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土爸爸和洋爸爸教孩子的绝招

作者:三颗银杏树  于 2009-5-24 16:1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大学|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14评论

王伯庆、王福志,两个王爸爸都有值得骄傲的教子经历,并且都把自己的经验和遗憾写成了图书,提供给千千万万的家庭品评。

王伯庆的女儿王可5岁随博士父母移居美国,在父亲精心策划的东西方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培养下,一路出类拔萃,获得诸多殊荣,并于2003年一举收到6所长春藤盟校的入学邀请,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王福志的儿子王京,一直跟随父母住在中国北方秦皇岛市郊区的一个渔村中,在高中没有毕业的父亲别出心裁的魔鬼教学方案训练下,连连跳级,14岁拒绝了中科大少年班的录取通知单,15岁拒绝了清华大学的邀请,16岁如愿以偿进入清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尽管王京就读的学校已经因为他的出现从8个班的招生量变成了18个班并且仍然应接不暇,但王家的教子神话并未就此终结,如今王福志的二儿子10岁就已经就读初二,在快速上升的学业道路上很有可能超越他的哥哥。

两个爸爸的简历:

王伯庆:材料工程学士, 工业经济管理文科硕士, 统计理科硕士,留美经济学博士。工作经历:工人,助理工程师, 讲师, 资深经济学家, 现任华盛顿州研究与数据分部的研究经理。西南财经大学客座教授,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客座教授。

相关著作:《成长1+1》和《家有小鬼子》

王福志:1963年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团林乡潮河村。1981年高中一年级辍学,此后一直在家务农、养殖、做小生意,至今。

著作:《孩子向前冲》

两个孩子的简历:

王可:女,1985年生于四川雅安,1991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西雅图奥林匹亚市,现为哈佛2007届新生。在美期间先后获得Rensselaer数学及科学奖、美国国家奖学金优胜者、总统学者候选人、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杰出女性科学奖、华盛顿州校长学者、AP优秀学者、华盛顿州少女选美第五名、华盛顿州模拟政府州教育部长、奥林匹亚市青年交响乐团小提琴手,并曾参与20集电视剧《我家有个小鬼子》的英文写作。

王京:男,1986年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团林乡潮河村,现为清华大学2006届学生,2000年14岁时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没有入校;2001年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没有入校;2002年如愿以偿,考取清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两个爸爸的教子实战对比:

不同点

洋爸爸:高文凭、拥有博士和研究生学位,拥有中西方的文化背景。

土爸爸:家族史上没有大学生,自己只是高中一年级,典型的中国农民家庭。

洋爸爸:觉得女儿考上大学就可以了,并非一定要考上哈佛,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有爱心、帮助他人,嫁个好老公就可以了。

土爸爸:一定要脱贫,靠知识改变命运,从小就树立要考中国最好大学的愿望,认为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象涓涓细流, 与父亲配合是刚柔相济,妈妈对女儿温柔、有爱心的性格培养有很大作用。母亲作用不大,只是做后勤,一般不涉足孩子的教导工作。

洋爸爸:受西方教育影响,比较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不管孩子的家庭作业,只是期末看看成绩,奉行“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教育方式,管大不管小.

土爸爸:事无巨细,陪孩子一起在被窝里看书和学习,甚至要给孩子剪指甲、理发,自己发明的魔鬼训练法、速度训练法比较朴实,有些比较偏激,以最自然的方法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

案例

跟孩子平等沟通,自己做错事主动向王可承认,在平常玩耍中发现孩子的潜能和习惯,拍桌子的案例让孩子挖土坟来克服恐惧心,玩蛇来培养胆量,爬一天的山只允许喝两瓶水,以此来锻炼他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

从小培养王可珍惜读书环境的意识,隔2、3年就会带王可回中国,到中国的农村体验生活,以最朴实的,更靠近大自然的方法培养王京,告诉王京如果考不上大学,就把后院的荒地作为遗产提供给他(意即只能在荒地上耕作一辈子了)。

鼓励王可参加选美、到研究机构实习、参加模拟美国总统选举,学习音乐,参加夏令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才能,提倡玩,在玩中学习,王京因为有速度,什么都快,所以学习生活基本上都在玩的过程中度过的,为了练速度,可以不在意写字的质量。

