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完道不尽: 众说纷纭

作者:HappyUSANA  于 2010-1-13 12:1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最近太忙,不能一一回复各位好友的招呼。望大家原谅。在本站看到一篇: 
http://news.backchina.com/2010/1/12/gb2312_72107.html

大家看看,有什么评论!当然最好是探讨形式,不要骂人。国内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要解决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的。只是苦了国内的孩子们。 这位薛涌写过不少文章,有一定独立的见解,当然并不全对(对错都是相对的!是不是?)。再者说,国外的学校,即使是一流大学,也不全如文章所说。就加拿大来说,学生贷款是从政府那里贷的,跟学校没有关系,还不还学校即不知道,也没有必要知道。虽然在美国时没交给学费,但我没有听说有人从学校贷款上学。学校的贷款一般是应急贷款,并不是让你一直用它来完成学业。作者完全是按自己的猜测+自己的经历写就的,事实并不一定如他所说,见后面的部分评论。 


从耶鲁毕业的夫妻:张磊捐款内幕,看完让人落泪

本文网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10/1/12/gb2312_72107.html
  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创耶鲁管理学院中国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的新闻,一时间在国内石破天惊。中国网友立即对张磊和他创建的 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展开“人肉搜索”。有人极为愤怒:“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甚至调查出他和他的公司在四川地震等事件中并缺乏表现等等。张磊吃里爬外的 形象跃然而出。

  我们夫妻二人都在耶鲁接受的博士教育。读到这则新闻,心里实在非常复杂。老实说,如果我们有张磊的能力,也许确实会优先考虑给国内捐款。几年前耶鲁就 有毕业生在《纽约时报》写文章,说自己就能捐那么几十万,给了耶鲁,不过是往满满一大桶水中加一滴而已,无关紧要。但是,如果同样的钱给了非洲,不知道能 救多少条人命。你会怎么选择?

  但是,回忆一下我们自己的经历,又对张磊的行为感到理解。二十多年前我们结婚时,妻子在北京是个“黑户口”。她被分到外地,我们不愿意两地分居,索性 “黑”了。代价是没有工作,有时还为临时户口操心。后来决定出国,两人一起学英语,考托福。1993年我们正处于弹尽粮绝的状态,她接到从耶鲁寄来的一个 厚厚信封,打开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被录取了,两万多美元的学费人家给支付了,另外给将近一万的生活费,整个三万多美元!有生以来,我们从来 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钱。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有这笔钱并不一定能出国。出国要有护照。按当时的规矩,大学毕业服务不够一定年限者,出国必须有海外关系,还必须支付大 学的“培养费”,把账还清了以后,就可以扫地出门了。于是,我们全家紧急动员,先找到在台湾的姨妈开证明,然后到街道派出所开证明,记不请跑了多少地方, 当然也送了不少礼,其中颇有些差点前功尽弃的惊险关节。最后,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按照国家开出的帐目,把大学四年国家在她身上花的钱全都还清。再向父母 借了些钱买机票,一下子就飞了过去。半年后,我也跟去探亲。我毕业后为国家服务十年,不用缴纳大学的培养费。但是,我去探亲,按规定必须辞职。而这又是一 场有惊无险的奋斗,比如找地方存档案、在一堆“不行”、“不办”的声音中绝处逢生等等。我还记得最后办成的那一刻,跑到单位要最后一个文件。窗口一位冷冰 冰的小姐把盖好章的一张纸往我面前一仍,甩过来一句话:“你从此和我们没有关系了!”

  我到了耶鲁探亲,人家对我这个“家属”则无微不至。比如,我只需缴一点钱就有了医疗保险,白拿了学校图书馆的借书卡,使用健身房等等设施,还能在旁听 两门课。总之,除了课松一些外,和正式学生也没有什么太大差别。我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表现,被教授看中,什么也没有考就被录取到硕士课程。日后一帆风 顺,直到拿了博士,而且六年下来一直拿着全奖。除了正常的奖学金外,学校还给各种钱在夏天让我学英语、学日文,甚至送我到日本学了整整一年。说“耶鲁改变 了我的一生”,难道还有什么争议吗?

