区:研究国民党的比研究共产党的吃香,研究反面人物的比研究正面人物的吃香。还有人把眼光对准历史的边边角角,对于“政治 厚黑学”、“权力斗争”特别感兴趣,把历史庸俗化。谈起种种现象,丁晓平的声调提高了:“研究历史干什么?”丁晓平认为,“历史不是温度计,只能测量别的 物体的温度,本身没有温度。历史应该是火种。”而历史研究者需要智慧和良知,让历史成为我们的经验和营养,更好地为现实服务,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现在,部分中国人信仰缺失,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对国家的意识很淡薄。“其实每个人内心里都是爱国的”。严肃的史书可以使他们正确地了解历史、了解世界,“这样才会尊重历史伟人,尊重那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


Others


据丁晓平介绍,赵景忠收藏的这些史料是从一位名叫黄楚三的老人手中购得。黄楚三曾是红一军团政治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参加过红军长征。国共合作时期, 黄楚三离开延安到南方工作,之后因种种原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上世纪80年代,黄楚三辗转认识了康生的妻子曹轶欧。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康生自延安整风运 动时期就没有将这批文献上交中共中央,而是藏于自己手中。“或许是出于当时的政治原因,曹轶欧就将这批文献转手给黄楚三,致使这批尘封70年的珍贵史料至 今还流落在民间。”而以卖旧书谋生的赵景忠在和黄楚三结识之后,感觉特别投缘,成为莫逆之交。黄去世后,这些资料又到了赵的手中。但丁晓平谨慎地表示: “上述情况都是收藏者口述的,是否准确现在已无法考证。”

这些资料一共14份,包括1943年8月6日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参与的《委 员会记录》、《为王明同志会诊记录》、中央医院院长傅连暲撰写的《关于王明同志住院经过情形的报告》和主管医生金茂岳写给康生并转中央领导的一封信,以及 中央医院化验室报告单等医学记录。丁晓平见到这些资料,并认真阅读研究后,大喜过望。“从里面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些文献资料完全是真实的,而非伪造 的。”丁晓平介绍,这些资料涉及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高层、中央医院、延安医疗医药状况等情况,还涉及大量医疗术语,“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发言、态度都不 同,这都是难以作伪的”。从一处处小细节上,丁晓平断定了这份资料的真实性。

2009年,丁晓平的研究成果《尘封66年的“王明中毒事件 “调查材料惊现民间》刊登在《党史博览》第12期上。文章刊登之后,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郭德宏找到了丁晓平。郭德宏是研究王明的专家, 很多史料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见面中,鉴于对此事的深入思考,丁晓平提出要写作一部《王明中毒事件调查》的专著,得到了郭德宏的大力支持。郭德宏还将前些年 王明之子王丹之赠给他的王明夫妇保存的有关“王明中毒事件”的史料贡献出来,希望丁晓平能在此事的研究上有新的突破。“郭教授提供的这6份史料和此前我发 现的14份史料结合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向我们揭示了当年王明中毒事件的真相。”

为了反驳王明在《中共五十年》中的歪曲污蔑之 词,中央档案馆曾于上世纪80年代派工作人员访问过金茂岳和黄树则,并在《中央档案馆丛刊》1986年第3期上刊登了《关于王明治病和出国的材料》,这是 党史研究部门对于“王明中毒事件”所做的唯一记录,此外再也没有其他第一手资料了。当年王明住院期间的主管医生金茂岳的女儿金星也联系到了丁晓平。“金星 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对‘中毒事件’真相的追查,看到我的文章后,她跟我说她的心中就像是‘有一枚炸弹突然引爆了一样’。”当年王明在延安闹出所谓的“中毒 事件”之后,金茂岳即被中央社会部关押,几十年来的冤屈一直没有洗清。为了洗清父亲的冤屈,金星也一直在寻找证据,当她在丁晓平手中看到这些史料后,终于 看到父亲是清白的。随后,在她的介绍帮助下,丁晓平又采访到了原延安中央医院护理部主任郁彬、曾任王明特护的原中央医院护士李坚,以及公安部原副部长、延 安整风时期曾参与审查金茂岳的凌云等多位当事人和见证者,完成了证人证言的调查工作。“经过我们多方走访,加之当年的文献资料,我们终于可以完整地还原历 史的真实。”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5 08: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