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先生出山的目的与《圆顿研修》推广传播及参悟 [2011/04]
- 人生真正需要什么?你有吗?——《人生规划》解决你的问题 [2009/06]
- 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应用实修“张先生的炼养体系” [2011/04]
-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二 [2009/05]
-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六 [2009/05]
-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四 [2009/05]
- 《立体生命科学技术》介绍(2011年6月) [2011/06]
-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转载) [2009/05]
- 修炼者的致命误区及解决方法 [2011/04]
- 《养生修炼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须知(2011年6月) [2011/06]
- 《养生修炼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须知(2017年3月) [2017/04]
- 《养生修炼专业》介绍 [2011/06]
- 修炼者很难回避的事情——如何对待“佛家道家文化”? [2011/04]
-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三 [2009/05]
-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一 [2009/05]
- 《客观全面认识佛家文化》正式推广(2011年4月) [2011/04]
- 樊振林先生简介(2016年) [2017/04]
- 修炼者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1/04]
- 《立体养生》推广培训通知(2010年12月) [2011/04]
- 复兴中华文明无法回避的几个问题 [2011/04]
我有一位很好的朋友,他有些东西搞得的确不错,我真希望能帮他做点什么,所以借助这个平台把他介绍给更多的朋友。
第一部分 简介
《立体生命科学技术》(原名《八部生命科学技术》)共有八部,是樊振林先生所著。
立体生命科学技术使古今文化珠联,使东西文化璧合,把传统炼养方法带入了生命科学的殿堂。对于希望修炼有成者,这是一条高效速成的捷径。
宗旨是:揭示宗教的实质,揭示传统炼养方法的机理机制,传播科学系统的生命技术。
也可以说成是:远离宗教,走近科学。
教学目标是:运用浅显易懂、言简意赅、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生命科学技术。避免使用深奥玄妙的术语语言、堆砌华丽的词藻及繁琐杂乱无章的叙述方式。从而达到易懂易学、易于记忆、易于练习的教学目的。
立体生命技术总述
“立体生命技术”是探索、研究生命科学的技术,本技术的编排是按人们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排编写的;共包括八部技术,每部技术的特点是自成体系、阶段速成。
如果在没有全部学习并领悟《立体生命技术》的情况下,所掌握的技术及所悟到的境界,都只能算是断章取义。
本技术是把传统的炼养方法与现代科学融为一体,并吸收了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现代科学体系,从而形成了一套全新、完善的“生命炼养体系”。本技术涵盖了哲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突破了传统炼养的藩篱,走出了古人教育方式的误区及认识的不系统全面,而重建的新的炼养知识体系。
本技术是在领悟了人体运行机理的前提下,采用各种安全、简便、易学、见效快的技术;在修炼程序上则是本着水到渠成的原则设计的,使学习者容易掌握技术要领、不用吃苦,并且能迅速成就。本技术的适应人群范围广,适于所有的人练习,即使不认识字的人也同样可以学习。
在真正学习并领悟了本技术后,你就会知道这才是真正“万法归宗”的方法。
樊先生共创有三大体系,首先是生命科学体系(揭示人体的运行机理),还有独创的管理体系、预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樊先生现阶段主要做的是:揭示人体运行机理、机制,并把它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中,如:养生保健、开发智慧、管理。
樊先生希望在全球推广《立体生命科学技术》,欢迎有志之士合作或加盟。
联系方式:
1、邮箱:bml689@yahoo.com.cn
2、MSN:ml689@Hotmail.com
详见标题文章“联系我们”。
自2005版的《八部生命技术》推出后,经过几年的改进与完善,樊先生现在推出新的2009版《立体生命技术》,2009版的《立体生命技术》分为:理论版与应用版,下面是新版中“理论版”的目录。
第二部分 《立体生命技术》目录概要
《一、二部生命技术》内容详见《立体养生》介绍。
为了易于理解,把《立体生命技术》中的一、二部技术,称为《立体养生》一、二部。
《立体养生》一部
第一章 养生内容与观念
第一节 养生内容简介
第二节 养生观念
第二章 饮食养生法
第一节 营养基础知识
第二节 人体能量
第三节 膳食量与能量来源
第四节 饮食的成分及作用
第五节 饮食知识的应用
第三章 心态、情绪养生法
第一节 心态五境界(一)
第二节 不良情绪的影响及改善方法
第四章 动态养生法
第一节 拍打法
第二节 蛹动法
第三节 颤抖法
第四节 行走法
第五节 慢跑法
第六节 静功通用收功法
第七节 高位俯卧法
第五章 静态养生法
第一节 腹式呼吸法
第二节 速效呼吸法
第三节 松、静、无为养生法
第四节 卧炼法
第五节 提肾法
第六节 音通法
第七节 静养法
第八节 聚能法
附:相关术语
第六章 应用篇
第一节 成功要素论
第二节 修炼要素论
第三节 分拆习练法
第四节 信息接收态
第五节 具体应用
第七章 人体规律与相关知识
第一节 人体系统论
第二节 生物信息全息论
第三节 信仰宗教人的种类
第四节 传统文化简述
下 部
第八章 季节养生法
第一节 春季养生法
第二节 夏季养生法
第三节 冬季养生法
第九章 人生主要阶段的养生要点
第一节 青壮年阶段的养生要点
第二节 更年期阶段的养生要点
第三节 老年阶段的养生要点
第十章 经典赏析
《立体养生》二部
第一章 饮食养生法
第一部分 人体营养
第二部分 食物营养
第三部分 食物安全
第四部分 营养缺乏与过量
第五部分 膳食结构与配餐
第六部分 食用方法
第七部分 营养强化与保健食品
第二章 静态养生法
第三章 养生解剖学
第一部分 运动系统
第二部分 神经系统
第三部分 内分泌系统
第四部分 呼吸系统
第五部分 消化系统
第六部分 循环系统
第七部分 生殖系统
第八部分 泌尿系统
第四章 智慧的机理及应用
第一节 身体系统构成论
第二节 身体物质层次论
第三节 认识方法的种类
第四节 学习的条件与方法
第五章 理论规律与应用
第一节 聚能的目的与作用
第二节 判断层次高低的方法
第三节 能量路线论
第六章 教学技术
第一节 群体效应
第二节 教学过程
第七章 治病的原理与技巧
第一节 局部治疗法
第二节 整体治疗法
第三节 模糊疗法
下 部
第八章 辟谷技术
第九章 经典赏析
第一部分 方法
第一节 偏差纠正法
第二节 理法的应用
第二部分 理论
第一节 能量物质论
第二节 事物规律论
第十章 印度佛学发展史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小乘佛学阶段
第三节 大乘佛学阶段
第四节 密乘佛学阶段
第五节 佛教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