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聯誼假期和北美中旅的違法欺騙行為公告!請相互告知 [2012/05]
- 图解美国开始没落了吗? [2011/09]
- 吃熊肉乐 [2011/10]
- 求救:朋友坐东航丢失3个iPad,如何索赔? [2012/07]
- 忘带驾照警车前直线却左拐遭遇人生中第一次被pull over [2012/08]
- 你家的床单被罩枕头套多长时间洗一次? [2012/04]
- 周末美国串门去 [2011/07]
- 比刘谦还厉害的华人魔术师 [2012/12]
- 延误乘客大闹昆明机场14小时 获赔后嫌钱太少 [2012/08]
- 美丽的西雅图 [2011/09]
- 信不信由你: 一个让你每天只花十分钟就能变年轻的运动 [2012/04]
- 美国开始没落了吗? [2011/08]
- 温哥华周末”赶集 “ [2011/07]
- 张国涛的回忆录白纸黑字!--从张的角度说明毛泽东与西路军的失败一点关系都没有 [2012/03]
- 深圳航空,谎言欺骗加无赖 [2012/07]
- 读后泪如泉涌 [2010/09]
- 科学的外衣 [2011/12]
- 今天悲剧了 [2012/04]
- 给反中医者再提供一个活靶,炮火再猛烈一些吧!! [2013/03]
- 看看你自己的小手指 [2012/04]
- 世博:桑那与冰窖的洗礼 [2010/07]
- 情人节贝壳村流行租情人 [2012/02]
- 归还从陌生人那里借的信用卡与大街上要钱 [2010/08]
- 男人永远39岁 [2012/02]
- 又被糟蹋了 [2013/04]
程守洙教授来交大后,对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非常关心。他亲自为青年教师开设了四大力学,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群论等课程。并邀请一些著 名的科学家,如 复旦大学的谢希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微波专家陈涵奎教授等来校讲课。组织文献讨论会,由青年教师轮流报告,开展讨论。为了训练青年教师的外语能力,组织 他们翻译外语书籍,并亲自校正。青年教师上课前,必须试讲,试讲通过后才能上课。上课时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听课,课后讨论,共同切磋。组织教学活动,集体 备课,讨论大课、辅导课、习题课的教学。这些措施对青年教师业务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1962年,程守洙担任了教育部高等工业学校工科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审订了普通物理学教学大纲,编制了1962~1964年教材工作规划。在已经选编出版的通用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材 的质量。在编审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决定由程守洙和江之永(同济大学教授,编审委员会委员)两位教授牵头编写新教材。他们仍以上海市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学编写 组编写的教材为基础,按1962年审订的试用大纲进行改编,对基础理论作了加强,对旧版中某些要求过高或偏重具体技术应用的部分作了压缩或删减。全书的篇 幅较旧版缩减了三分之一。这一版本经教材编审委员会全体会议审阅通过,就是程守洙、江之永主编的《普通物理学(第二版)》(简称程江本)。教材于1964 年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分三册出版,由全国高等工业学校作为统编教材使用。这套教材后经多次修订出版,现正修订准备出版第七版。程江本是目前我国使用时间 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大学物理教材之一。高教界评论这套教材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本切合我国国情、具有独特风格的自编通用教材,对稳定教学秩序起了重要作 用”,是一本“影响面广、质量高的理工科物理教材,成为全国最畅销的科技图书之一”。这套教材所以取得如此大的声誉,与程守洙、江之永两位教授的治学严 谨、一丝不苟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与此同时,我校着手实验教材的编写,1962年出版了实验教材。到1964年,我校物理实验教学已自成系统,力、热、电、 光、近代物理齐全,同年,又出版了新的实验教材。
此外,物理教研室教师还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改革。开展了电化教学,经常在课堂上放映国内外教学电影。一些难以讲清楚的物理现象经过电影直观 演示,效果十分 明显。在演示实验方面,由许一之专门负责,他与上课教师一起,配合物理大课,制作了大量演示实验,供课堂演示,效果很好。在1963年制订的教学计划中, 学校十分重视物理课,物理课的学时已从1958年的198学时增加到230学时。
除了大面积普通物理学教学外,物理教研室还开出了一系列其他物理课程。我校工程物理系是1958年成立的,培养我国核反应堆工程方面人才。 程守洙教授先后 开设了原子物理,经典力学,电动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核物理,中子物理等课程。由陈英礼担任辅导。以后这些课程除中子物理由该系自行开设外,其余都 由物理教研室青年教师陈英礼,吴锡龙,屠树中等讲课。工程物理系的学生学习十分刻苦,晚间自习都到深夜。教室熄灯后,有的学生还在路灯下与辅导教师一起演 算推导公式。这种刻苦学习精神值得现在学生学习。昔日学子,后多成为我国核工业的中坚力量,为我国原子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http://www.physics.sjtu.edu.cn/node/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