结合了中西方的教育优势,使王可具备了中、西方的视野,代表了中国80%的农村家庭教育方法,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典型的中国式的“父愿子偿”。

相同点

1、都是误打误撞出来的经验,并没有阅读过专业育子图书

2、都强调个性化教育,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从不迷信学校教育

3、都不相信智商说,都认为自己孩子是平凡的,并不比别的孩子更聪明,注重挖掘孩子的潜能并加以培养,最后两个孩子都考上了一流的大学

4、都认识到了父亲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颠覆了母亲承担孩子教育的传统观念

5、在孩子成长问题上都非常舍得花时间,不会因为工作原因放弃和孩子亲密相处的机会,在相处中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和潜能,并因势利导

6、都非常注重细节,相信榜样的力量,在教导孩子过程中十分强调平等沟通,不用家长身份压人

7、注重在18岁以前树立孩子独立、坚强、向上的性格,认同性格决定命运的观点,

8、跟孩子做朋友,以朋友的方式一起成长

9、殊途同归,王可考上了美国最好的学校哈佛,王京考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清华

不论“洋爸爸”还是“土爸爸”,都要做个好爸爸!
9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2 回复 doraemon1 2009-5-24 18:35
好文章!
2 回复 Lawler 2009-5-24 19:06
谢谢介绍!
- 孩子本身的智商及可塑性占很大的成分.
- 两个例子都是特例, 如何施用,取得同样效果?
- 有陷入攀比的怪圈的嫌疑.

瞎评, 请原谅.
1 回复 卫灵 2009-5-24 19:10
多年前读过王伯庆的文章,记忆非常深刻. 今天在这里又有了他女儿的消息.景气.

教育孩子上坚信: 因材施教.
2 回复 韭菜花 2009-5-24 20:54
洋爸爸的教育应该会让孩子更快乐
1 回复 Mythologist 2009-5-24 23:43
谢分享。
1 回复 Junkkiller 2009-5-25 00:49
三颗做好准备我要拍砖了,看来胜者英雄败者贼是哺乳动物的共性(以前我一直以为仅限于中国文化圈儿内)这两个例子都不具共性,只能说明那两个孩子具有潜在的能力。换成我,别说王伯庆、王福志就是太上老君,太白金星一起教也不会把我这个年近50用到11仍须脱袜子掰脚丫的送进哈佛,清华。
文中还刻意强调王福志的农民身份,农民的文化水准比博士低,但智商未必比博士低,一个因经济不支而失学的农民是很难评估的。我虽然不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人但我家的地盘在100年前和昌黎县有着相同的总督,所以对那里人失学的原因还知道一些。
2 回复 千里之外 2009-5-25 05:35
甭管土洋,都得孩子争气。
1 回复 jjsummer95 2009-5-25 05:41
2 回复 來美六十年 2009-5-25 07:11
言可能是兩個極端的例子。大多數家庭可能在這兩者之間。同意及支持“要做個好爸爸”。
2 回复 ging 2009-5-26 03:26
怎么感觉逼迫儿女成才的父母都有点儿偏执狂?孩子嘛,多谢天真烂漫、童心最好,学业上不落后,不荒废即可,能上个普通大学是父母的责任,能上一流大学使他自己的能力和造化,毕业后能有一份他自己喜欢收入一般的工作也是父母的责任。
2 回复 美国鲁汉 2009-5-26 11:10
分享了,谢谢!
文章对于我们父母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才有一定的启发。
2 回复 borninheaven 2009-5-29 03:51
Junkkiller: 三颗做好准备我要拍砖了,看来胜者英雄败者贼是哺乳动物的共性(以前我一直以为仅限于中国文化圈儿内)这两个例子都不具共性,只能说明那两个孩子具有潜在的能力
很多博士都是农民出生哦, 至少他爸是农民
2 回复 Junkkiller 2009-5-29 04:09
borninheaven: 很多博士都是农民出生哦, 至少他爸是农民
重读三遍再回帖。
2 回复 borninheaven 2009-5-29 04:25
Junkkiller: 重读三遍再回帖。
太长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5 08:4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