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打黑唱红 ” 薄熙来的那些经典语录 [2014/10]
- 回国闹的笑话二则 [2014/08]
- 男女笑话五则 (译) [2014/08]
- 口误? [2016/09]
- 从乒乓球世界冠军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2015/12]
- 我是东北人 [2011/11]
- 贪婪是真正的贫穷 (一) [2015/05]
- 为什么旧社会的妓女是受苦人,如今的卖淫者却为被扫的垃圾 [2014/08]
- 求同学聚会点子 [2014/08]
- 难民与民工 [2015/09]
- 如今这一炸,还有什么威风好摆? [2015/08]
- 口罩的兴起是喜还是忧? [2015/08]
- 法兰克福领事馆回国签证规定与信息 [2012/06]
- 金属钠与氰化钠 [2015/08]
- 蔡英文胜选演说-----台湾人就是自由人,台湾人就是民主人 [2016/01]
-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背景 [2014/08]
- 中国大陆国家主席和台湾总统简历 [2016/01]
- 北方来信 (二) 弟弟退休了 [2010/07]
- 《穹顶之下》 [2015/03]
- 联防队是维护治安的群众性组织? [2011/11]
- 人生 (一)上海话 [2010/07]
- 母亲都是伟大的吗? [2014/08]
- 读博文(话要怎么说才好呢?)有感 [2010/10]
- 当谎言已普及 [2012/02]
- 升官发财是福还是祸? [2014/08]
- 我家侨二代大学毕业了 [2013/07]
见闻过很多幸福的夫妻,村里也不少。其共同点就是夫妻都是好人,
能够立足于社会,承担起家庭责任。因为幸福的家庭占少数,又大致相同。我只有羡慕嫉妒恨,就没有多嘴的份了。
当然大部分的婚姻属于鸡肋式的经济实体,虽然幸福指数不高,但分开会有房子和抚养孩子等更大困难,另外再婚也困难,将就则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即少恩爱也能相安无事,故事不精彩。也不浪费笔墨了。
最苦恼的是那些整天吵吵闹闹,达不成共识,过也过不好,离也离不成,最后只能求助于外界,如媒体,110或法院的家庭。
最近看了一些调解这一类家庭矛盾的电视节目,如老娘舅,谁在说,金牌调解,生活广角,第三调解室。。。也算是间接的社会调查吧。据老娘舅节目的调节员柏万青说,节目人物,内容都是真实的。
调解的焦点除开遗产,赡养之争,主要就是离婚,复婚的混战。再除去由社会造成的矛盾,如户口问题,生活压力大,买不起房,看不起病等等,余下的就纯属夫妻双方的素质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也是社会的责任)。
参加调节的家庭绝大部分来自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阶层,问题也90%以上源于男方,如自私,说谎,家暴,酗酒,赌博,外遇,没主见,没爱心,不上进,养不起家,大男子主义甚至犯罪等等。
女方的问题则多是爱钱,多疑,不会息事宁人,不会和婆家相处,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
调解过程就是,先让双方提出诉求,然后互相指责。接下来调解员软硬兼施,讲情普法,
忆甜思苦。然后后男方认错,献花,女方或言和或再给一次机会,以观后效。最后感谢调解,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至于调解能否一劳永逸,就不得而知了。
我认为无论男女,并不是都适合结婚。没有能力爱对方,不能为对方付出的最好不要结婚生子,以免伤害对方,孩子和社会。
可是成家,生儿育女又是源远流长的社会主流,老一辈赋予的义不容辞的义务。至于当事人是否胜任,是否坑人,家庭是否幸福,是否破裂,这个风险评估没人关心,老早还走走生辰八字的过场,现在只要来电就结婚,断电就离婚。节目中有对夫妻离过6次,还来调解,真是费解。
最后顺便提一句,柏林40%的房客为独居。当然其中也不乏被动的,但是相信大部分是因为没有选择婚姻家庭这一模式。
当然大部分的婚姻属于鸡肋式的经济实体,虽然幸福指数不高,但分开会有房子和抚养孩子等更大困难,另外再婚也困难,将就则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即少恩爱也能相安无事,故事不精彩。也不浪费笔墨了。
最苦恼的是那些整天吵吵闹闹,达不成共识,过也过不好,离也离不成,最后只能求助于外界,如媒体,110或法院的家庭。
最近看了一些调解这一类家庭矛盾的电视节目,如老娘舅,谁在说,金牌调解,生活广角,第三调解室。。。也算是间接的社会调查吧。据老娘舅节目的调节员柏万青说,节目人物,内容都是真实的。
调解的焦点除开遗产,赡养之争,主要就是离婚,复婚的混战。再除去由社会造成的矛盾,如户口问题,生活压力大,买不起房,看不起病等等,余下的就纯属夫妻双方的素质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也是社会的责任)。
参加调节的家庭绝大部分来自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阶层,问题也90%以上源于男方,如自私,说谎,家暴,酗酒,赌博,外遇,没主见,没爱心,不上进,养不起家,大男子主义甚至犯罪等等。
女方的问题则多是爱钱,多疑,不会息事宁人,不会和婆家相处,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
调解过程就是,先让双方提出诉求,然后互相指责。接下来调解员软硬兼施,讲情普法,
忆甜思苦。然后后男方认错,献花,女方或言和或再给一次机会,以观后效。最后感谢调解,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至于调解能否一劳永逸,就不得而知了。
我认为无论男女,并不是都适合结婚。没有能力爱对方,不能为对方付出的最好不要结婚生子,以免伤害对方,孩子和社会。
可是成家,生儿育女又是源远流长的社会主流,老一辈赋予的义不容辞的义务。至于当事人是否胜任,是否坑人,家庭是否幸福,是否破裂,这个风险评估没人关心,老早还走走生辰八字的过场,现在只要来电就结婚,断电就离婚。节目中有对夫妻离过6次,还来调解,真是费解。
最后顺便提一句,柏林40%的房客为独居。当然其中也不乏被动的,但是相信大部分是因为没有选择婚姻家庭这一模式。