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王立軍事件初步處理的情況通報(第一部分) [2012/03]
- 同学回北京看病气昏了头 [2010/04]
- 忘不掉我亲历过的那个时刻(老文新发:值得的记忆) [2012/06]
- 女儿决定退学了!(续) [2011/06]
- 我的老狗Bundy休息了 [2019/09]
- 邪乎:军用物资都敢卖了! [2011/04]
- 女儿也羞愧(embarrassed) [2011/10]
- 女儿决定退学了! [2011/06]
- 人太精明也不一定好---能人安宁的故事 1 [2012/05]
- 【开会】世界各国开会的图片,天朝果然不负众望 ZT [2013/09]
- 人太精明也不一定好---能人安宁的故事 2 [2012/05]
- 闲话悉尼生产队聚会 [2011/11]
- 老小孩杂记 (十二) [2011/05]
- 老小孩杂记 (二十二) [2014/03]
- “N”连衰 [2011/09]
- 相思“安全哥” [2011/10]
- 老小孩杂记 (十六) [2011/12]
- 卿卿女儿心 [2011/09]
- 说说俺知道的人和事儿 — 拎的清和拎不清的澳洲上海人 [2010/12]
- 老小孩杂记 (十四) [2011/10]
- 老小孩杂记 (二十) [2012/01]
- 给九零后上不了课了(遥相呼应XO) [2011/10]
- 网上征婚实录 [2010/04]
- Mum,对不起,我真的不怕你~~~~ [2010/08]
- 情人节有感:不开窍的糗事儿 [2010/01]
其实有什么呢!俺就有这个坏毛病,知道这不好,可不一定改得了,尽量小心不要伤害别人就行了。可能选择的话,俺一定不会住在印度人堆里,也尽量不会和埃及人教朋友,不是说人家文化有问题或是人不好,是俺有偏见,或者说俺有误解,说深点就是俺受过伤害而且没必要也不想用短暂的生命去了解人家吧。
北京也好,上海也好,地域不同文化一定不一样,上海是里弄文化,海派文化,北京是胡同文化,大院文化(解放解出来的),其他地方各有不同文化,没有好于不好,不同罢了。
再强势的文化和习惯也会被审时度势的表现,就好像上海人那么理解自己在大上海可以穿着睡衣裤上菜场,在悉尼的上海滩却看不到一位这样的,大部分都着Party装跟老乡讨着价和闲逛着;又好像再热的天也不见爱光膀子吃大蒜的北京爷们在澳洲的家门口大碗秃噜炸酱面和啃黄瓜的。呵呵~~都知道收敛~~。
中国那么大,大的相当于好多个国家,如果没有被老秦统一的话,到现在不也是出了市就像出了国,跨个省就像跨个洋么?在国外,要是有人问您从哪来?您一定要说自己是中国来的,再问,会告诉人家是北京还是上海或是哪里哪里来的。
知道了对方是哪里人,心里就会有一些初初的印象,好像德国人一板一眼,荷兰人难打交道,澳洲人是英国罪犯的后代~~~,北京人能侃,上海女人嗲,东北人够仗义,~~~是不是真这样,全靠后来一点点接触才能了解。俺自己就认识北京人闷的,上海人不嗲爱吃大蒜的,东北人不仗义专惹麻烦的~~~
十几二十年前,来澳洲的中国人渐多,站住脚了手头上有点钱了,买二手车的就多了,那时候卖车的Dealer多是西人,有聪明的就特会赚中国人的钱,他们也会先学几句中文,看人也准,进车行看车身大小颜色和车座材料配置好坏的基本是上海人,只要告诉他们不费油,气派,好看,就差不多搞定,那一阵某年某款的magna二手符合条件,大都是上海人开;另一类人进车行看车先问音响,再打开前盖摸摸弄弄看机器,打着火试试冒不冒黑烟的(不一定真懂哈),十有八九是北京人(或北方人)。俺觉得老西总结的够准~~~
在澳洲,因为一些原因,上海来人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于是就有了太多的故事,实话实说,有相当些年上海同胞们的名声不算很好,不过北京老乡也很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