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醒海外华人:美国经济更艰苦的日子即将到来 [2011/08]
- 道琼斯明天跳空开低500点? [2011/08]
- 频频发生裸死车内事件到底为哪般? [2009/07]
- 清理娼妓和卖淫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为何越抓越多? [2016/05]
- 你们的BF在接吻时会摸你们胸吗? ztzt 未成年莫入 [2010/03]
- 闲话上海 [2009/05]
- 千万别以身试法,国内国外一个样,有感于肖传国的刑事犯罪 [2011/04]
- 写给贝克夫妇的一封公开信 [2011/08]
- 体验男女共浴 [2009/05]
- 中国股市大滑坡是股价偏离其自身价值所至 [2015/07]
- 如何在上海找工作 [2009/07]
- 如果川普赢了, 美国就输了;如果川普输了, 美国就赢了; [2016/05]
- 陈光标这种拉稀真给中国人丢人现眼 [2011/03]
- 本次美国债务提限法案能否过关? [2011/07]
- 伊朗总统鲁哈尼访问欧洲 [2016/01]
- 善良的穷人(1) [2009/06]
- 天哪! 那么有教养的男人终于横空出世了 [2011/11]
- 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2009/07]
- 抽烟 [2009/06]
- 那个南京人用3.5 万RMB到越南买个老婆很不错 [2010/01]
- 周末财经纵横 [2009/05]
- 美国尤其德州据有全世界最宽敞,最舒适,最低价的房子 [2009/11]
- 猜一猜,哪位是我的女儿? [2009/06]
- 说开了讲点面相学 [2009/06]
19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第15次缔约方会议的深夜会议上,与会者利用休息时间合眼小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此次会谈结果评价说:“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但不少环境专家表示失望说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温家宝总理,您可以和我见面吗?”
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落幕前夕18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急忙地要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见面。当天在全球领导人聚集在一起的谈判桌上,温家宝让本国外交副部长、气候谈判特使等下属官员出席。但谈判一直没有进展,奥巴马终于要与温家宝举行双边会谈。此外,他还指示准备与巴西、印度和南非共和国领导人的会谈。
中美会谈开始之前,美国白宫方面的工作人员大吃一惊。因为,温家宝正在与巴西、印度、南非领导人在举行会谈。奥巴马接到相关报告后,直接闯进了会场。可能是因为奥巴马的“失礼”受到刺激,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在谈判过程中甚至用手指着奥巴马说“你给我滚出去”。《纽约时报》报道说,温家宝指示翻译人员不要翻译“过激言论”,并亲自出面就协议内容进行协调,最终才好不容易达成妥协。
德国德新社就这种会议情景评价说:“由此可以看到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即美国和中国指挥合唱团,新、旧强国主要演唱独唱部分,而其余国家则演唱副歌部分。”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说:“作为气候变化谈判,此次会议的成果不完整,但是如果说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反映出新世界秩序’。”
此次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尔斯-勒克-拉斯穆森19日凌晨表示,193个与会国决定“留意(take note)”《哥本哈根协议(Copenhagen Accord)》。使用“留意”一词是因为不是要求全体与会国都追认协议,是否采用取决于个别国家的意愿。委内瑞拉、古巴、玻利维亚、苏丹和沙特阿拉伯等五个国家否决了协议。就经过13天的艰难谈判终于达成的协议,国际救助团体乐施会执行总干事杰里米-霍布斯却给予了较低评价,他说:“没有做出具体的承诺,从这一点来看,此次协议只是形式大于内容。”
有人指出,当初大肆宣传此次会议将成为120多位世界领导人齐聚一堂的外交博览会,但实际情况则是通过美、中(G2)两国领导人的谈判艰难达成协议,因此,追求全体成员国一致通过的联合国议决方式暴露出了局限性。
此前一直以地球环境守护者自居的欧盟(EU)此次颜面尽失。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弗雷德里克-赖因费尔特直到最后阶段仍召开主要缔约国会议,竭尽全力进行斡旋,但真正给谈判画上句号的还是美中两国领导人的一对一谈判。德新社报道说,在两国领导人大玩“政治扑克牌游戏”的近12个小时里,接近100名的代表只能无可奈何地坐着等待。
奥巴马就此次会议的结果评价说:“虽然不足以同气候变化这一威胁作斗争,但仍然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评价说:“取得了重要、积极的成果。”但德国总理安哥拉-默克尔遗憾地表示:“我们原本有更多的期待。”代表发展中国家的苏丹代表卢蒙巴-迪亚平婉转地将此次协议比喻成纳粹分子的大屠杀(犹太人大屠杀),他说:“此次协议将把非洲人推向地球变暖引发的灭亡深渊。”
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会议被迫拖延了一天。
本次大会只是开始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地时间19日下午举行了记者会,介绍了谈判进展情况。潘基文承认,过去13天的谈判相当复杂,进展也相当艰难。虽然本次会议没有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他仍然强调,本次大会是“极端重要的开始”。他表示将尽力推动在2010年实现这一点。潘基文说,他在过去24小时里没有睡,也没有好好吃顿饭。
从18日中午领导人会议开始算起,会谈和谈判已经持续了24小时。本届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被迫数次暂停谈判,以缓和气氛。拉斯穆森19日通过丹麦媒体对外表示,丹麦此次没有遗憾,已经尽到了东道国的责任。他说,指望单凭丹麦的力量推动气候变化谈判是毫不现实的。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认为,文件忽视了他们的利益。一些国家谈判代表将有关文件形容为“大屠杀”,立即在会场引发口水战,会场气氛一度十分紧张。除了发展中国家的失望和愤怒之外,19日各大媒体对大会充满失望悲观的论调,这也许和记者苦候一夜却毫无收获有关吧。很多重要的国际环保组织也已经发表声明,对大会结果很失望。
奥巴马称取得成果
18日晚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气候大会举办地、哥本哈根贝拉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说:“今天,我们终于在哥本哈根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齐聚一堂探讨他们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不过,奥巴马所说的“历史性突破”并不是此次大会通过的成果文件,而是美国与其它几十个国家签署的一份协议。该协议只是再次表达了将全球气候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愿望,并没有规定各国需承担的具体减排责任与实施办法,甚至也没有说明它将在什么时候被发展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条约。
“温家宝总理,您可以和我见面吗?”