  张磊的经验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是,从中国上大学、工作到耶鲁读书,一个人直接的感受往往确实就是“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张磊的捐款,在耶鲁从校友 中拿到的捐款中只是很小的一笔,在美国并没有太多新闻价值。在中国有新闻价值的,是这一行为所显示的教育模式和中国是多么不同。

  第一,美国的名校,特别是常青藤,现在大多靠校友吃饭。这些学校只要发现人才就去招募、争夺。你要是穷光蛋,学校就把学费生活费全包下来,而且还会毕 恭毕敬地说:“感谢你到我们这里来读书!我们的校园因为有了你一定会变得更加丰富。”入学后,学校对你无微不至。特别是本科生,有时让我感到学校活象个惯 孩子的父母。比如,大学生是谈恋爱的最佳年龄,中国的大学对待学生的恋爱经常有各种“不准”。美国的学校竭尽全力为此创造条件,甚至在招生中采取倾斜政 策,保证男女平衡。一位美国学生告诉我:大学生是第一次离家的孩子,刚离开父母心里空落落,大学就要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迅速填补父母在孩子心里留出来的 感情真空。如果你在大学里找到自己的配偶,那是学校最高兴不过的。大学所期望的是:你们夫妻一辈子都忘不了自己的家庭是在哪里组成的,都会把大学当成自己 的家。日后家里有需要,你当然会把大笔的捐款拿出来。当然还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家”读大学。

  第二,学校靠校友,对毕业生也就非常恭敬。比如,我们毕业后,学校总把校友刊物免费寄来,系主任每年写信报告系里的情况,学校在我们的居住地区有活动 总要通知。耶鲁选校董,也每次都把选票寄来,并且反复通过电子邮件等通信手段督促投票。要知道,校董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校长就是校董事会任命的。谁进 董事会,又要由校友投票决定。2002年著名华裔建筑师林璎当选耶鲁校董,就是受到校友协会的支持。我们夫妇当时虽然博士都还没有毕业,但已经有了硕士学 位,以校友的身份投了票。这大概是我们作为外国人在美国行使的唯一一次选举权。所以,我们拿的并不仅仅是一张耶鲁的文凭,而且是一个当家作主的权利。学校 要是惹你不高兴,你也可以通过校董事会施加压力。

  张磊究竟对中国捐了多少钱,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他给耶鲁捐钱,则不过是人家大学经营模式的日常运转和效率而已。你现在就是给美国名校缴足三万多 美元的学费,人家培养你还是赔本的。何况许多学生是人家倒贴钱请来的。这么赔钱培养学生怎么赔得起?人家学校牛就牛在这里:我们的教育能够保证你成功,而 且保证你成功之后会认识到是我们的教育改变了你的一生,最后你会捐钱来感恩。如果你毕业后收入低、欠的教育贷款还不起怎么办?许多名校(特别是法学院等) 的作法是:全免!理由大致有两条:第一,在我们这么优异的地方毕业后,你放弃高薪而从事低薪的公益事业,那就算我们学校为社会作贡献了。第二,如果你真没 有技能拿到高薪工作,那一定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对你说“对不起”还来不及,怎么会追着向你要钱呢?

  张磊的行为,应该促使中国的高校好好想一想。我们要是一天到晚和学生算培养费、惩罚不能按期还贷的学生,怎么指望学生象张磊对耶鲁一样对待自己的母校?