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落幕前夕18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急忙地要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见面。当天在全球领导人聚集在一起的谈判桌上,温家宝让本国外交副部长、气候谈判特使等下属官员出席。但谈判一直没有进展,奥巴马终于要与温家宝举行双边会谈。此外,他还指示准备与巴西、印度和南非共和国领导人的会谈。
中美会谈开始之前,美国白宫方面的工作人员大吃一惊。因为,温家宝正在与巴西、印度、南非领导人在举行会谈。奥巴马接到相关报告后,直接闯进了会场。可能是因为奥巴马的“失礼”受到刺激,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在谈判过程中甚至用手指着奥巴马说“你给我滚出去”。《纽约时报》报道说,温家宝指示翻译人员不要翻译“过激言论”,并亲自出面就协议内容进行协调,最终才好不容易达成妥协。
德国德新社就这种会议情景评价说:“由此可以看到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即美国和中国指挥合唱团,新、旧强国主要演唱独唱部分,而其余国家则演唱副歌部分。”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说:“作为气候变化谈判,此次会议的成果不完整,但是如果说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反映出新世界秩序’。”
此次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尔斯-勒克-拉斯穆森19日凌晨表示,193个与会国决定“留意(take note)”《哥本哈根协议(Copenhagen Accord)》。使用“留意”一词是因为不是要求全体与会国都追认协议,是否采用取决于个别国家的意愿。委内瑞拉、古巴、玻利维亚、苏丹和沙特阿拉伯等五个国家否决了协议。就经过13天的艰难谈判终于达成的协议,国际救助团体乐施会执行总干事杰里米-霍布斯却给予了较低评价,他说:“没有做出具体的承诺,从这一点来看,此次协议只是形式大于内容。”
有人指出,当初大肆宣传此次会议将成为120多位世界领导人齐聚一堂的外交博览会,但实际情况则是通过美、中(G2)两国领导人的谈判艰难达成协议,因此,追求全体成员国一致通过的联合国议决方式暴露出了局限性。
此前一直以地球环境守护者自居的欧盟(EU)此次颜面尽失。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弗雷德里克-赖因费尔特直到最后阶段仍召开主要缔约国会议,竭尽全力进行斡旋,但真正给谈判画上句号的还是美中两国领导人的一对一谈判。德新社报道说,在两国领导人大玩“政治扑克牌游戏”的近12个小时里,接近100名的代表只能无可奈何地坐着等待。
奥巴马就此次会议的结果评价说:“虽然不足以同气候变化这一威胁作斗争,但仍然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评价说:“取得了重要、积极的成果。”但德国总理安哥拉-默克尔遗憾地表示:“我们原本有更多的期待。”代表发展中国家的苏丹代表卢蒙巴-迪亚平婉转地将此次协议比喻成纳粹分子的大屠杀(犹太人大屠杀),他说:“此次协议将把非洲人推向地球变暖引发的灭亡深渊。”
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会议被迫拖延了一天。
本次大会只是开始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地时间19日下午举行了记者会,介绍了谈判进展情况。潘基文承认,过去13天的谈判相当复杂,进展也相当艰难。虽然本次会议没有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他仍然强调,本次大会是“极端重要的开始”。他表示将尽力推动在2010年实现这一点。潘基文说,他在过去24小时里没有睡,也没有好好吃顿饭。
从18日中午领导人会议开始算起,会谈和谈判已经持续了24小时。本届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被迫数次暂停谈判,以缓和气氛。拉斯穆森19日通过丹麦媒体对外表示,丹麦此次没有遗憾,已经尽到了东道国的责任。他说,指望单凭丹麦的力量推动气候变化谈判是毫不现实的。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认为,文件忽视了他们的利益。一些国家谈判代表将有关文件形容为“大屠杀”,立即在会场引发口水战,会场气氛一度十分紧张。除了发展中国家的失望和愤怒之外,19日各大媒体对大会充满失望悲观的论调,这也许和记者苦候一夜却毫无收获有关吧。很多重要的国际环保组织也已经发表声明,对大会结果很失望。
奥巴马称取得成果
18日晚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气候大会举办地、哥本哈根贝拉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说:“今天,我们终于在哥本哈根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齐聚一堂探讨他们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不过,奥巴马所说的“历史性突破”并不是此次大会通过的成果文件,而是美国与其它几十个国家签署的一份协议。该协议只是再次表达了将全球气候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愿望,并没有规定各国需承担的具体减排责任与实施办法,甚至也没有说明它将在什么时候被发展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