Comments:
作者具有很多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好的就完美无瑕,不好的就一无是处。
作者可以随便找个在美国上学还未还完贷款的人,看看是不是有人跟你讨债。美国有个老太太的儿子已经死了,可是贷款公司还是不放过,老太太一生气,干脆把儿子的骨灰寄到了贷款公司。
 
段永平捐给浙大三千万美元也是基于类似的心理,但是没有任何报道提及,也没有任何人感谢。

奇怪了!我也是耶鲁毕业生, 毕业九年多了。 怎么说呢? 对耶鲁还是有感情的。 但像作者这么感激, 好像从来不曾有过。 难道我没良心?

写的狗屁不通, 后爹给了你一个好的生活条件, 你就说你亲爹不好了. 什么逻辑!


试想一下,张磊没上Yale, 他会有今天富有吗?改变他的是Yale没错。至于他应把钱捐给谁是他个人的事。你如有钱买个日本车,说你是汉奸。你怎么想???

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别人错,你对。心态放平,给一公平的评价。

support #15, 他在yale 学了两年的骗术回在中国行骗赚钱, 再"捐给"他的"洋人主
子", 他充当的只是洋人的打手而已. 典型的奴才! 他如真有本事留在美国赚钱, 看
他还能否有所发展. 鄙视张奴才!

大部分读者也会和作者一样对母校心存感激,也知道世界一流学校和国内学校的差距,但是作者不是张磊,张磊的行为超出了正常的,合理的范围。让人们看到了国内金融腐败的冰山一角。也无疑让人们知道了张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把钱捐给国内,会有多少钱给了学生?学校搞福利还贷款都来不及了。学术造假的都可以拿国家津贴,捐钱能随便吗? 知道四川地震为什么有人提着钱袋去灾区发钱吗?捐给政府都拿去建大楼,买豪华车办公用,政府让人不放心。还不如捐给自己的母校,培养更多的中国留学生,也 是在为中国做贡献。

我也是拿全额奖学金来美国的。但是,我对国内外的学校都感恩。如果,我很富有,又有意愿捐钱。我会大家有份的。张磊的“捐赠”不是感恩不感恩的问题。而 是,他的行为后面隐藏着东西。他的第一份工作来自耶鲁,他是耶鲁某基金的投资经理。他回国创业,又是带着耶鲁的3000万回去的。这已经是利益关系了。且 不说有没有洗钱避税的嫌疑。 这种纯商业关系,却要冠冕堂皇,奢谈感恩,只怕有点虚伪,有点欲盖弥彰!最好的办法,把你在国内的税单给大家亮亮。不就该清白的就清白了。

早年出国的有几个没奖学金的?
有几个不是历尽周折的?
当年哪个出国又是容易的?
以前的文人,被政府打,杀,关,逐,但还是以报效祖国,拯救生民为己任

张磊,是从古到今第一人!中国处于深重苦难中,中国没出过这种人,受多大苦,遭多大罪,都要回到祖国,建设国家。李政道,杨振宁,钱学森不用说了,鲁迅,等等,谁没留过洋?谁不是拿的奖学金,对于当时的中国,那不更是个天文数字?

再说耶鲁给你奖学金就是让你以后赚了钱捐回去?能把钱用在更有用的地方,我想这才更是一个“成功”的人应该做的事情,也是教育最终的目的。老师教你不是要 你报恩的,而是让你做对社会更有用的事情。这样算,未免太浅薄了些。耶鲁自然不会批评,但想必不会以你为荣。但钱学森,永远是伯克利的荣誉!

写文章批评中国教育的腐败很好,但跟张磊捐款是两回事。美国教育的经费和运作,不一定就好。问题不是张磊捐款对不对。而是他的钱是怎样来的。而所谓的“感恩”只不过是新闻炒作的手段。“看完让人落泪”,让人笑掉大牙。假,假,假!

中国的钱才不给学生花呢?谁管你有没有未来?现在上面带头抓经济,高校的教授都你吗野兽,想毕业还得跟教授睡觉,变着法的吸学生的血,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女的坐台的坐台,当二奶的当二奶,男的也伤心毕业之后更变本加厉,有点骨气的中国学生全出国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0 00: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